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4
(2012-03-15 05:51:05)
下一個
當你獨自走在叢林裏,懷揣著未知數,卻還一往無前的時候,忽然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個身影也在執著地往前移動,你的心裏會是怎樣的一種激動?
汪培珽,這個台灣女人和她的書《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更加開拓了我的思維,也加固了我的理念。
給孩子讀好書。
因為你教給他的不僅僅是幾個中文字,更是一個讀書好習慣,為人好品質,還有其它。
書中自有顏如玉。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哦,潛移默化中,他自是知道好壞美醜。可能離大人的標準還有些距離,可大人的標準就一定是標準答案了麽?
至少,哥哥在看到電梯間地上掉落的紙屑時說,“沒有公德心,亂扔垃圾,這是不對的。”
在外瘋玩後,回來告訴我,“旁邊有人打架,這也是不對的。”
從車窗望出去的一堵牆上,開著三小塊玻璃窗,窗框是紅黃藍三色,兒子會說,“媽媽,這個好看。”
冬天光禿禿的樹枝,沿路一字排開,他一邊走一邊說,“媽媽,這個也好看。”
秋天的一地落葉,哥哥告訴我,“樹葉飄落。”
試了幾次都夠不到,他會自言自語,“大衛始終拿不到。”
“先洗手,再吃飯,然後看書。”哥哥一直對連詞情有獨鍾。
當外婆外公和他道別“明天見”,他會馬上接口“明天來”。
他能準確地區別學校的鈴聲和教堂的鍾聲,“學校鈴聲叮鈴鈴,教堂鍾聲當當當”。
。。。。
我不打算刻意去教他什麽,尤其在這個當是玩了又玩的年紀。但如果可以一直堅持讀故事書,用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能感染到孩子一點,同時也能滿足一下自己童年的朗誦熱情(有誰沒在小時候拿過幾個朗誦比賽第一名之類的?),何樂而不為呢?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好書的標準,作父母的一定有不同。
汪培珽的書單,不妨是很好的參考。她根據自己的經驗,分列了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童書。我有的放矢地做了選擇,大多數都非常好,剩下的也絕沒有看不下去。而且,從中我也找到了側重點,我喜歡的書以及它們的作者,畫者和譯者。
這些書,相當一部分是繪本,以歐美童書作家居多,文字優美,故事感人,沒有說教(這是我非常讚賞的)。繪圖部分也是無可挑剔,有大色塊,也有工筆畫,有水粉畫,水彩畫,蠟筆畫,甚至鉛筆畫,有的細微到背景隨情節一點點的變化也會清楚地表現。他們有的得過大獎,有的常年不衰。
哥哥眼下喜歡的一套《14隻老鼠》是日本畫家及作家岩村和朗的作品,在我們區別14隻老鼠頭昏眼花的情況下,哥哥會準確無誤地為你指出。這些吸引孩子的繪本,根本不用你拿給他,他自己就會觀察就會研究。
知道自己想要的,接下來就容易很多。擴充擴充再擴充。讓好看的童書堆滿你家的書櫥,而且還要隨時出現在你需要的地方和孩子們伸手可及的地方。想起來就讀上一段,孩子們屁股坐不住沒關係,在玩別的也沒關係,因為他生了兩隻耳朵,想聽不到也是很難的。:D
就到這裏吧!謝謝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