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挾屍要價”照片獲2010攝影藝術獎(圖)

(2010-08-18 15:33:36) 下一個

挾屍要價-記錄類銀質收藏作品-張軼

近日,2010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選揭曉,《挾屍要價》照片獲得了記錄類銀獎,一時之間,網絡上對這張獲獎照片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挾屍要價》的素材來源於湖北荊州大學生為救溺水兒童壯烈犧牲,而打撈公司打撈屍體竟然漫天要價的事情。此事件在去年年底曾被媒體廣泛關注,輿論一致譴責挾屍要價的行為突破了社會道德底線,羞辱了所有國人。然而,反映該事件的這張新聞照片的獲獎還是引起了輿論紛爭。

該照片把人性的善和惡展現得一覽無遺:水中是因勇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青年的遺體,船上是用兩根冰冷的繩索拉著英雄遺體正在討價還價的兩個中老年打撈客……很多人認為這幅照片不該獲獎,因為再次展示英雄的屍體那是對英雄的不尊重。一些網友直接質疑,如果死者的家屬看到了這張照片,那該是什麽樣的感受?如果僅僅是為了警示一種“惡”,我們有必要以對逝者親人的二次傷害為代價嗎?從情感上講,很多人都不認同這張照片獲獎,因為它不夠“人性”。

可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挾屍要價》照片第一次獲獎了。2010年1月23日,第18屆金鏡頭比賽暨華賽中國作品初評結果揭曉,《挾屍要價》獲得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2010年2月4日,中國記協主辦的“2009中國瞬間中國新聞攝影大賽(第三屆)”揭曉,《挾屍要價》獲一等獎。算上全國攝影藝術展評選,這已是《挾屍要價》第三次獲獎了。一張引起巨大爭議的新聞照片連連獲獎,難道評委們真的“冷血”?

該照片連連獲獎,即便是作者張軼本人也頗感意外,畢竟展示“負麵的東西獲獎的機會少之又少”。無論觀者的感受如何異樣,這張照片都真實地展示了當下社會的一種弊病,展示出來的痛如針芒一樣直指人心。不誇張地說,這是社會中一種真實影像的縮影。我們又有何理由拒絕它獲獎呢?難道真實地反映現實、針砭時弊直指醜惡現象的作品不能獲獎嗎?難道真正的藝術必須脫離觀者的樸素感受而高蹈嗎?

說白了,我們對《挾屍要價》照片獲獎的糾結,本質上可能還是對藝術之於社會關係理解得不透徹。必須正視的是,有時候藝術在體現公共關懷時未必能夠照顧到所有個體的感受,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樣的矛盾也是不可消弭的。照片《挾屍要價》整體上試圖通過展示一種醜惡來告訴觀者,失範的環境下究竟缺少了什麽,其間無意識的對英雄的“傷害”,我們是不是該寬容一些呢?

我們可以理解觀者在《挾屍要價》上的情感糾結,但是,動輒就以“通過展示國人的醜惡”或者以虛無的“傷害”為由抗拒《挾屍要價》獲獎,這樣的理由還是有些武斷了。

來源 光明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