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薑維平:解讀胡錦濤慶典講話

(2010-09-08 19:50:02) 下一個


人們期待已久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終於曲終人散了,從6日上午,胡錦濤出席慶祝大會並發表的講話中,我們已經清楚地捕捉到了中南海領導人的分歧所在,溫家寶關於政治改革的呼籲,雖然較之我們的想法依然存有距離,但畢竟它讚成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並尖銳地指出不改革的危險後果:隻能是死路一條,當然,盡管溫家寶還企圖挽救貪腐的共產黨,但既便如此,胡錦濤最終支持了保守派,還是不能接受他強調政改的建議,使以後幾年的政局更加充滿變數,可能中國還會流血,但民主的潮流誰也阻擋不了,隻是這種進程慢了幾拍或更具有戲劇性而已。
胡錦濤與溫家寶的關於政改的理念分歧,不是一般的方法論的爭執,而是原則上的事關中國未來命運的分野,以前有人認為,他們是唱雙簧,但假如真的如此,深圳等媒體就不會修改以至封殺溫總理的言辭,另外,從胡錦濤一再推遲慶祝大會和發言內容看,他是在以接見金正日為幌子,等待時機,因為溫的講話已引起黨內高層的爭執,故他需要統一思想,而強人已去的結果是,他們必須開會討論和投票,最終的結果就體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篇講稿中。
新華社的報導引述胡的觀點,十分明確。我請讀者注意其開篇的言詞:“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麵對艱钜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必須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繼續奮勇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其中,“錯綜複雜”指的是國際輿論對溫的政改言談的解讀,“艱钜繁重”指的是國內上下對溫講話的熱議,所謂“中國特色”是駁斥溫的看法,兩個“勇於”,兩個“永不”,兩個“任何”,則集中表現了中共目前保守派的強大勢力,也給社會上權貴集團吃了定心丸,挫傷了要求政治改革的人們的積極性,於是,溫總理成了中南海的少數派,唯其如此,中國社會變革的裂縫才明晰地展示出來。
毫無疑問,不論胡錦濤多麽竭盡全力地顯示強硬,但在民間,他的個人威望無法與溫家寶相比,我們從汶川地震等一係列突發事件中看到了這一點,中國的老百姓把溫家寶當成親民的偶像,這或許帶有愚昧的成分,但卻是不爭的事實,一旦再發生政治上的突發事件,類似當年胡耀邦去世的故事,中國又會進入風雲變幻的時代,在我看來,以後發生的黨內不公平的大事,很可能恰好是中南海對溫家寶的態度與處理有關,那麽,曆史的驚人的重複之處再一次重疊,試想,胡錦濤是強權人物鄧小平嗎?老百姓會接受“六四事件”的同樣命運嗎?部隊還會一個腔調介入民眾的抗議,以武力鎮壓他們並取得成功嗎?知識精英還會不審時度勢,張弛有度嗎?。。。。。。回答是否定的!我敢斷言,如果最近發生了新的“六四事件”,既便一部份軍隊緊緊地跟隨了胡錦濤,薄熙來之流的野心家也會另立山頭,一呼百應?而溫家寶則是一呼萬應!他將會以麵對地震時的勇氣,果決地走到市民和學生中間,和他們戰鬥在一起,很可能要站在坦克車上,引導覺醒的民眾。。。。。。所以,隻要黨內發生了裂變,這個口子展開的後果,都是一黨執政體製的終結,而溫家寶的曆史作用將不可低估。我們目前無法預知未來,誰都不知道他會怎樣,但他將隨時代的巨變而點燃激情的火炬,則是我們的期待!
