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機器人展,它們能否成為拆彈部隊上前線?

(2010-06-03 00:48:45) 下一個
能夠爬坡涉水的無人駕駛機動車

無人駕駛飛機

全自動拆彈機器人

這些以往隻有在科幻片裏才能看到的家夥

5月18號出現在了歐洲軍用機器人展會上

那麽,這些機器人

能否真正地在戰場上去完成那些危險的任務?

我們能夠百分之百地相信他們嗎?



【分析1】

當地時間5月18日,在德國南部哈默爾堡,來自歐洲多個國家的防務研究機構和軍方合作舉辦了歐洲陸地機器人展,各國研製的智能陸地機器人在偵察、搜索、監視、處理可疑物體等多項任務中進行比拚。

這個正在展開自己感應器的家夥名叫“壁虎”,由一家德國公司研製。“壁虎”可接受衛星導航,能夠適應多種地形,這架無人駕駛飛機則是為“壁虎”提供支持的。

這個小家夥雖然個頭不大,但是上山坡,下樓梯卻毫不含糊。它是一個拆彈機器人,在有炸彈威脅的地方,就可以讓它去打前陣,清除威脅之後再讓士兵們進入。

這些機器人在技術上有些什麽樣的突破?他們身上最大的亮點又是什麽?

張召忠:這次兩個主要是界定,一個是歐洲的,歐洲國家的,其他國家不參加,再一個陸地機器人,其他航空的都不算,所以這次展示的話,各個國家還是展示了一些比較好的機器人,我感覺對我來講,我感覺比較好的一個就是德國的有一種,四個輪子的可以涉水爬坡,它基本上給我一個能作戰的感覺,還有一個這個圖上沒有,就是大眾汽車出的那個,它利用大眾汽車呢然後它搞一個無人駕駛的用機器人控製這個汽車,前頭隻要有一輛車帶隊,後麵可以跟10輛8輛的汽車,這個思路很新,就是整個汽車,汽車整個駕駛係統動力係統都包括,這個等於無人駕駛,這個汽車要裝一汽車炸彈或者裝什麽武器很厲害,其他的拆彈機器人偵察機器人見的太多了,感覺新鮮的就這兩個。

主持人唐劍:曹煊一你覺得這機器人的外觀,你從外觀上看,你覺得它應該具備什麽功能?

24:00

曹煊一:首先說這個外形我覺得挺有意思跟之前想象的可能出入挺大的,因為之前一段時間覺得機器人肯定應該長得怎麽也像個人的輪廓才叫機器人,事實上我們看到其實什麽樣形狀的都有,有的根本看不出來能叫做機器人嗎,但是其實每一個具備自己的功能特性都是非常有特點的,但是在想這樣一個問題,你機器人的外形跟它具體的功能,到底有著一個什麽樣的聯係,就是它長什麽樣,幹什麽事,到底有沒有必然的關係在裏邊?

【分析2】事實上,研發機器人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讓機器人代替士兵執行一些日常的任務,或在危險係數高的地方充當馬前卒。比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戰地護送軍用物資轉移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士兵在途中有可能受到路邊炸彈或者自殺性炸彈襲擊,如果有了這輛貌似普通的大眾汽車,就可以代替士兵執行護送物資轉移的任務,因為它配備了智能係統,可以在無人駕駛狀態,自動地跟隨前一輛車行駛,這樣整個車隊隻需用領頭的一名駕駛員,大大降低了人員受傷的可能性。那麽,這些機器人能否真正地在戰場上去完成那些危險的任務?我們能夠百分之百地相信他們嗎?

【分析3】日本素來就有機器人王國之稱,機器人的產量及應用都位居世界前列。在日本防衛廳公布的《關於實施研究開發的指針》中,機器人技術早就被劃入日本重點發展的新軍事技術之列。但是,日本目前所公開展示的大多都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機器人,比如:會做飯的、會拉小提琴的、會攙扶老人的機器人等等。就在本月19號,在上海世博會的日本館內,上演了一場機器人秀。同樣賺足了眼球。

那麽,日本的機器人技術先進在什麽地方?他為什麽對機器人研究如此的重視?

【分析4】由於機器人功能非凡,因此世界各國都不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製。從500年前達芬奇設計發明的“機器武士”到目前世界已在不知不覺中滑進了機器人軍備競賽;但是人類現在的科研水平還無法讓機器人完全聽從人類的指令。

在影片《拆彈部隊》裏麵,排爆機器人在進行排爆時,由於地麵凹凸不平,拆彈機器人車輪損壞,無法接近炸彈來完成任務。無奈之下美軍隻好進行人工拆除,恐怖分子借機引爆炸彈,拆彈者因此失去生命。

那麽,未來戰場上的機器人會是什麽樣子呢?他在技術上能夠先進到什麽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