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展出的美D—21無人機實為墜毀而非擊落

(2010-08-11 12:12:41) 下一個
馬傑三將軍回憶錄披露我軍曾經撿到了美軍的D21無人機

後附馬傑三將軍簡曆

一個意外的“ 收 獲 ”

美國最大膽,也最秘密的無人機計劃要數60~70年代的D-21“標簽”。

這種由洛克希德公司一代名師凱利?約翰遜設計的無人機可以從SR-71高空高速偵察機(此時稱M-12)的機背上發射,利用自身的衝壓發動機,以超過馬赫3的速度巡航。在經曆了一次機毀人亡的事故後,D-21改為從更穩妥的B-52轟炸機翼下發射,準備偵察中國羅布泊的核試驗場,代號“高級碗”(Senior Bowl)。1969年11月9日,首架D-21B發射,不料卻在目標區上空失蹤,1970和1971年美國又發射了兩架,一架完成任務後在太平洋海麵回收時沉沒,另一架失蹤,也許是被中國擊落,也許是毀於故障。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和更先進的間諜衛星的問世,使“標簽”工程壽終正寢。

由於美軍入侵雲南的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多次被我空軍擊落。他們不甘心失敗,又研製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就是D-21),它不但體積小,而且速度和高度都有了更大的提高。它使用了更為先進的衝壓式噴氣發動機以及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照相偵察設備。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我們稱它是“高度3萬3,速度3千3”。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殲擊機(包括蘇聯和美國自己)都無法將其擊落,就連當時的地空導彈都沒有它飛得快。依我空軍當時的裝備和技術手段是無法將其擊落的,我們也隻能掌握一些它的一般情況。這種飛機在雲南地區上空共活動過4次,在最後一次入侵時出了故障,轉彎時突然從空中掉了下來,墜落到雲南省西雙版納境內,在熱帶雨林裏來了一個“軟著陸”,竟保存得如此完好。這對我們來講真可以說是從天上掉下了一個“寶貝”,當地民兵和邊防部隊把現場很好地保護了起來。後來北京來的科研人員將飛機殘骸運到北京去做科學研究。

這個意外的收獲對我們航空科研有著非同尋常的的意義。後來我們在航空領域的許多科研成果,都與這次收獲有關。

美軍飛機墜落後,他們一時也沒有搞清失事的原因。當時,還誤認為是被我空軍擊落的。從那以後就再也不敢來了。

馬傑三,1924年9月出生,河北省曲周縣人,1940年3月參軍,曾任曲周縣大隊通訊員、文書。1941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學習,後在一大隊航空工程隊工作,1945年在延安機場任參謀,期間參與組織毛主席赴重慶談判的專機安全保障工作。1945年10月赴東北參加老航校創建工作並學習飛行。1948年9月畢業於該校飛行一期乙班,並任東北老航校飛行員。一期可謂都是空軍的精英,王海(空軍司令員)、林虎(空軍副司令員)、徐登昆(蘭空司令員)、耀先(北空司令員)、鄒炎(空軍副司令員),真是將星閃爍啊!

1950年後曆任空軍混成第四旅大隊長

1953年任空5師15團團長

1955年,任空五師副師長,被授予中校軍銜。

1956年,任空五師師長。

1959年空五師被授予“空軍先進師黨委”和“甲類航空兵師”稱號(是當時空軍唯一的一個甲類師)。

1960年後曆任廣州軍區空軍汕頭指揮所副主任、空七軍副軍長。

1965年12月,調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任副主任。

1968年任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主任。

多次組織指揮了部(分)隊打擊入侵之敵,取得輝煌戰果,受到周總理和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全程見證和親曆了人民空軍的初創和建國後20年國土防空作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