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們需要時間伺機“退出”中國。。。

(2010-09-01 12:19:33) 下一個
對於一部分統治精英來說,他們需要時間伺機“退出”中國。

結語:中國的前途不可樂觀

本書的分析表明,希望中共內部的權力更替能改變中國現在的危局,隻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那些認為中國政府完全有能力長期控製局麵的分析家們,其分析建立在這樣的邏輯之上:中國政府是一支高效團結的“消防隊”,它花費巨大的投入所建立的“消防設施”,如輿論控製、政治高壓、由防暴警察與國家安全部構成的“安全係統”等,能有效地維持中國社會的穩定。

但筆者的看法卻沒有那樣樂觀,盡管中國共產黨通過種種以“改革”名義出台的措施與對國家機器的修補,再加上高科技的使用,把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無法“革命”的社會,從而使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能夠在今後10到15年的時間裏勉強維持下去,但這樣一個距離現代民主政治越來越遠,既不能保證人民的生存權,且被本國精英棄如弊履的國家,稱得上是在“健康發展”嗎?中國的實況並不是“地麵上鋪滿了幹柴”,而是地下在奔突著隨時可能竄出地麵燃燒的“地火”,任何最先進的“消防設施”對“地火”的防禦作用是有限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終會有撐不住的一天。而由於中共“黨國一體“的長期統治,執政黨撐不下去之時,也就是中國社會陷於解體之日。與以往曆史上大動亂不一樣的是,由於人口的空前膨脹,生態環境的高度破壞,以及社會道德的整體崩潰等製約因素,經曆過共產黨統治的中國要進行重建,將比以往任何時代的重建都困難得多。這樣一個中國,將為世界帶來什麽,幾乎不言而喻。

中國究竟應該維持目前的專製政治還是應該走向現代民主政治?答案是現成的:維持目前這種體製,就是維持少數精英集團對人民大眾的掠奪。那麽剩下的問題是:中國民主化的前景又將如何?君不見,在拉丁美洲一些號稱“民主化”的國家中,人民不是依舊生活於水深火熱當中?

可以預見,中國的民主化將會是一個漫長曲折且危機四伏的過程。根據中國百餘年來引進西方文明那種種“淮桔成枳”的經驗,以及目前中國已具備“失敗國家”的基本特征這一現實狀況,筆者隻能說,民主化將使中國在威權體製之外多了一種選擇的可能,但並非包醫百病的靈藥。中國是否需要政治體製改革,區別在於是由誰來計算機會成本。對於一部分統治精英來說,他們需要時間伺機“退出”中國;而對於另一部分還希望(或因種種原因不得不)留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的統治精英來說,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具備了操縱“民主”的能力,如果基本具備這一能力,“改革”也許可能開始;對於公眾來說,則有一個由我們這一代來支付改革成本,還是由下一代支付改革成本的問題。


兩百多年前美國發生了偉大的獨立戰爭,其導火線是“波士頓傾茶事件”。該事件發生後,美國社會發生了激烈的討論:與英國的戰爭是否可以避免?得出的結論是,現在固然可以不開戰,但這場戰爭遲早還是會發生;既然戰爭不可避免,與其讓子孫後代為獨立付出血與火的代價,還是讓我們這一代人承擔責任吧。於是美國人民在其開國元勳的領導下,書寫了人類曆史上偉大的一筆。

中國人是不是也應該拿出美國人民當年的勇氣?從1840年開始,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百餘年立憲猶未成功的悲劇,不應該再有一個150年還建立不了現代民主政治的悲劇。曾經有過輝煌文明曆史的中國人,應該有能力做出明智的選擇。

---------------------------------------------------

[1]《人民日報》,2000年2月26日第1版。

[2]“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7月1日第1版。

[3]《鄧小平文選》,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人民出版社。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5]“改革開放簡史及兩極分化的成因”,2001年12月22日,貼於《世紀中國》網站的“世紀沙龍”討論區,網名“同誌們曬黑了”。

