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次"越戰"雛形已現 越南或將成"美國新夥伴"

(2010-08-10 13:22:15) 下一個

  “越南是否應該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新盟友和夥伴?”在越南舉行的東盟外長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高調介入南海爭端後,美國和西方有關越南將成“美國新夥伴”的議論多了起來。這讓網絡上一些中國人擔心,美國和越南會不會真的聯手對中國實施圍堵。中國和美國都是既曾與越南發生過戰爭又對其影響巨大的國家,越南對於這一遠一近兩個大國的態度成了其他東盟國家的風向標。一位研究越南問題的中國學者說,2000年越美關係剛起步,美國軍隊重返金蘭灣的傳聞曾在越南和國際社會傳得沸沸揚揚;但近來美越關係更加密切,這種論調反倒很少聽見。“究其原因,是因為當初越南經濟低迷,急需外匯,而如今越南已經被稱為VISTA概念國之一,經濟前景看好,自然無需‘引狼入室’”。在這次東盟地區外長會議中,越南由越共中央總書記會見中國外長,而由越南總理會見美國國務卿。“從這種微妙的安排中可以看出,越南更重視加強同中國的政治關係。”這位專家說。

  美議員聯名要求“重視越南”

  近來越南成了美國媒體上的熱門國家。“美國在東北亞繼續支持韓日的同時,也在東南亞尋找新盟友,包括越南。”美國彭博新聞社題為“遏中國‘藍水海軍’美國拉攏東盟”的文章,直接點名提出把越南作為美國新盟友。《紐約時報》8月2日的一篇文章稱,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嚴重削弱了美國實力,隨之而來的後果是對東亞戰略重要性的忽視。但最近華盛頓通過美韓聯合軍演和高調介入南海這兩件事重新表明美國關切在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安全利益。文章稱,希拉裏在河內有關南海問題的聲明“已經把美國牢牢地放在了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陣營之中”。新加坡《聯合早報》題為“地緣政治格局新變化”的文章稱,“美國把越南作為重返東南亞的一個支點”。

  今年是美國和越南建立外交關係15年,曾屢次在越南人權等問題上指手畫腳的“美國之音”把越南說成“正在以不可估量的潛力走在成為一個偉大國家的道路上”。美國眾議院19名議員也致信希拉裏,敦促她“重視和利用越南的這種發展越美關係的渴望”。美國國防部前中國科科長、企業研究所的卜大年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稱,盡管美國在亞洲不需組建類似北約的正式集體防務聯盟,但它早該建立一個更緊密的結盟合作網絡。而希拉裏對越南的訪問展現了“具有創意的外交手腕”,華盛頓應該延續這種勢頭,建立執行新政策所需要的機構。

  對於美越關係,越南政府網站以“全麵發展越美關係”為題刊登了越南總理阮晉勇接見希拉裏的報道。越南《勞動報》引述希拉裏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家謙會談時的講話稱,“奧巴馬政府準備將美越關係再提升一個層次。這不僅對兩國關係至關重要,而且也是美國在亞太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戰略的重要組成。”

  但對希拉裏有關南海問題的講話,越南主流媒體和報紙大多隻報道了希拉裏講話的內容,並沒有評論。越南報紙也大多報道了中國外長楊潔篪在東盟外長會議上的發言。越南政府網站在報道中提到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簽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報道稱,關於一些國際和地區問題,越美都認為東盟、美國以及東盟地區論壇各成員應在施行國際法和遵守1982年海洋法國際公約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等基礎上加強合作。

  對於美國使勁拉攏與越南關係,法國《世界報》曾稱,盡管美國和越南的敵對曆史更久,仇恨更深,但美國對越南顯得比對中國寬容得多。當年布什政府不顧國會反對,將越南從“迫害宗教自由”黑名單除名,並且在高科技出口領域對越南敞開大門。由於美國的阻撓,中國不得不在國際衛星商業發射市場步步後退,而越南卻獲準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開發衛星,這顆衛星顯然有軍事用途,但顯然會被用於偵察中國。由於越南可以直接威脅到中國陸、海側翼,因此美國才不惜在某些“原則問題”上裝聾作啞。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文章曾稱,美國兩屆政府對越南的殷勤,說到底是為了遏製中國,這“和當年發動越戰的目的沒什麽兩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