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二戰坦克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缺陷

(2010-08-28 16:13:59) 下一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和犧牲最大的殺戮,新裝備、新技術和新戰術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進程,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奠定了它陸戰王牌的地位。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是德國和蘇聯在二戰期間執行戰略突擊作戰的基礎手段,坦克則成為了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的基本戰鬥力與衝擊力的核心,坦克戰的勝負可以說是決定東線戰爭進程和結果的關鍵,德國和蘇聯裝甲兵在東線戰場上也進行了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鋼鐵碰撞。

冷戰的開始使曾經在二戰中並肩作戰的西方和蘇聯反目為仇,而德國的分裂和政治傾向性的影響使西方軍事學者在談到蘇、德坦克戰時,很多都采取了對德國裝甲兵讚揚、推崇甚至是崇拜的觀點,納粹德國將領們的回憶錄又在印象上與西方軍事學家互相呼應。對德國持同情態度的評論者從德國軍事力量被西線和被非分散、蘇聯軍隊所擁有的優勢人員和裝備到蘇聯惡劣的氣候和地形條件,甚至是希特勒個人的無能和戰略指揮的錯誤等方麵上找出理由來解釋德國裝甲兵的失敗。德國坦克和裝甲兵在西方很多書籍和資料上的被套上了一個虛擬的光環,德國軍隊在東線的戰鬥也被宣傳成了荷馬史詩式的悲劇,而德國裝甲兵則經常被描繪成條頓騎士或溫泉關前的斯巴達戰士。兵力分散、裝備不足、地形氣候這些因素確實對德國裝甲兵的作戰造成了影響,但是如果細致的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卻可以看到與印象不同的結果。德國在東線戰爭中喪失戰略優勢是以1942年底的斯大林格勒為轉折點,德國在1943年前在北非和西線部署的軍事力量,在整個軍事力量的比例上並不比蘇聯被牽製在遠東的部隊更多,盟軍對德國軍事工業的戰略轟炸還沒有對德國的戰爭體係造成明顯的破壞,而斯大林格勒戰敗之前的德國陸軍後備力量補充和整體規模上仍然比較穩定。蘇聯惡劣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確實對德國軍隊的作戰行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應該看到的是蘇聯軍人也並不是凍不死和餓不死的,來自大自然的考驗對任何一支軍隊都是公平的,能夠對德國帶來影響的氣候和地形條件同樣會對蘇聯軍隊產生作用。德國軍隊在兵員補充和工業生產能力上並不低於蘇聯的情況下,在1942年秋季就已經在東線達到了戰鬥力伸展的極限,而蘇聯軍隊在1942年底就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逐漸扭轉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麵,是戰爭期間由技術、後勤和戰略等一係列因素共同作用後的結果,德國和蘇聯在坦克技術發展上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國和蘇聯裝甲兵是整個東線戰場地麵作戰的核心戰鬥力,而作為機動打擊力量的坦克則是執行地麵作戰的基礎。德國和蘇聯在坦克發展上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和手段直接體現到了裝備技術上,德國坦克在整個戰爭期間始終重視單一性能指標和技術上的先進性(戰爭末期的非正常情況除外),而蘇聯坦克則在各方麵性能相對平衡的情況下得到了極大的產量。東線戰場可以說是對這兩種設計思想所發展出動產品的檢驗,而通過戰爭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看出德國在這兩種坦克思想的碰撞中成為了失敗者。如果對德國在整個戰爭期間的坦克技術發展進行分階段的分析和了解,可以看出德國坦克在技術條件和裝備思想上所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於德國坦克在戰爭中表現所能夠起到的作用。

初創和戰前調整時期

德國坦克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進行了初期的技術發展,但是德國與蘇聯合作中建立起來的坦克設計能力卻與蘇聯相關聯。德國坦克技術的發展雖然比起英國和法國屬於缺乏經驗的後來者,但是缺乏一戰使用坦克經驗的德國卻沒有曆史遺留的固有經驗所造成的限製。德國軍隊重建中對於裝甲兵的重視主要是吸收了一戰中戰壕戰的慘痛教訓,重點利用戰術上的革命性優勢來彌補德國在國力和戰爭潛力不足的問題。

