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孟之道與網上雲遊

(2010-10-06 09:20:17) 下一個


今天來說說我自己。

我一直把我自己定義為一個上網雲遊的俠客。所謂感覺上,有如唐代詩人賈島詩雲:“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在網絡間行走,一點也不比現實社會輕鬆。這網絡之上,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竟是一應俱全!

要在這種地方行走自如,我所信奉的就是孔孟之道,於是,就有了這個貼的題目。

古人有滄浪歌,曰: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我在與高人討論這個歌的時候,有人給我指出,說我理解的並不是這個滄浪歌的本意,我說沒有關係。就象一件藝術品,我這麽看它美,我就這麽看了,關它本意何來?!

我覺得,這個滄浪歌是說:如果你認為這汪水清涼,你就洗洗臉;如果你認為這汪水不夠清涼,你就洗洗腳。說到這裏,我想起了我的祖母。我記得我小時候,她老人家對我說過:“世上隻有人誤水,哪有水誤人?!”。這話我永遠忘記不了!

這個滄浪歌,可以讓你看到一幅畫:蓮花。

清清的雨水澆灌著蓮花,而汙泥濁水環繞著蓮藕。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滄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而“蓮出汙泥而不染”,不就是說“世上沒有水誤人”嗎?如果自己本身不幹淨,怪罪水誤人,豈不迂哉?

我們上網雲遊,何尚又不是這樣呢?什麽樣的貼都有,什麽樣的文章都有。如果是一篇好文章,你不妨用來“洗洗臉”,如果是一篇不好的文章,你就用來“洗洗腳”,這樣多好!

孔孟之道,何尚又不是這樣呢?如果你認為好,你不妨用來“洗洗臉”,如果你認為不好,你就用來“洗洗腳”,這樣多好!

我個人認為,孔孟之道好,所以常常用來“洗臉”。慢慢地,對於“臉”的管念越來越強。於是,對於不講“臉”的事情就要義憤填膺了。比如有人說:中國長的真醜,有照片為證。我一看,是一張屁股股溝的照片,我就生氣了,說:選美比帥要用“臉”的照片。他們說:難道這不是中國的照片?我說:美國屁股股溝的照片也這球樣。他們說:美國無恥,中國就應該無恥嗎?就會比爛嗎?

嗬嗬,扯遠了,沒辦法,我這人還真的就認“臉”。

孔孟之道好,每讀必有新意。隨便舉個例:

《論語》中的這麽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其包含的內涵,是以前,現時,甚至永遠,都顛撲不破的。

真理在哪裏?真理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裏,它就在你日常的生活中,它就在祖先的嘮叨裏。隻要你睜大眼,也許它就在你老師的頭頂上,而不是在“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矯情裏。

當我雲遊四方的時候,有時候看到西方的智人們,在他們辦公室的門口,專著的扉頁,寫著如下麵那些句子,也許翻譯得並不準確,而他們自己認為可以“洗洗臉”的真理的時候,總是感慨萬千。

Being aware of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don't know is wisdow。

Recognizing that you know what you know, and recognizing that you do not know what you do not know—this is knowledg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