新華社的報導說,今天的深圳大學城體育館裏,彩球高懸,花團錦簇,洋溢著喜慶熱烈的氣氛。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在這裏舉行。上午10時,慶祝大會正式開始,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無疑的,這些歡快的情景都不能遮擋社會的危機,不用講接踵而至的天災和人禍,就舉中共官員的腐敗為例,已顯示出執政黨的末日悲景,深圳一個地方官員許宗衡貪汙受賄的款項多達20個億人民幣,我敢說這不是個別的現象,如果把在大連當政10幾年的薄熙來抓起來,查一查,他貪占的數額不會比許宗衡少,這樣製度性大麵積腐敗的政黨能不垮台嗎?它與大多數人民的絕對貧困化形成的反差日益拉大,必將把老百姓逼上造反的結局,同時,多如牛毛的拘捕毆打記者,作家事件,則集中表現了統治者滅亡前的焦慮和不安,大規模中產階級的海外移民更是政治地震前敏感的“螞蟻搬家”,這一社會嚴重裂變的後果被深具悲劇情懷和憂患意識的溫家寶概括為一句話:死路一條!而思想僵化的胡錦濤還沉浸在廉價的掌聲裏,昏昏然,不知所措,他是怎樣麵對社會危機的呢?
國內的報導說,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我認為,忽略其中的套話,隻有這一段還有點實際的概括力:胡錦濤說,3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敢為天下先,勇於突破傳統經濟體製束縛,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經濟體製改革,在我國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曆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積極推進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創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積累了實現快速發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經驗;堅持對外開放,有效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成功運用國外境外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為我國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進行了開拓性探索;堅持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全國支持經濟特區發展,經濟特區回饋全國,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對全國發展起到重要輻射和帶動作用;堅持 “一國兩製”方針,加強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多領域交流合作,為推動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並保持繁榮穩定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在我看來,正因為那時的共產黨人,摒棄了毛澤東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偏見,才能迅速使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大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創造了世界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跡。但是,回顧以往,必須找出新的超越鄧小平的思維框架的發展新路,才能走出困境,恰恰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胡錦濤顯示出了僵化和平庸,以致黔驢技窮,報導說,胡錦濤指出,深圳等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成果,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曆史性變革和取得偉大成就的生動縮影,是我國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的有力印證。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是完全正確的,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從這段話裏可以看出,胡錦濤不過在因循守舊,裹足不前,還是堅持搞一黨獨裁,搞鄧的跛腳鴨改革,搞騙人的“三個代表”,搞離題萬裏的科學發展觀,搞臭名昭著的馬克思主義。他所謂的製度創新,不過是黨內“公推直選”等騙人的小把戲而已,與溫家寶所直言的政改觀點相差很遠,至此,我們可以期待的是什麽呢?連18大之前,共產黨內的民主選舉都藏在雲山霧罩裏麵,千呼萬喚不見真麵目!
試問,在劉亞洲將軍斷言:“中國政製改革十年內必然發生”的時候,胡錦濤在講話中對經濟特區提出5點要求,卻沒有一條符合中國的實際;在習進平強調說“權為民所賦”的時候,胡錦濤還在回避政權合法性的敏感問題;在溫家寶總理提出警告:“沒有政治體製改革的保障,經濟體製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複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違背人民的意誌,最終隻會死路一條”,值此民族國家生死存亡之時,胡錦濤依然在原地踏步以至倒退,難道不是既辜負了人民的希望,又與黨內的改革派日益疏遠嗎?而這樣離心離德的惡果,則是進一步導致社會危機加劇來臨,如同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中國古代,曾有人笑諷封建帝王雲:不問蒼生問鬼神,眼下,我們又看到了它的現代版:身居中南海高位的領導人,在慶祝大會之後,“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懷著崇敬的心情,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胡錦濤緩步走上銅像基座,仔細整理花籃上的紅色緞帶,之後和大家一起向銅像深深鞠躬,表達對鄧小平同誌的無限敬意和懷念。隨後,胡錦濤等領導同誌前往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紀念園,種植了一棵紀念樹。”幾天前,溫家寶也大概如此虔誠,但正如一個家庭的幾個兒子,雖然各走各的人生之路,但都不得不祭拜一個祖墳,非思想統一,情感依舊,隻是腳下是人生舞台,眾目睽睽,給別人觀看而已,胡錦濤應當明白,毛澤東救不了共產黨,鄧小平亦複如是!
當種植的新樹長成之際,正是被鄧拒之門外的王丹等青年俊才回國之時,那時,一黨執政的中共必定煙消雲散矣!遙想未來的中國,無疑是民主統一,社會和解,人民安居之邦,胡錦濤如不順應後代,隻能感歎“時過境遷,往事如煙,後悔莫及”,哪裏有葬身之地呢?!
2010年9月7日於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