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不相信1969年尼克鬆拯救了中國

(2010-08-29 16:28:21) 下一個



我不相信1969年尼克鬆拯救了中國

莊冬


我相信pandal轉貼的《【中華史林】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的十件大事》(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擊閱讀)當然是有原因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文章是有作者的:李覺、懷國模、張開善。我以為這個文章裏麵有兩段值得注意:

“1964年9月16日和9月17日,周恩來主持第九次中央專門委員會,會議聽取了情況匯報,詳細研究了核試驗準備情況。由於當時中蘇關係破裂,美國急於想知道中國是否會加速自行發展核武器,美國在我國周邊建立了許多個監聽站和測向站,不斷利用間諜衛星和高空偵察機竊取我國有關核試驗的情報,並多次發出要打擊中國核基地的核威脅,周恩來在會上綜合各方麵的意見後,提出兩種方案,一是暫不試驗,繼續發展核技術;二是不懼怕核威脅,盡早進行核試驗。

此兩種方案很快上報給毛澤東,不久,毛澤東最後正式表態定案:既然核武器不一定能用,就應該盡早試驗。一言定了乾坤。從此時,核爆炸工作進入倒計時。”

我相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美國對中國的核威脅是真實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是美國人公開說過的,至少在抗美援朝時美國總統就公開說過,據說在越南戰爭時還說過,好像還有炮擊金門的時候也說過。

1616網友的帖子《我的朋友去敵人家喝酒怎麽辦?》(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擊閱讀)的裏麵有這麽一段:

“在非常困難時期,中國開始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這是關係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情。蘇聯本計劃在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機,將對中國羅布泊原子彈實驗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但遭到美國的激烈反對,隻好做罷。這樣,中國原子彈研製工作躲過了一場浩劫。”

由於沒有作者(因為1616網友沒有說是轉貼也沒有提作者是誰,說實在的1616實在是不能作為作者使我相信)再加上也沒有什麽佐證材料,就這麽幹巴巴的一段對我來說是不足以讓我相信上麵這一段話的。因此,我就回了“瞎扯!是美國要對中國核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的話。

然後,1616網友說我“在指責別人“胡扯”前請做必要的調研,跟著感覺走存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夠符合科學的嚴謹精神”並提供了這個文章《蘇聯對中國核打擊箭在弦上 尼克鬆拯救了中國(轉載)》(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擊閱讀)。

類似的內容還以不同的題目出現在網上,比如說《珍寶島衝突後 中國因何得以避免蘇聯核打擊》和《內幕:1969年美國曾經“拯救”中國?(轉載)》等等等等。

我稍微上網搜索了一下,我以為那個“尼克鬆拯救了中國”的故事是從吳躍農的《珍寶島衝突後的中蘇較量:核大戰一觸即發?》改編出來的,隻不過吳躍農的原文根本沒有尼克鬆的什麽事兒也沒有美國什麽事兒!

我先不說這個文章“尼克鬆拯救了中國”的故事也沒有作者。問題是這個文章提到的蘇聯對中國核打擊箭在弦上說的是1969年的事情,也就是說不是60年代出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機。所以,1616網友給的這個文章不僅跟我的相信的李覺、懷國模和張開善的文章沒有任何關係也跟他相信的“蘇聯本計劃在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機,將對中國羅布泊原子彈實驗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但遭到美國的激烈反對,隻好做罷。這樣,中國原子彈研製工作躲過了一場浩劫。”沒有任何關係。

雖然60年代初期中蘇關係就開始惡化了,但是我不相信那個時候蘇聯就考慮對中國核基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即便是李覺、懷國模和張開善的文章需要進一步的證明材料,我也不相信那個時候美國會激烈反對蘇聯打擊中國的核基地。

既然說到這兒了,我就算為我的這個帖子鋪墊完畢了,我就說說為什麽我不相信什麽“尼克鬆拯救了中國”。不過呢,這裏我還是要請大家注意,所謂“尼克鬆拯救了中國”說的是60年代末的事情(!)不是60年代初期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機!