德國在二戰初期大規模裝備的Ⅰ、Ⅱ型坦克是以訓練為基礎的輕型坦克,隻裝備機槍和小口徑火炮的Ⅰ、Ⅱ型坦克嚴格來說隻是類似坦克的裝甲車而已。Ⅰ、Ⅱ型坦克對德國軍隊的價值主要是訓練出了大量的乘員和完善了戰術,但是這些火力不足的薄皮坦克在戰鬥中的作用並不會比裝甲汽車好多少。過時的Ⅰ、Ⅱ型坦克在進攻蘇聯之前是德國裝甲兵的主要裝備,德國軍隊大量裝備和在作戰中使用這些輕型坦克,並不是因為Ⅰ、Ⅱ型坦克的戰鬥力有什麽值得誇耀之處,而是Ⅲ、Ⅳ型坦克的生產數量無法趕上戰爭進度時的無奈。Ⅰ、Ⅱ型坦克在作戰能力上很難滿足德國軍隊所麵對的軍事環境要求,也是德國在吞並了捷克之後大規模生產和裝備38T坦克的原因,雖然38T坦克在德國裝甲兵中隻能作為Ⅲ型坦克的補充力量,但是裝有37毫米炮的38T在整體上卻要明顯的超過Ⅱ型坦克。

Ⅲ、Ⅳ型坦克是德國裝甲兵真正用來實施閃電戰的主力作戰裝備,處於探索時期的德國坦克發展思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英國和法國坦克發展的影響,Ⅲ型坦克被設計成以反坦克和快速突擊為重點的中型坦克,而裝備短管75毫米炮的Ⅳ型坦克則用來直接支援步兵作戰。Ⅲ、Ⅳ型坦克雖然都是德國軍隊為了滿足閃電戰的要求所開發的作戰坦克,德國本身缺乏坦克設計的經驗與對坦克戰術思想上存在的局限性,導致早期的Ⅲ、Ⅳ型坦克在火力和防護上都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良好的通訊手段和戰術應用卻使德國坦克兵用戰術彌補了技術,德國裝甲兵在戰場上獲得的巨大的成功使德國坦克也一度建立起了不可戰勝的聲望。

Ⅲ、Ⅳ型坦克在整個大戰期間始終是德國裝甲兵的主要作戰裝備,以Ⅲ、Ⅳ型坦克底盤為基礎也改進了很多型號的突擊炮和自行火炮,Ⅲ、Ⅳ型坦克和各種改進型號在大戰中期之前幾乎支撐起了整個的德國裝甲兵。Ⅲ、Ⅳ型坦克是德國軍隊真正為了戰爭的需要所發展的坦克,但是基本在同樣的時間裏發展規格類似卻用途不同的兩種坦克,對於資源和生產能力都有所不足的德國軍事工業卻是個浪費。坦克底盤和行動部分是整個坦克結構中最複雜、生產難度最大的部分,重量、體積基本相同的Ⅲ、Ⅳ型坦克雖然符合當時傳統的坦克技術發展思想,但是同時裝備大體類似的不同型號坦克對於生產和裝備保障卻存在一定的困難。英國在戰爭期間裝備的坦克分別為快速的巡洋坦克和強防護的步兵坦克,蘇聯坦克早期裝備發展的T-26和BT快速坦克在類型上也基本相同,德國作為坦克技術的後來者在早期裝備發展中借鑒其他國家的方法是正常的,但是當德國在戰爭開始前已經建立起閃電戰的基本戰術思想後,是否值得將有限的資源分散在兩種不同的坦克底盤上卻值得商榷。雖然說不能強求德國裝甲兵在戰爭開始前就超前的掌握主戰坦克的概念(當時也隻有蘇聯的T-34基本符合主戰坦克的要求),但是Ⅲ、Ⅳ型裝備發展計劃在設計思想上還是有些偏於保守。

閃電戰時期的成功和隱憂

閃電戰的巨大成功使德國軍隊不可戰勝的聲望幾乎達到了頂點,巨大的成功卻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德國坦克在戰役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德國主力的Ⅲ、Ⅳ型坦克在戰場上與英、法坦克對抗中暴露出了火力和防護不足的缺陷,而法國坦克部隊短暫又最終失敗的反突擊也表明了德國裝甲兵在戰術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德國坦克在進攻蘇聯之前所進行的戰鬥是以一係列攻勢作戰作為基礎,這些戰鬥中所得到的教訓卻基本上被勝利的光環所掩蓋。

