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樂樂的雙語教育 (圖)

(2011-06-15 21:57:47) 下一個

        我兒子樂樂土生土長在美國,從會尿床開始就講英文。身為中國媽媽的我深怕兒子長成以後,對中華語言文化一竅不通,就經常在他麵前嘮叨中文。

        別看樂樂還小,他對中文是有抗拒力的。比如他指著他的鞋說:“ My shoes. ” 我就說 : “我的鞋鞋。” 樂樂指著他的鞋,糾正我說:“ Mama, no, my shoes. ” 我說 : “ 樂樂的鞋鞋。” 樂樂著急了,很堅決的擺擺我的手:“ No!   No! my shoes ! ” 我說 : “ 鞋鞋,鞋鞋,鞋鞋。”  樂樂急得大哭:“ No 鞋鞋 !   No 鞋鞋 ! ” 樂樂 18 個月時,我們全家回中國探親。原本與媽媽很親的樂樂改成不要媽媽,隻要爸爸(爸爸隻會講英文)。我先生向我解釋說:“自從你回中國後,你像變了個人似的,隻跟你媽你姐講中文,樂樂聽不懂。”

        我的朋友芳的兒子豆豆比樂樂大三個月,豆豆的中文講的很好。豆豆的媽媽對我說,她隻對豆豆講中文,不講英文。因為豆豆上學,他自然而然地學會英文。於是我改成每天在家隻對樂樂講中文。慢慢地,樂樂的中文有所進步。但是有的時候,他是中文英文混在一個句子裏講。我說:“樂樂洗手手。” 樂樂說:“ My 洗手手。” 我說:“樂樂換尿布。” 樂樂說:“ My 換尿布。”至少他的洗手手換尿布部分是講出來啦。

        有的時候,樂樂很困惑。樂樂叫我們家的貓貓:“貓貓。” 我指著他的帽子說:“帽帽。” 樂樂指著他的帽子很困惑的說:“貓貓。”我們家去廣東店吃點心時,我指著桌上的包子,對樂樂和我的先生說:“包子。” 樂樂說:“包子。”樂樂睡前,我給他讀書,我指著書上的小動物豹子說:“豹子。” 樂樂說:“包子。”我先生也在旁邊起哄說:“豹子不是吃的嗎?” 他比劃著是吃的包子。我說:“再過幾年,樂樂的中文會大勝於你,到時候,你不進步,不怕我和樂樂用中文開你的玩笑嗎?”

       樂樂的中文有所進步以後,就開始張冠李戴。我說:“樂樂乖。” 樂樂說:“媽媽乖。”有一天,樂樂吃完晚飯後,響亮地放了一聲屁,我說:“樂樂放屁。” 樂樂活學活用地說:“媽媽放屁。”然後,樂樂開始說:“ Dada (爸爸)放屁,樂樂放屁。”弄得我哭笑不得,為了放屁一詞還翻譯為英文解釋給我先生聽。我剛轉過身,看到桌上的西瓜,隻聽我兒樂樂在我身後說:“大西瓜,大西瓜。”不知什麽時候,我給他說大西瓜,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被他學會了。

樂樂2.5歲,附上一張他的相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