首先,我們必須回憶兩個日子: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和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獲得完全的成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科學家一開始就提出要用空投方式將氫彈投擲到新疆的羅布泊上空。這就是說,我國要實現的第一顆氫彈,是真正的氫彈,而不是一個裝置。因為裝置不是武器,隻是為了做實驗而用的。我隻想提醒大家一下這在很多知識太多的知識分子的過度聰明的腦子裏用他們的科學知識和邏輯來判斷是不可能的。

我就不管“尼克鬆拯救了中國”的故事裏的各種細節是怎麽來的了,比如說“1969年10月15日晚7時許,心慌意亂的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報告”和“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國會站到中國一邊?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請馬上撥通駐美使館電話。”聽完後,勃列日涅夫憤怒地喊道“美國出賣了我們”和“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還有“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為平靜後說的”等等等等玩意兒恐怕是任何文件解密也不會有的細節。

講“尼克鬆拯救了中國”的故事的人還是注意細節的,因為故事裏提到了“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還有“9月16日,倫敦《星期六郵報》登載了蘇聯自由撰稿記者、實為克格勃新聞代言人的維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等等等等似乎是有案可查的東西。

但是呢,我依然是不相信這個“尼克鬆拯救了中國”的故事。我記得看見過一篇指出這個故事漏洞的帖子,可惜我記不得了也懶得找了。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我以為的這個故事的漏洞,那就是雖然到1969年美國還沒有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曆史隻有攻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曆史,即便是美國在冷戰中想要保護那個國家甚至為了那個國家跟蘇聯打核大戰也不是“發出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準備核打擊的總統指令。” 就更不用說美國忽然要這樣保護中國會不會讓蘇聯人相信了,尤其是蘇聯人也可以對美國說類似的話,因此我以為美國人對蘇聯人說這種話是沒有用的。

為什麽呢?謝天謝地,好在冷戰時期確實是有一次尼克鬆和基辛格幹的為了保護別的國家冒跟蘇聯開戰的危險的故事(!)而且還是發生在跟1969年距離不太遠的1973年(!)可惜的是那不是為了中國(你要是猜到了算你了解美國!)(對啦!)那是為了美國最最親近的盟友:以色列!

那是1973年10月24-25日(!)在中東危機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正在水門事件的麻煩之中。當時埃及和以色列在西奈沙漠盯著。美國情報報告和其他來源的情報認為蘇聯正計劃進行幹預保護埃及人。所以基辛格和其他美國官員下令美軍進入戰備狀況DefCon 3(!),美軍的飛機和部隊發生了相應變動,這些動作當然被蘇聯情報部門觀察到了。美軍進入戰備狀況DefCon 3的目的不是準備戰爭,而是為了警告蘇聯不要介入西奈。

DefCon 3 是美軍的一個戰備級別,1是最高,5是正常。美軍有史以來最高戰備狀態DefCon是2級。1962年10月22日古巴導彈危機時,美隊的戰備狀況是DefCon 3,除了10月23日戰略空軍司令部(SAC)的戰備狀況是DefCon 2直到11月15日,其餘的美軍都是Defcon3。冷戰時期,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基地是在Defcon4而不是5。看見當時基辛格和其他美國官員玩兒的戰備狀況DefCon 3(!)還是不一般滴。

大家看見沒有,美國幫助以色列都是用進入戰備狀態的行動而不是對蘇聯的什麽口頭威脅,對於蘇聯美國保護以色列這樣的鐵哥們兒都是用行動,就更不用說為了美國從來都沒有保護過的中國隻是在口頭上威脅威脅對蘇聯有沒有任何效力了。

這次事件還有個意外的插曲,如果這個意外發生後沒有及時更正的話,而蘇聯判斷錯誤就很可能導致一場核大戰了。10月25日,部隊進入戰備狀況DefCon 3,在密歇根州的Kinchole空軍基地一個機械師在修理一個Klaxons的時候意外地啟動了整個基地的警報係統, B - 52飛行員們啟動了發動機,好在後來發現是假警報就取消了起飛。

而且據我所知,即便是為了以色列,美國人也從來沒有威脅過“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進行準備核打擊”。

所以,1969年的時候,如果蘇聯對中國核打擊箭在弦上,那麽拯救了中國的是“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周年前夕,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萬~2.5萬噸當量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和後來的“1966年10月27日,中國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為2萬~2.5萬噸的原子彈,從數百公裏外的雙城子發射到羅布泊的一次實彈實戰性原子彈爆炸。”當然還有毛主席號召的要中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準備戰爭。也就自然是跟尼克鬆和美國人沒有任何關係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