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越南的下場會很難看

(2010-08-09 17:06:30) 下一個

借希拉裏的金口,美國首次明確中國南海諸島問題是“牽涉到美國的國家利益”。從而對越南伸出了“友誼之手”,並拋出了將支持越南在民用核電方麵的橄欖枝。與此對應的是,美國、印度卻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民用核電項目說三道四,其中緣由,不外雙重標準及地緣戰略利益的引誘。

與天安艦引發的朝鮮危機相關,美國半年之內在朝鮮半島、南海向中國下了兩記狠手,那麽中國是否麵臨著緊迫的戰爭威脅,是否會在兩線或三線(藏南一線)作戰?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分幾個層麵來看。

第一個是戰略層麵,美軍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是不爭的事實,這牽涉到一是美軍在這一地區傳統的利益與管轄權(二戰獲得)在這一鏈條上,美軍對日本列島的重視可以追溯到1853年,美國用“炮艦政策”打開日本的大門。1941年借太平洋戰爭介入東南亞,1950年介入中國台灣,從而完成了對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全麵封堵。所以,基於戰略利益的考慮,在環中國地區,即或美國不直接參戰(朝鮮戰爭),也必用代理人戰爭的方式以達到局部損失完成整體戰略利益的目的。其實美國的思維也很清晰,在環中國地區,真正敢對中國下手的國家屈指可數,拉攏越南,隻是讓其火中取栗罷了。如果說越南真以為自己有挑戰中國的能力,它的下場必定十分悲慘!

第二個是經濟層麵,前麵我們有說,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與市場化,是全球三大主要市場(北美、歐洲、東亞)中最具潛力的市場,也是美國一心想占主導地位、謀求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偏偏中國的區域合作計劃與“南下計劃”讓美國處處感覺到自己的邊緣化危險,因此美國不會坐而論道、無動於衷,必然要以實質的行動,打亂中國和東亞地區和合作,隻有衝突,美國才能取漁人之利。08年美國引爆的金融危機與後續引爆的歐洲危機,都將自己的係統風險得到釋放,反觀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由於持續穩定地增長的的需要,以及房地產高漲所引發的係統風險在積聚,如果說能成功引爆這個問題,則東亞地區未來十年,中國未來二十年絕無與美國對憾的本錢,這個才是對方真正的著力點之一。

第三個是政治層麵,我們認為,要實現第二個目標,必須要以政治、軍事的手段來配合。拉攏越南,引爆南中國海的爭端,控製中國(或者說東亞地區)對外貿易通道,是打擊中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越南為什麽一反常態要與美國交密,從而威脅中國在南海的權益,這與小國的性質有關,越南隻能看到眼前利益,並不能從長遠上規劃國家的未來。尤其是在近十年來利用中國資金及竊取中國南海資源所達到的快速發展,夢想拉上地區外大國的力量,以平衡中國在南海的實力,是極其可笑的。

從中國的角度看,主權問題不能談這是基本的原則。至於方式上的靈活多樣性,並不能掩蓋主權問題這個基本的事實,美國基於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原因將南海引爆的目的,中國也是洞若觀火。為什麽楊潔篪在此問題敢與希拉裏針鋒相對?那是因為國家利益的對手不同。在東海地區,中國的策略並不是擊,而是分化。在南海地區,與中國的爭端的也就那幾個國家,挑頭的就是越南,論實力、合作性,遠遠在美日韓之下。且中國在南海方向的經濟、文化、軍事手段重下,並堅持單獨一對一的談判,所以,真正敢出頭的,還是心中害怕的。這也是為什麽越南要拉上美國、印度、俄羅斯的主要原因。

但拉上美國、印度、俄羅斯後就真正敢於對憾中國?我們對此表示懷疑!首先,從傳統意義上講,越南在本地區內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國家,曆史上曾有過入侵其它國家的罪行。可以說,即或越南軍力提升,地區內其它國家對他是保持警惕的。其次,本地區內的國家,政權相對並不十分穩固,國家反對力量與割據武裝衝突時有發生,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的之間的潛的衝突比較突出,很難能有實質性的改變,從而形成國家意誌。再次,地區經濟的一半掌握在華裔手中,08年越南突然的經濟危機就是一個例證。換句話說,國家經濟垮掉了,難道說用拳頭打架?就算美國、印度、俄羅斯給予支持,這個代價必是巨大的。嘿嘿,不用說這些人強盜本性,這人家把錢向水裏扔,也得聽個響吧?最後我們認為,不同於在東海地區的膠著,中國在南海地區的行動果斷力必勝東海地區。不戰則已,若戰必定三十年和平。至於最後誰被出賣,就看自己的智商了。

第四個是價值觀,美國從傳統觀念上講,還是十分認同價值體係相同的政治權力中心的。越南充其量隻是一個戰略棋子,除非越南解散越共,全麵實現西方化——這對既得利益的越共來說比殺了自己還不可能。那麽,美國就不可能越過國內參眾兩院,從而形成與越南在真正意義的同盟關係。如果說在此情況下,越南一心想做美國的代理人,它會得到美國、印度在某些方麵的支持,但相對於損失來講,這些是微不足道的。從越南國內情況來講,南部比較富足地區與北部貧窮落後地區的潛在衝突還是非常明顯的。如果說不同地區的代理人在年內越共黨的權力分配上不能形成平衡,那在外部壓力下的分裂也就不可避免。

至於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必首先主經濟利益,其次是文化、最後是軍事。海監的軍事化與常態化是必須堅持的。南海地區是未來十年內中國真正的“海上練兵場”,三亞為軸心的南海軍事布局,必定要有出馬六甲到印度洋地區,而傳說中的四條航母,南海分兩條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注意到,在西沙問題中國與越南的口水戰已打到了外交部的層麵,而包括美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也在關注中國的後續動作。至於越南敢不敢打第一槍,最後怎麽收場,中國會不會清除越南在南中國海的所有非法據點,應該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世界上所有在大國間謀利的小國,最後死的都很慘,這與自己的實力有關,吃的太撐,必然要出問題,越南也不例外,而希望中國也不需要有什麽東郭之仁了。

中國會不會麵對兩場戰爭?中國有沒有能力麵對兩場戰爭,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挑這個頭?穩定局勢的方法有兩個方麵,一個是對內強力,譬如泰國,另一個就是矛盾轉移。有意思的是中國近幾個月持續增持日本國債,是外匯多元化,還是另有所圖?希望懂經濟戰爭的朋友們分析一下。

總結一下,一個小國的左右搖擺都把您嚇的這樣,還是別談今天滅誰明天滅誰了。南海什麽時候都是中國的南海,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希望比任何時候都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