[6]由於中國嚴厲的言禁,這方麵的材料幾乎不可能見諸於國內的報紙與各種媒體,但有些事情國內盡人皆知。例如,“六四”時期學生的反腐敗批評曾針對鄧小平長子鄧樸方創辦的康華公司;前北京市長陳希同的案子就涉及其子陳小同與前首鋼公司黨委書記周冠五之子周北方及鄧質方的經濟合作關係;《證券市場周刊》2001年11月24日刊登了馬海林的文章,“‘神奇’的華能國際”,披露了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的兒子李小鵬、妻子朱琳參與華能公司運作的內幕,該文在北京政界引起相當大的震動,據海外媒體報導,武警總隊除迅速將馬海林軟禁外,同時致信李鵬,強調武警部隊同中共中央保持一致,並表示此文是由馬海林的妻子撰寫,以馬海林的名義投稿;香港明鏡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太子黨》一書也提供了很多這方麵的材料。

[7]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專任研究員陳梓龍於199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當前大陸政治、社會穩定性之評估”,該報告曾根據《時代周刊》、《遠東經濟評論》、加拿大《環球時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中國大陸《經濟日報》等多家媒體自1998年以來的報導,整理出兩份表格附於該報告之後,其一為“近年來大陸各地重要示威抗議活動情況”,其二為“大陸異議人士組黨及中共鎮壓情況”。該報告列舉的事實部份反映了大陸社會不穩定的狀況。查閱該報告的網址為http://www.dsis.org.tw/pubs/reports/rp-mh9903001.htm。

[8]參見任不寐發表於美國《民主中國》期刊2002年第1期的係列文章(www.chinamz.org),這組文章列舉了新華社山西分社記者高勤榮因披露運城地區假噴灌工程而被捕判刑,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薑維平因揭發大連市長薄熙來劣跡而被捕等案件;中國新聞社2001年8月25日的消息也曾披露,《工人日報》披露河南盧氏縣縣委大搞形像工程後,該縣委通知在全縣收繳《工人日報》;此外,海南的《天涯縱橫》網站也因類似原因被暫時關閉。

[9]資本外逃詳情見本書第五章有關章節。

[10]參見拙文“當前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總體性分析”,《書屋》(湖南),2000年3月,第3頁至第16頁;未作刪節的全文刊登於《當代中國研究》(美國),2000年第3期,第68頁至第93頁。

[11]張誌新、遇羅克、黎九蓮是在“文革”期間被殺害的,中共把責任完全推到“四人幫”頭上。上海市華東師大學生王申酉係“文革”期間獲罪,但那時“四人幫”控製的上海市政府並未殺他;“四人幫”垮台後,在新任上海市委負責人蘇振華、彭衝等人主持下,王申酉不但未獲平反,反而被判死刑並立即執行。此案明明是錯殺,但至今無人承擔任何責任,甚至禁止公開案情。

[12]分別見《財經》雜誌1999年4月號,2001年4月號“興業聚酯疑竇”,以及2001年8月號“銀廣夏陷阱”。

[13]《財經》,2000年10月號。

[14]參見拙作,出處同注11。

[15]《世界日報》(北美),2002年1月4日,引自香港《文匯報》報導。

[16]“費改稅”是一項農村稅收政策的改革。從90年代初以來,中國農民負擔太重,除了中央政府收的稅之外,更重的是地方政府攤派的各種費用,如教育費、修路費、人頭費、特產稅、教育附加費等等。1998年經過農業部統計,有些地方政府向農民攤派的費用(稱之為“亂收費”)多達40多項,最少的也有20多項,導致農民種田無利可圖,苦不堪言。中央政府曾想改革,將各種地方政府征收的費用合並成幾種名目確定的稅收,以禁止地方政府亂收費,並充實中央財政。但因為地方政府官員的工資福利多來自於亂征收的費用,據說高達60%的份額,因此這項“費改稅”的政策遭到地方政府的強烈抵製,所以中央政府還剛在幾個省搞了試點,立刻就在地方政府的強烈抵製下停止辦理。2001年6月下旬,受命到各省推行“費改稅”的吳邦國還在山東省省委擴大會議上大講費改稅的重要性,以及中央推行這項政策的堅定決心,朱熔基就在清華大學對學生的一次講話中說要在全國停止這項政策的推行。

[17]新華社沈陽2001年2月13日電:“教育產業化不能等同於教育商業化”。

[18]“來自貧困大學生的調查報告”,《北京青年報》,2000年1月25日第16版。

[19]“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要求切實落實國家助學貸款各項政策”,新華網貴州頻道,2002年1月14日。

[20]“念書賠本?--來自湖北京山縣的鄉村調查”,《南風窗》2002年9月下。

[21]“今年求職有點冷”,《北京青年報》,2002年1月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