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在晨光中

學習,成長,生活,記錄:)
正文

《少有人走的路》 zz

(2012-08-28 21:05:48) 下一個

——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 

——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局部的自律隻能解決局部的問題,完整的自律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人生是一個麵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有的人不斷拖延時間,等待問題自行消失;有的人對問題視而不見,或盡量忘記它們的存在;有的人與麻醉藥和毒品為伴,想把問題排除在意識之外,換得片刻解脫。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麵: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尊重事實,是自律的第三種原則。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     
——自律的核心,就是學習自我照顧,承認自我價值的重要性,並采取一切措施照顧自己,這是走向自立的關鍵。 

——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態度更低級,也更有破壞性,那就是希望問題自行消失。

——問題沒有消失,它們仍繼續存在,它們是妨礙心靈成長的永遠的障礙。      

——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患有人格失調的人卻不願承擔責任。與外界發生衝突和矛盾,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卻把錯誤歸咎於旁人。      

——神經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來可以”、“我或許應該”、“我不應該”掛在嘴邊。不管做任何事,他們都覺得能力不及他人,他們缺少勇氣和個性。人格失調症患者則強調“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他們缺少自主判斷及承擔責任的能力。

——治療神經官能症,比治療人格失調症容易得多,因為前者堅持問題應由自己負責,而非別人和社會所致。

——治愈人格失調症患者則較為困難,他們頑固地認為問題和自己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

——不少人兼有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統稱為“人格神經官能症”。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把別人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內心充滿內疚感;而在別的問題上,他們卻一推了之。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我們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願處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上司。

——為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抱殘守缺,與現實脫節,這是不少人的通病。堅守過時的觀念,對現實漠然置之,是構成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這種情形,心理學家稱之為“移情”。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接受挑戰,才可以帶來真正的安慰;心靈接受長期的、甚至經常碰壁的自律,才可能使治療成功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誠實可能帶來痛苦。人們說謊,就是為了逃避質疑帶來的痛苦。 

——人們不僅對別人撒謊,也會對自己撒謊。      

——謊言通常分為兩種:白色謊言和黑色謊言。所謂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地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所謂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      

——一個人應有選擇地表達意見和想法。當然,出於忠於事實的考慮,我們又渴望直抒胸臆,而不是遮遮掩掩,這使我們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麵,我們擔心禍從口出;另一方麵,我們又不想違背誠實和公正的原則,而在二者之間,幾無回旋餘地,我們很難取得理想的平衡,這的確是高難度的挑戰。 

——你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為使人生規範、高效、務實,必須學會推遲滿足感,要把眼光放遠。還要盡可能過好眼下的生活,要通過適當的努力,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      

——為了體驗新鮮事物的獨特性,我必須以包容一切的姿態,說服既有的成見和觀念暫時讓位,讓陌生、新奇的事物進入感官世界。在此過程中,我必須竭盡全力,盡可能呈現出成熟的自我、誠實的姿態、巨大的勇氣,不然的話,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將是過去經驗的一再重複。      

——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必然經曆放棄的痛苦,其劇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麵對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會誕生。死亡的痛苦是誕生的痛苦,而誕生的痛苦也是死亡的痛苦。生與死,好比是一枚硬幣的兩麵。要建立更新的觀念與理論,舊有的觀念和理論就必須死去。 

——愛與不愛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在於當事人的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其次,愛是長期的和漸進的過程。愛是自我完善,意味著心智不斷成熟。愛,能夠幫助他人進步,也會使自我更加成熟。換言之,我們付出愛的努力,不僅能讓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樣獲益。 第三,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覺到進步。第四,愛是自我完善,也是幫助他人完善。它意味著持續努力,超越自我界限。愛,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付諸行動。      

——愛的願望不等於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基於靈魂的行動。你認為自己愛他人卻沒有躬身實踐,就等於從未愛過。      

——真正的愛,是自我完善的特殊體驗,跟自我界限有著密切關聯。陶醉在愛的情感裏,我們感覺靈魂無限延伸,奔向心愛的對象。我們渴望給對方滋養,我們希望對方成長。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迫使我們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樣的激情狀態,稱為“精神貫注”。我們貫注的對象,正是所愛的人或所愛的事物。傾心於自我界限以外的某個對象,就會使之占據我們的心靈。      

——有時我們自稱為別人著想,可能隻是為了逃避責任,滿足一己的願望。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出自個人意願,核心動機卻是滿足自我需求,不管為別人做什麽事,也許都是為贏得私利。      

——真正的愛,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真正的愛,能使自我更為完善。愛,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私的,最終的追求則是自我完善。當然,自私與否,不是判定愛的標準,惟一的判斷標準是: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犧牲),不然愛的願望就會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獻,才是實現愛的最有效的方式。 

——與愛有關的錯誤觀念中,最有力也最被接受的就是把“墜入情網”當作愛,或至少是一種愛的表現。墜入情網會出現兩個問題:首先,墜入情網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愛。2.墜入情網的經驗千篇一律不會持久,不論對象如何,我們早晚都會從情網裏爬出來。 

——在某種意義上,墜入情網是一種退化。早晚,現實會粉碎愛情之夢;早晚,日常生活的難題會再次出現。他要做愛,她不要。她要看電影,他不要。他要錢存進銀行,她要買洗碗機。她要談自己的工作,他卻要談他的事業。最後雙方都痛苦的發現,自己並沒有真的跟愛侶合為一體,對方將繼續擁有全然不同的欲望、品味、偏見乃至對時間的掌握,而且永遠如此。自我疆界重新合攏,他們又是兩個不同的個體。這時他們若不謀求分手,就勢必得開始學習在現實中真正相愛。  ——自戀的人無視別人的存在,隻把別人當成自我的延伸。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從不去體會別人的感覺,也不具備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愛,不是感覺。愛是實際行動,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聲稱富有愛心,充其量隻是渴望愛的感覺,他們所做的事情,沒有愛的成分,甚至具有破壞性。真正有愛心的人,即使麵對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也能表現出愛的姿態,他們心中蘊藏的愛才是真正的而非虛假的愛。        

——真正的愛,須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獻,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使愛的對象得到成長,就必須付出足夠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犧牲),不然愛的願望就會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獻,才是實現愛的最有效的方式。          
——真正有愛的人,不可能單憑愛的感覺行事。真正的愛,來自雙方心靈的意願,而不是一時衝動。真正的愛,是自我決定和選擇,無論愛的感覺是否存在,都要奉獻出情感和智慧。

——時刻都有愛的感覺,誠然是一件好事,而愛能否持久地延續,取決於我們是否有愛的意願,是否有奉獻精神。   
——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 

——放棄真正的自我,我們就無法進入愛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自主選擇,而不是亦步亦趨、墨守成規,不是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 

——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覺到進步。愛自己與愛他人,其實是並行不悖的兩條軌道,二者之間越來越近,其界限最後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