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趣事B07:1996-06:考古題高手
(2010-10-10 21:52:37)
下一個
知道留學生(不光老中)成績為什麽那麽好嗎?地球人都知道:考古題貝!
論考古題戰術,考過托,考過G,尤其上過那個EDU學校的同學們,都經曆了登峰造極版訓練。(你想啊,差點把ETS的題庫幹光了)。相比之下,區區幾門功課,還不是小菜半碟。就算美國教授絞盡咖啡,變換題目,隻要你搞得到3-4年的考古題,這門課板上的釘子就頂了一大半了。操練這一真經高手,念書輕鬆許多。
可話說回來,練啥功都有個度。有一哥們,拿到了考古題,還是Project的Source Code,一高興就喝了兩盅。再一激動,Code一行未改就發上去了。懂行的同學都知道,這Source Code裏有不少Comments,有很多”Identity“地雷。象"This algorithm is coded by: 王老五",“Bug needs to be fixed later: 王老五”。這都跟長城上看到的”王老五到此一遊“,“張老三欽此“是一樣的,都是或出名或犯罪證據。原封不動交上去是一定會被”探子“程序抓住的。而且,證據很確鑿,後果很嚴重。
自然,那哥們的這門課掛了,學位好像也泡湯了。這不光是血的教訓,還有嘩嘩的眼淚:咋能這麽不小心呢!一考古題高手總結到,“考古題是一定要用,但要用得恰到好處”!思想再三,好像基本上等於啥也沒說。
通向A的道路上坑還是不少的。
你要是沿著矽穀知青的足跡走,整好考古題,保證你過五關斬六將,能到找工那一級......到了那一級再找code到下一級。
你要是沿著韓寒的足跡走,就是另一種GAME了。不是人人都能整的。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