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佛家術語淺釋
漁樵耕讀
佛經大多以古印度的梵文寫成,自魏末晉初傳入中國後,經曆代高僧孜孜不倦的努力,譯出的經書汗牛充棟。然而,雖然兩千餘年來佛教已與中華文化融匯貫通,遍地開花,但佛家的一些術語和基本教義並不為一些佛門外的普通人(特別是現代人)所熟悉。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書、聽講座、寫作、及言談時,經常會碰到一些佛家術語,有些已經熟知;有些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語言,我們常常使用卻熟“使”無睹;有些隻有在與佛經相關的著作中出現,比較生疏。今日得暇,漁樵子把自己經常碰到的一部分佛家術語歸納一下,羅列出來供像我一樣世俗的佛門外諸漢參考,方便看書。
“般若”:梵文音譯,指智慧(大智慧,非世俗智慧)
“波羅蜜”:梵文音譯,指渡舟, 即脫離苦海,渡往彼岸。
“涅槃”:梵文音譯,指熄滅貪、嗔、癡,煩惱永盡。
“禪那”:梵文音譯,近似於“靜濾”。
“刹那”:梵文音譯,刹那為“一念”,是時間概念,一彈指有四百個“刹那”。
“真如”:真,真實。如,常在。指“本質”,“永恒真理”或“宇宙本體”。
“無常”:人世事物,一切都變遷不定,沒有恒態。
“世界”:即眾生所居的“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層次不同。
“煩惱”:指眾生被邪見汙人之真性,勞役不息,產生煩勞。
“覺悟”:">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徹悟途徑,頓悟智慧。
“菩薩”: 梵文音譯,+“薩埵(音朵)”(眾生)的簡稱 – 即“上求佛法,下度眾生”者。
“方便”:有不同的詮釋。 有“方法”、“善巧”、“權宜” 之意。
“慈悲”: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
“四諦”:(諦即“真諦”、“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
苦諦 - 指世間苦果,即現實世界的各種痛苦現象,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愛離別、怨僧會七大苦諦。
集諦 - 指世間苦因,即導致上述世間苦果的原因,在於自身的貪、嗔、癡。
滅諦 - 指出世間的樂果,即達到熄滅貪、嗔、癡,煩惱永盡的涅槃境界,脫離苦海。
道諦 - 指出世間的樂因,即實現涅槃,脫離苦海的道路和方法,概括起來有“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為、正命、正精、正念、正定。
“五蘊”,指的是色蘊(現象)、受蘊(感知)、想蘊(思想)、行蘊(行動)、識蘊(知識)。
“六根”(也叫“六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十八界”:即六根 + 六塵 + 六識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這是佛祖對人生苦因的進一步分析,是“四諦”的進一步展開,闡述人生過程從“無明”到“老死”的十二個因果鏈接,因緣相隨,所謂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因果,六道(見下文)輪回。即由“前世之二因”(無明、行)帶來“現世之五果”(識、名色、六入、觸、受);再由“現世之三因”(愛、取、有)導致“來世之二果”(生、老死)。具體闡述如下:
無明 - 由前世的煩惱帶來的迷惑和妄心。
行 - 前世所作的一切善業和惡業。
識 – “神識”(靈魂)來托胎。
名色 – 尚未形成形狀的胚胎。因為裏邊有神識,所以他既有名(心),又有色(身),故兼稱“名色”。
六入 - 胚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觸覺)的形成。
觸 - 出生後六根與外界六塵(見上文)的接觸,但尚未有苦、樂的想法。
受 - 根、塵接觸而引出苦、樂的感受,但未起貪淫之心。
愛 - 六根領受六塵,貪圖享樂境界,但尚未普遍追求。這個貪愛之心是眾生六道輪回的根源。
取 - 貪欲轉盛,到處追求五欲之境,隨心攫取所欲。
有 - 因追求諸欲而形成的善業和惡業(即有了善、惡的種子)。
生 - 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到 “六道四生”(六道: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中去。
老死:來世投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之後又開始衰敗直至死亡。
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一切眾生,不能見於十二因緣,是故輪轉生死苦趣。
“小乘”:重在出世的個人修行,以持戒、修定、修慧這“三學”,達到解脫。
“大乘”:以濟世救眾生為基礎,身入世而心出世。擴充了小乘的“戒、定、慧”三學,構成“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辛卯年初夏草於美麗家園州日耳曼鎮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