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海桑田

政治蒼海,民主桑田
正文

中共版“葉公好龍”--溫家寶談政改

(2010-09-01 17:33:01) 下一個

中共版“葉公好龍”--溫家寶談政改

謝永平

隻要溫家寶一出來說什麽話,作什麽動作,就有人在網上放言,說他要釋放什麽信號。這回也不例外,溫家寶到深圳,給鄧小平像送了個花圈,鞠了個躬,有人就說是向保守派示威;溫家寶談了一句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就有人說是啟動改革的信號。

這類聲音,有一部分是溫手下派出的五毛黨所為,有一部分,則完全出自善良而無知的中小知識分子的臆想。

專門挺溫的五毛很多,比如在文學城各個時政論壇裏混的labaka之流,隻在有關溫家寶的帖子後回帖。在《中國影帝溫家寶》相關消息下跟帖,labaka說“餘傑的愚蠢舉動標誌‘原始’海外民運的大破產”,又替溫辯護“高官中溫是唯一想讓官員公開財產之人”,“溫的政改和官員應公開財產主張招封建派忌恨”,儼然是溫肚裏的蛔蟲,溫想說什麽他都給說了。文學城那些筆名用英文字母隨意亂拚的,又對溫說好話的,大概都是這類五毛。

不能否認的是,挺溫聲音中也有很多善良的知識分子,他們挺溫,是出於對中共政治的無知。

多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拚命尋找中國的“戈爾巴喬夫”,溫長期的做秀,使人對他報有幻想,以為他就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但孰不知,戈爾巴喬夫之所以能推動舉世震驚的改革,重要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蘇共專製體製的掌舵者,改不改,怎麽改,他都擁有一言九鼎的權力。沒有這個權力,他是萬萬改不了的。

在中國,如果要釋放改革信號,那也是胡錦濤而非溫家寶。溫家寶是三號人物,他想啟動改革,就算無視其身後的六個常委及政治局委員,也要看一號、二號的意願。這不是潛規則,而是顯規則。明明知道這一點,明明無法啟動政治改革,還要違反顯規則,動不動就大談政改,隻有兩點用意。一是做秀,給自己戴上民主改革派的帽子以欺騙世人。二是作為中共最高統治集團的一員,將不改革的責任推給胡錦濤及其他同僚。

溫家寶若真想改革,一是他必須取代胡錦濤擔任中共一把手,二是他必須有民主改革的迫切願望。這兩點,他好像都不具備。

網上已經有很多要溫當中共一把手的呼籲,溫動不動談論政改,屢次上演親民秀,民主秀,強化自己的民主改革派形象,催生和強化了這種呼籲。雖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到底有沒有這種野心,真不好說。但現在他的位置卻對他的形象最有利,既得民主改革的名號,又不擔任不改革的責任。

在戈爾巴喬夫的身影和希望中國出現“戈爾巴喬夫”的期盼之下,溫家寶越是強調政治改革,越是襯托出胡錦濤的保守與無能。保守者,胡顯然不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無能者,胡連自己手底下的總理都管不住,任由其無視黨的規則,公然通過民主秀,給黨的總書記貼上不改革的標簽,致使黨內團結成為假象。統觀中共曆史,胡錦濤怕是連最窩囊的總書記張聞正都不如,張聞正還有一個早期革命者的稱號護身,胡有什麽?

溫有沒有民主改革的真實願望,其實不用多說,溫能將黨的總書記及同僚玩於掌股之間,他是中共現行體製的最大受益者,改革願望最不迫切的恰恰是他。

另外一種情況,有人以為,是胡讓溫躍向前台大談政改的。這種說法的可疑之處,在於它更將胡置於一個陰謀者的地位,給胡安上一個陰險狡詐的臉譜:能改革即向前一躍撈取政治果實,不能改革即向後一縮拋棄同伴。如果是一般官僚,這種作為頂多落一個政治操守有問題的評價,而作為黨的書記,不僅人品、操守受損,還要落一個將個人名譽置於黨國前途利益之上的評價。胡斷斷不會這樣做。

所以,如果是真心愛中國,真心盼望中國盡快實現民主,知識分子們唯一的方法,就是以筆做刀槍,以永遠在野的心態,批評當權者的不作為。尤其是對那些善於做秀的,他做一次秀,就批評他一次,明確地告訴他們:

要幹你就真幹一回,不能大幹,小幹一次我們也服氣,比如公布一下你家庭成員的財產情況。要不幹,就別嚷嚷。否則,第一次聽,是貓頭鷹夜晚憂鬱的吟唱,多了,就成了烏鴉無病呻吟的聒噪了。

但一個現行體製的最大受益者,當反腐之龍降臨到自己家門口,溫家寶這個新葉公除了亡顧左右,還會幹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