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裏亞·恩斯特·馮·韋伯 (Weber,Carl Maria von 1786-1826) , 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 1786年11月18日生於奧伊廷,1826年6月5日卒於倫敦 。出身於音樂家庭 ,曾從J.海頓之弟學習作曲,14歲就寫了不少作品。1803年在維也納從G.J.福格勒學作曲,1804年任布雷斯勞的歌劇指揮,後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辭職。1807年在斯圖加特任符騰堡公爵的秘書,1810年重新投入音樂活動 。1813~1816年領導布拉格歌劇院工作,1817年起定居德累斯頓,並與一女歌唱家結婚。1820年以前還在歐洲各國旅行演奏和指揮。他有一雙大手,可以輕鬆地彈奏十度內的四部和聲,演奏風格親切而富於技巧 。韋伯早期創作的歌劇作品,如 《森林少女》、《彼得·施莫爾和他的鄰居》和《西爾瓦納》等,已孕育著浪漫主義傾向。在他的10部歌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魔彈射手》以從未有過的浪漫主義氣質和民族風格,為歌劇創作開創了一條新的道路。對1823年寫的《歐麗安特》進行了新的嚐試,豐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劇中的功能,改說白為朗誦調,對突破關閉式分曲結構作了探索,配器及和聲運用也有進一步發展。但這部歌劇在題材方麵沒能擺脫騎士傳奇的神秘色彩,音樂也缺乏個性,以至演出後遭到冷遇。他的最後一部歌劇《奧伯龍》是1826年應英國科文特加登歌劇院之邀而作,是一部典型的浪漫傳奇,其序曲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曲目。韋伯還作有不少戲劇音樂、器樂和聲樂作品,其中協奏曲占有一定地位。他為鋼琴和樂隊而作的小協奏曲是具有浪漫派特點的新型協奏曲,第一、第二鋼琴協奏曲和單簧管協奏曲采用奇特的配器手法,同樣富有浪漫氣息。他的鋼琴曲《邀舞》具有一種華麗的技巧和管弦樂效果,曾兩次被改編為管弦樂曲,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韋伯還寫了不少音樂評論文章,其中較重要的是帶有自傳性的小說《音樂家的生活》。他作為浪漫主義音樂的先輩,在創作、演出、指揮和社會活動方麵都進行了積極的努力,為新的浪漫主義音樂藝術開辟了道路。
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樂作品中采用圓舞曲的最早的一例,並以技巧華麗而著稱,旋律語言近似當時奧地利和德國流行的圓舞曲的音調,和聲質樸、清新而富於表現力。整個樂曲的音樂形象具體生動,饒有風趣。
序奏在低音區從容不迫奏出紳士邀請的旋律,曲調寬廣、溫暖而熱情,樂句的尾音停留在不穩定的4度“fa”音上,以表示征詢。
接下來的旋律表示女方因靦腆而謝絕,音樂在高音區奏出輕盈、典雅的曲調,並停留在屬音上。
紳士再次摯意邀請,交談一陣後,貴婦人終於應邀起舞。這兩段對話式的旋律重現,並加進了裝飾音,使旋律變得更為懇切、真摯,對話旋律結束在主音上,舞會便開始了。
樂曲的第二段是舞會的舞蹈場麵,它是整個作品的核心,篇幅是由四首小圓舞曲組成,生動地表現出男女雙方豐富多姿的舞步。
第一圓舞曲熱烈、強健,用急速的快板。音調熾熱、歡快,一下子就將人們帶入到盛大、華麗、熱烈而歡騰的舞會之中。
第二圓舞曲是一個輕盈、優雅、流暢的旋律。表現出舞蹈者飛速旋轉的優美舞姿。一對對喜悅的舞伴盡情地歡跳,沉浸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之中。
經過輕捷的旋律之後,音樂再現了開頭的熱烈、華麗的主題。
第三圓舞曲比較優雅,在圓舞曲節奏襯托下,出現了由頓音和變化音構成的動聽的旋律片斷。音樂有時在低音區,有時移至高音區,仿佛是男女雙方含情脈脈的對話。
第四圓舞曲,音樂主題奔放、活躍,情緒更為歡快,生機勃勃,圓舞曲旋轉幅度加大,使舞蹈變得更加熱烈。
接下去,音樂經過發展,前麵出現過的四首圓舞曲主題頻頻再現,第一圓舞曲主題將音樂推向高潮,舞蹈圓滿、熱烈地結束了,但樂曲未完,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一段尾聲。
尾聲慢板,序奏中代表紳士的低音旋律和代表貴婦人的高音旋律在這裏重新出現,表示紳士彬彬有禮的致謝,貴婦人也回禮、告別。舞會留下了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