盲婚記 一 (1)二孬子的童年生活
(2010-10-09 17:41:02)
下一個
1940年,河南某偏僻的農村,二孬子寂靜無聲的來到了這個世界。因為生下來許久都不會哭,他爹對他娘說,咦,看你生的這個兒子,哭都不會,真孬。加上在家排行第二,這個不算白胖的孩子被冠名二孬。
二孬就這樣被叫了許多年,久到幾十年後,當他帶著初長成的女兒出現在村口的時候,憑著一句“俺是二孬”瞬間集合了一批熱情的村民,頗有敲鑼打鼓的功效。離開的這些年,都被“二孬”這個看似普遍而韻味獨特的標簽灰一樣的吹散,那一刻,二孬覺得他穿越了,回到了村邊的池塘,光著屁股捏著亂跳的小魚,歡快的準備獻給他娘。正要覺得後腚涼嗖嗖的時候,手裏的魚兒跳脫了掌握,低頭一看,哦,女兒的手給他捏得快斷了。
這是他得女兒第一次理解到,原來父親給當初自己取名“四大”是很有曆史淵源得。二孬和四大,都是以量詞開頭,形容詞結尾。相較而言,“大”比“孬”更上升了幾個檔次,不僅讀音響亮,意義也無比優美。於是,女兒很是同情了一下父親,長得象豬頭不是錯,叫豬頭也不是錯,可是長得象豬頭而每個人都堅持叫你豬頭,那就是一個非常悲哀得錯。
二孬子雖然出生得時候不會哭,可是後來聲音洪亮無比,可傳千裏,很快被挑上選去學了豫劇。逢著趕集得日子,總能看見他在台上鮮活得唱念做打,男女兼顧演出著別人得悲歡離合生生死死。時年6歲,江湖傳曰:六小齡童。
二孬子得爹娘對此持截然不同得意見。他娘覺得,這孩兒學這些沒用,瞎耽誤功夫;他爹反而覺著,看我這孩兒,真本事,6歲都會唱戲,又有人管飯,還能讓他爹去後台看戲,將來實在沒飯吃,靠這個也能混個瓜兒棗兒的。他爹娘意見再怎麽不統一,這也還是人民內部矛盾,對外一致宣稱的是:俺們不管,這是孩子的造化。不讚成也不反對,深得外交部發言人得要領。
二孬子戲唱得好,他的老師也順理成章的因此喜歡他,整天逼著他練簽名外加課外輔導,怕他將來出息了字兒卻寫不好,問起來原來是師之惰,那就不好在村裏混了。於是二孬成天寫字算算術,家裏的土牆實在畫不下了,他爹便捉了許多烏龜來讓他練手。發展到後來,池塘的烏龜終於銷聲匿跡了,二孬也小學畢業了。至今,二孬的毛筆字和畫風流暢大氣,尤其草體,看起來都跟甲骨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