德國坦克在對法國和西歐的閃電戰中雖然表現出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但是真正暴露出來的問題是德國裝甲兵的數量難以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德國裝甲兵在戰鬥中表現出的最大問題就是持續作戰能力不強,戰場補充能力不足的問題導致德國裝甲兵在突襲西線的過程中戰場消耗過大,被戰鬥明顯削弱的裝甲兵使德國軍事指揮機關在戰役後期不得不對裝甲兵的使用更加謹慎,德國裝甲兵力量的削弱直接導致了英國遠征軍在敦克爾克的逃脫。德國裝甲兵在對西歐的閃電戰中發揮了突擊先鋒的作用,德國坦克在戰鬥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被最後的光輝勝利所掩蓋。西歐和法國國土麵積的狹小使德國裝甲兵得以在達到力量極限前取勝,但是德國軍事指揮機關卻忽略了國土麵積廣大的蘇聯在作戰縱深上與法國的本質區別。德國坦克產量不足所存在的缺陷除了會影響德國裝甲兵的整體規模之外,缺乏坦克的問題還導致了德國陸軍在裝備構成上不夠完善,其中德國步兵缺乏直接配屬坦克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很多西方軍事評論家認為德國軍隊沒有給步兵編製內編入一定數量的坦克,是德國地麵部隊作戰編製中所存在的一個重要缺陷。缺乏坦克支援的德國步兵難以獨立抵抗對手裝甲兵的突擊,如果用坦克部隊來支援步兵又要分散本來力量就不夠雄厚的裝甲突擊兵團。德國裝甲兵在對西歐的閃電戰中利用一係列快速裝甲突擊打亂了對手的部署,法國軍隊和英國遠征軍戰術水平的落後和戰線的迅速崩潰,使德國步兵在法國的戰鬥中很少麵對裝甲兵有組織的攻擊,德國陸軍步兵部隊缺乏坦克支援的問題在戰爭初期並沒有受到改變。德國軍事指揮單位在戰爭過程中采用了盡量集中坦克部隊的方法,力圖使規模有限的坦克能夠集中起來組成突擊集群,盡可能利用能夠得到的坦克裝備組成突擊集團以完成速決式的閃電戰。集中坦克組成突擊集團的戰術手段對於縱深有限的國家會造成致命的打擊,但是德國軍隊在進攻蘇聯後的戰線寬度比西歐作戰時增加了幾倍,數量有限的德國坦克更加難以對德國步兵進行有效的支援和配合。德國步兵缺乏編製內直屬坦克的直接支援確實會影響步兵的戰鬥力,這樣的問題實際上很早就已經被德國軍事機關所認識,德國軍隊在戰爭中也曾經組織過幾個編有坦克的機械化步兵師,或者將部分獨立的裝甲單位臨時配屬給重點地區的步兵部隊,不過德國步兵部隊在總體上確實很少能夠在作戰中得到坦克的有效配合。法國坦克部隊在西線為數不多的反擊雖然沒有帶給德軍多大的損失,但是卻已經明顯的暴露出德國步兵部隊缺乏抗擊坦克能力的缺陷。東線作戰的德國部隊在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之後,步兵缺乏坦克掩護的問題則更加清楚的暴露了出來,德國步兵隻能依靠編製內的反坦克炮和突擊炮進行防禦,對於突破防線的蘇聯裝甲兵部隊很難及時進行反衝擊。

德國步兵缺乏坦克支援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德國坦克產量不足所致,德國在速決戰的觀點影響下並沒有在戰爭開始時就將工業生產轉入戰時經濟,這也導致了了德國坦克的生產規模始終無法滿足裝甲兵本身的要求,即使是在1943年德國整個工業生產開始轉入戰時經濟以後,戰爭規模和戰線的擴大使德國坦克的生產和供應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德國坦克工業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沒有設計出能夠大規模生產的坦克,高性能卻低產量的德國坦克在數量上甚至無法滿足裝甲兵的基本需要,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在步兵部隊的編製內提供坦克。

蘇聯軍隊的合成集團軍部隊中擁有大量隊屬的坦克作戰單位,這樣就使蘇聯軍隊不但能夠利用機械化快速兵團進行戰役突擊,而且以合成集團軍為單位的戰役兵團也可以依靠自己本身的裝甲部隊來實施戰役突破。德國步兵師很難依靠自己編製內的火力抵抗蘇聯部隊的衝擊,德國裝甲兵在這種情況下隻能抽調坦克部隊來支援步兵防禦。裝甲兵被防禦作戰分散導致德國機械化兵團的實力受到削弱,庫爾斯克戰役後德國裝甲兵很少進行戰略範圍的大規模作戰,其根本原因就是支援步兵防線的需要分散了原本數量就有限的機械化部隊。集中使用坦克的閃電戰確實在西歐給分散坦克力量的英國和法國軍隊以重創,但是德國步兵在東線戰場上麵對蘇聯源源不斷的坦克部隊,卻不得不多次依靠坦克部隊組成的“救火隊”來挽救步兵防線和執行戰術反突擊。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1943年之前並不比蘇聯要差,而英、美盟軍在1943年底之前所牽製的德國地麵部隊也並不很多。德國軍隊在與蘇聯軍隊整體實力差距最小的時候都沒有取勝,在蘇聯幾乎被逼到牆角的情況下也沒有能夠給予最後的一擊,坦克生產數量不足導致的裝甲部隊持續衝擊能力不強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