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由一家報紙披露中餐館出售“老鼠肉”的事件,讓當時所有的中餐館生意一落千丈,並在阿根廷人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對中國食品衛生質疑的陰影;20多年後的9月6日晚,,由阿根廷美洲電視台新聞節目播放的一檔《中國城和腐敗》的報道,直接針對布市中國城食品加工問題。這些日子,大批稽查人員光顧中國城,一些餐廳.超市被封被罰,一時間,風聲鶴唳。
媒體的力量是強大的。那天,就有一個原本非常精明的外國朋友漲紅著臉,明顯袒露著惡心的表情問我:為什麽他們要把老鼠肉賣給大家吃?然後懊惱的添一句:我經常去中國城吃的,味道很好,我很喜歡吃的,可是為什麽要賣老鼠肉呢?看他的樣子,似乎恨不得把在中國城吃過的食物都吐出來。詫異與他的無知,我微笑著說:你該吃吃,該買買。你想想,老鼠那麽難抓,抓到了還要弄死.剝皮,那麽多人工,犯著嗎?再說,哪來的那麽多老鼠?這裏的牛肉那麽好,豬肉也不算奢侈品,人家是傻了要用老鼠肉?告訴你,中國人是不吃老鼠肉的,嘿嘿,偶爾會吃點狗肉。經過我的這一番解釋,朋友的臉色慢慢恢複正常,不知他是否會完全相信,但至少沒有那麽排斥了,我希望,也不要打擊了他和家人對中國食品的喜愛。
後來拿到的中文周刊上,繼續追蹤報道,編者題:誰輸?誰贏?並將此事件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閱之,我個人相當不以為然。有道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上個月我們被人請吃的一家餐廳這次也在被封門之列,此餐廳可謂生意興隆,但環境衛生實在不敢恭維,當時我還表示除非別人請客會再來,自己是不會再登門的。而這家餐廳,也是此次被拍攝到照片而暴露到電視台去的元凶之一。
作為一個移民,身在異國他鄉,由於語言的障礙與文化習俗與當地人的迥異,初期難免會產生孤獨與不認同感,然而在幾年過後,一般以三年左右為分水嶺,一些移民過了最初的語言關,隨著與當地人日漸良好的互動交流,慢慢接受認同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自己也逐漸融入了當地社會(不一定是主流社會),此時就進入了適應階段,孤獨與不認同感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會把移民國當做第二或第N故鄉了。而另一部分移民,尤其是文化水平低,年齡大,要為生活而奔波操勞的人群,幾乎全部沿襲了隻說母語的慣性,稍好一些的也僅會幾句簡單的常用單詞,可是這些夠嗎?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別人是在罵你或者諷刺你,而你根本不懂,相反還露出癡傻的笑容,你說別人還會看得起你嗎?你與別人無法交流,又怎麽可能不產生孤獨感與被排斥感呢?也難免會對一些常規的檢查過於敏感,甚而動輒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
個人認為,如果稽查來例行常規檢查,理應配合,所謂入鄉隨俗,要遵守當地的法律,如果稽查故意刁難,也可以據理力爭,但絕對不要以關門而對抗之。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多樣繁複,烹飪技術複雜,說實話,有些飲食行業的人衛生習慣確實相當差,以至店內有異味,行人道上汙水橫流,垃圾遍布,如何能不令鄰居側目,當地人垢言?如果稽查是針對這些問題檢查,那就該罰該改正,根本就不應該站在對立麵上。
故而,誰贏?誰輸?這一說,本就是狹隘人所想的狹隘問題,偏了。
國人要被當地人尊重與完全接納,靠的是自身素質的提高,體現在點點滴滴上,有時甚至要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會像阿根廷的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移民,猶太人移民,日本移民一樣,真正融入進這個移民的大家庭。
6/11/2013於BS.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