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虧近五千億 中國的雷曼兄弟遲早出現

(2010-09-12 22:55:06) 下一個
來源:天涯社區

  近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的講話讓人增加了對正在積累風險的銀行業的擔憂。

  劉明康說,“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體係建設方麵還有很多薄弱環節,”“銀行係統性的風險暴露隱患不容忽視。”

  去年以來,銀監會已命令各銀行對一係列業務定期開展壓力測試,甚至曾要求他們預測主要城市房價下跌60%的影響。

  各銀行對測試結果都表現得很輕鬆。資產規模排名第五的交通銀行表示,主要城市房地產價格下跌50%,隻會令其不良貸款比率上升1.2個百分點。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銀行業的信貸資金到底是否被困於房地產業?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會否影響到銀行業?

  以下是網友 鐵樹心 關於銀行業的帖子

  前幾天全體基金都灰溜溜不情願地出完了個半年報,有好事者一統計,哇靠!居然加起來虧了將近五千億!看來,中國的雷曼兄弟遲早會出現,而且極可能最早的雷曼就從這基金裏麵挑出來。

  但真正要讓人心寒並且警惕的,卻絕對不是這些基金,因為虧光了,這些基金也不過可見的十幾萬億二十萬億規模。以後會讓人目瞪口呆的虧損,應該來自依然正在賺大錢的銀行業。

  為什麽把槍口對準銀行呢?首先銀行存款早已進入負數時代,雖然銀行報表上白紙黑字的告訴我們這季存款又增加了多少多少,但是真實卻又如何呢?現在誰在銀行戶頭上有多少存款的?雖說現在家有千萬的人都不在少數,但這些人的錢要麽買了房、要麽炒著股,不炒房怕炒股的人,都被忽悠去炒基金了,雖然這些錢都能算做是 “銀行存款”——但這些錢真是銀行存款麽?當然不能算,因此,銀行其實早已透支了可供利用的資金。一方麵銀行失去了可供利用的循環資金,一方麵又在不斷的加大放貸力度,大量投放出去的貸款正在不斷形成死帳、壞賬、爛賬、呆賬,這也就是為什麽銀行發出來的報表很好看很漂亮,說自己賺了多少多少錢,反過來卻要配股、發債融資的真實原因,他們的利潤,都是呆在紙麵上用來看的,欺騙不知情的股民還行,欺騙愚笨的儲戶也行,唯獨不能欺騙的恰恰是銀行高官們,他們深知道自己這個大富翁是紙紮的,一碰就破,需要小心維護,所以不斷的說謊,希望再圈個千把億現金進來補窟窿,過一時算一時。

  那麽,銀行到底虧了多少個億呢?四百億?那能算虧嗎?每年孝敬給官爺們的紅包都不止這個數呢。四千億如何?當然不止這個數了,如果僅僅虧損四千億,還能叫虧嗎?還用得著發債配股補窟窿嗎?從儲戶那裏扣取的手續費就輕輕鬆鬆把這筆爛賬給填回去了。而到了加倍提高各種手續費都不能填補這個虧損的時候,你說銀行到底虧了多少錢呢?四萬億夠多了吧?如果按照我的推算,這也僅僅隻夠四大行虧。

  現在銀行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自己的紙臉皮不被戳破,把自己關在空調房裏,房地產企業要貸款,不敢拒絕;鋼鐵企業要貸款,不能拒絕;個人買房要貸款,當然更不能拒絕;地方政府沒錢發工資養二奶怎麽辦?還是要給他們放款,放一千塊的本金出去,能夠收回的利息有多少呢?就算賺回一百元,也還要虧空九百元!當然,隻要假設這一千塊錢能夠收回來,那銀行就是白賺了一百塊利潤的,但事實誰都清楚,這一千塊出去後基本上就別想收回來了,隻能掛在那邊向不明真相的小股民、小儲戶們炫耀:瞧,還有人欠我這麽多錢,你們把錢投資我這邊、把錢存我這裏,是絕對明智的。

  你知道炒房炒股買基金的錢都去了哪裏嗎?都在銀行裏,並且被銀行當成自有資產轉手倒騰出去了。為什麽都在銀行裏呢?現在買房還有提一袋現金去購房的嗎?沒有;現在炒股還用取了現金去證券公司開戶嗎?不用;買基金怎麽買?想必不用我給你提示了吧。你所有的交易活動都在銀行裏麵完成的,你有多少錢?銀行給了你一串數字,你付出了多少錢?銀行還是隻有一串數字做為憑證。也就是說,你往銀行裏麵存一筆錢,銀行其實可以把你這筆錢放大N 倍來使用——你通過銀行往證券公司打錢,銀行給證券公司的隻是一串數字,然後你在股市裏摸爬滾打,隻要你不退出來到銀行去提現,無論你賺多少虧多少,銀行都不需要擔心會玩不轉,隻有你去提現的時候,銀行才會感到壓力,如此,你也許隻往這個銀行存進去了一萬塊錢實物貨幣,但銀行卻可能把你這一萬塊錢吹脹到一百萬來使用了,他們把你一萬塊錢變成一串數字投進你的股票賬戶裏,你憑著這串數字做著漲漲跌跌的買賣,感覺完全像真的一樣。銀行另外用你這一萬塊錢現金放進櫃員機讓別人取走,這是一次放大,再把你這一萬塊錢的虛擬存款當成貸款放給了人家,這是二次放大……總之你這一萬塊錢變成一串數字之後,可以反複循環以不同形式出現,然後就成為現在資產增殖的假象。要測試我這個論斷是否正確很簡單,隻要炒股票或者炒房的人出現集中的退出提現事件,不需要多少資金量,也許幾千億的規模就足夠把幾十萬億的銀行資產完全擊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