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為公主被扣番邦

(2018-12-10 13:28:51) 下一個

12月1日華為掌門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在溫哥華機場被加拿大警方應美國要求拘捕。美方稱孟涉嫌與美國禁運的伊朗非法交易。記得在加入WTO之前每次美國該renew最惠國待遇了,北京都會從監獄裏放個把民運人士出來以換取美方國會的通過。但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體製不同,不能幹涉司法,劇情如何發展,想編連續劇的吃瓜大眾從現在就得積累素材了。

華為1987創立於深圳,不上市,否則我一定買它的股票。1992年華為已是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製造商。掙錢的公司不少,如房地產公司,還有京東阿裏等物流公司,銀子嘩嘩的,但不是實打實的製造業,垮了再弄一個沒那麽難。華為是真正的高科技產業,中國稀缺,垮了很難再攢一個。華為是5G的龍頭,G指Generation(代),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的底層規格包含長碼和短碼,長碼由高通確立,短碼方案在2016年底國際無線標準化會議勝出的是華為的PolarCode(極化碼)。這標誌了華為的技術能力。我覺得企業的技術水平一等重要。德國日本二戰末期被盟軍炸了個稀巴爛,但技術在民,不到18年就又是兩條好漢。我嶽父常自己修汽車,他說,螺絲扣少擰一圈或多擰一圈效果就不一樣。這就是技術水平。技術這東西除了老師/師傅傳授,就是經驗積累自我成熟。比如做飯,一樣的食材,就看大師傅怎麽做了。我愛吃獅子頭,大中華快餐有賣的,做的就不好吃。50號公路上的香辣川菜館居然做淮揚菜獅子頭,非常美味,大師傅厲害。有次聊天一個紅二代朋友問我,你知道建國初期大家比什麽嗎?廚子。那陣紅一代是供給製,都差不多,私自咪下的東西也不敢拿出去比。廚子也是配的,但水平可就有的比了。華為的技術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美國甘願冒這麽大的外交風險阻擊華為也說明她已強大到威脅美國利益。我想華為不會陣亡在中美貿易戰,國內風起雲湧地挺華為使之成為No. 1民族品牌,美國弄不死她,要死也是死在第二次洋務運動退潮的沙灘上。                                                        

1840鴉片戰爭,封關鎖國為外力打破。由朝廷主導,在不改變政治體製的框架下,曾國藩李鴻章一幹不願守舊的大臣發起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慘淡經營了幾十年,應該說積聚了一批技術力量。興辦的廠子多數都垮了,但存活的幾家在以後的曆史中起的作用有目共睹。比如1865年李鴻章奏辦的江南製造局,存活部分演變為江南造船廠。中國的第一爐第一門鋼第一艘鐵甲兵輪還有49年後的第一台萬噸水壓機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護衛艦等等都出自該廠。又如1872年李鴻章奏辦的長江招商局在抗日初期沉船24艘阻斷日軍沿長江西進,其餘的船隻日以繼夜把武漢堆積如山的戰略物資機器設備全部運進了四川,居功甚偉。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也是朝廷主導的,在不改變政治體製的框架下的新的洋務運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朝廷,營盤是老百姓的,好的物件比如華為最好能留下。

華為是什麽性質的企業?我歸類於李鴻章定義的“官督商辦”。中國的官督商辦企業大多是趙家的少爺姑爺師爺們辦的。少爺是紅二代,嫡傳的趙家人。趙家的女丁則要擇賢婿,姑爺半個兒啊。我們的國家副主席就是姑爺,很能幹的。師爺是依附於趙家發揮才能並取得權勢利益的一幫,如秘書幫。眼下的江湖這三位爺是橫著走的。華為的老總任正飛是四川付省長孟東波的姑爺,孟是前四川省委書記楊超的人。任正非曾說:“經常去看望嶽父孟東波和楊超,並從他們身上學到廣闊的視野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楊超可不是一般人,49年入住西花廳,當時周公隻有倆個秘書,就是楊超夫婦。沒有老婆家背景的支持難以想象華為發展會那麽神速。既然官督,官家的差事就得協辦,哪怕有風險。伊朗的買賣也許是孟晚舟自願的,也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將來看連續劇時會看到孟晚舟的心理描寫。老任說讓女兒姓孟是為傳承德高的嶽父,而晚舟說是自己16歲時改隨母性。母親是因父親的小三離異,報應小三的是更小的小三,年輕老任40歲。既有商場官場又有情場,編成的連續劇一定好看,期待。

《中國向何處去?》的作者楊小凱考察了大量晚清企業史檔案後,對洋務運動作了個結論:“在不改革製度的前提下,技術帶來的經濟發展,隻會助長政府的機會主義;政府和官辦企業利用特權,與民爭利,損害社會利益。最後,非但私人企業無法發展、政府和官辦企業貪汙腐敗橫行,國家的整體活力也必然被蠶食!在這種製度下,官辦企業效率越高,越不利於長期的經濟發展。”我相信凡是阻礙經濟發展的製度最終會被打破,雖然我可能看不到了。公平正義美好不會隻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裏,凡是合理的最終會是現實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