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逐段評《福布斯》的“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

(2010-06-14 05:42:08) 下一個



逐段評《福布斯》的“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

莊冬

剛剛看了網友轉了的美國《福布斯》: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覺得很好玩兒就寫個帖子跟大家侃侃這個大山,而且我要逐段評也就是說一段一段地侃。我當然是侃網友轉的這個翻譯版,因為我實在是懶得看原文。

首先,“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這句話對不對呢?當然對啦!“成為超級大國”是個什麽概念?都別說“成為超級大國”啦,成為百萬富翁就容易嗎?“成為超級大國”當然很難啦,人類曆史上總共就這麽幾個超級大國嘛。英國、蘇聯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難道就不是很難嗎?

就拿超級大國美國來說吧。先說遠的,美國人搞華盛頓的偉大製度搞了38年多的時候(好象是1814年)還讓英國人占領了美國首都華盛頓而且還一把火燒了美國總統住的那個白房子哪!再說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光是滿清作為戰勝國丟了人,美國作為戰勝國也現了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想登高振臂一呼百應,當時的總統為爾孫提出了要搞一個“國家隊”(就是“League of Nations”也翻譯成“國聯”)。結果呢,一搞起來就發現自己的號召力不夠,惱羞成怒之下美國退出了自己發起的“國家隊”。日本侵華的時候,老蔣還想請“國家隊”來調停結果人家日本就也退出了“國家隊”。“國家隊”是今天的“聯合國”的前身,而今天的“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登高振臂一呼百應的結果。

當然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就是超級大國了,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還不是。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就是超級大國了,也還是有38線的停戰協議書的簽字哪!

因此,我對“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這個結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在這個帖子裏隻是打算侃侃美國《福布斯》的“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這個文章裏列出的理由。

現在開始!

福:“美國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了,或者很快會成為超級大國。中國的確正在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超級大國,我甚至懷疑它會不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我:同意!

福:“有學者曾經指出,一個超級大國應該是在思想與意識形態、經濟體係和軍事實力方麵都取得支配地位的國家。”

我:什麽叫做“有學者曾經指出”?“有學者曾經指出”怎麽啦?不知道是不是有學者沒有曾經這麽指出。美國是超級大國嗎?美國在“思想與意識形態、經濟體係和軍事實力方麵都取得支配地位”了嗎?

福:“從思想或意識形態上來說,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混亂的國家。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很多傳統都被摧毀了。在當今的中國,金錢就是上帝,人們不再相信任何理想主義的東西。”

我:近代史的無數事實和鮮血證明了中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很多傳統是不適合於地球上的這個叢林生存環境的。中國的儒家思想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展起來的,當時的中國人的世界概念就是中國,因為那時的中國人還不知道歐洲非洲美洲等等。近代以來,中國人必須在地球上的這個叢林環境裏生存了,生存環境變了,在不同的生存環境裏發展出來的中國儒家思想和很多傳統自然需要改變。至於說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很多傳統是不是都被摧毀了就見仁見智吧。最好玩兒的是大家應該看看台灣,台灣不僅沒有搞文化大革命而且還號稱保護了中國的很多傳統哪!最有趣的是你提到了“金錢”和“上帝”。也許在西方,金錢不是上帝,可是西方人相信過上帝嗎?西方人相信過人是上帝造的嗎?西方人相信過人是諾亞一家的後代嗎?如果西方人相信過人是諾亞一家的後代的話,看看曆史和現實吧,西方人這麽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是什麽思想或意識形態?如果西方相信任何理想主義的東西,那麽這個理想主義跟耶穌有什麽關係?所以嘛,如果說在“當今的中國,金錢就是上帝,人們不再相信任何理想主義的東西。”是事實的話,這恐怕反而說明了中國在成為超級大國哪!

福:“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呼籲建立一個“和諧社會”。“和諧”是根植於中國文化和儒家傳統中的高尚概念。它本可以成為中國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然而,由於各種宣傳對它的濫用,它已經成為一種陳詞濫調,而不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理想。”

我: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若幹年來,美國政府一直呼籲“民主”。“民主”是根植於什麽傳統中的高尚概念?它是美國的意識形態嗎?難道由於各種宣傳對“民主”沒有濫用嗎?“民主”也已經成為一種陳詞濫調,更不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理想。我就不說美國有多少人投票啦,大家看看美國總統競選時討論的同性戀婚姻和其它無聊問題難道還不清楚嗎?“民主”選舉隻能討論無聊問題,因為有聊的問題往往涉及國家機密是不可以公開討論的。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總統的各種許諾的食言幾乎是家常便飯,這對“民主”可不是一個什麽好影響。

福:“美國依然代表著全世界民眾向往的普世理想——自由和民主。美國人一直在 向世界傳達著一種清晰的理念。與美國人不同,中國人自己都沒有明確的價值觀,更別提影響世界了。”

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有幾個人相信那些64血卡“依然代表著全世界民眾向往的普世理想——自由和民主”?這樣的自欺欺人難道還不說明美國人不再相信任何理想主義的東西嗎?難道這就是美國人明確的價值觀嗎?美國的“民主”是一個擺設。我這麽說是基於“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是資本黨是兩個“思想、政治和價值觀”都相同的團體這個事實,因此它們兩個是大同小異的也就是說選不選除了給人們一個忽悠之外沒有別的實際效果。因此,無論美國人怎麽選來選去都是資本黨上台也都是資本黨執政,隻不過是這個資本黨有兩個名字和兩個相應的團隊罷了。

福:“經濟上,中國的成就的確讓人印象深刻。在過去30年中,中國一直維持著將近兩位數的增長。然而我們應該記得,中國是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很低的情況下起步的。它的增長大部分得益於對基礎設施 的大量投資。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僅為約360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為4.6萬美元。在世界10大企業中,美國占了5個,而中國一個也沒有。”

我:不僅在過去30年中,中國的成就的確讓人印象深刻。在過去30年以前的過去30年中更是如此,因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的起點,如果前30年和後30年是南轅北轍是背道而馳是相互拆台的話,那麽中國是不可能有今天的。至於GDP和大企業嘛,我這裏借用美國人的一個方法,那就是不可以拿蘋果跟橘子比然後說蘋果比橘子紅而驕傲。具體地說,因為中國有很多公有製企業,比如說中國的鐵路和電力恐怕就不見得比世界10大企業中的任何一個小多少。

福:“由於華爾街出現的種種問題,人們很容易忘記,中國的經濟成功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成功。最近幾十年中國一直在向西方學習,並且現在基本上在實行資本主義。盡管中國在探索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是一種“試錯法”的練習。中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個事實證明可以經曆長期考驗的經濟模式。

我:是嗎?美建立起一個事實證明可以經曆長期考驗的經濟模式了嗎?美國的這個事實證明可以經曆長期考驗的經濟模式是什麽時候建立起來的呢?可別跟我說是從華盛頓那時就建立起來啦,因為那時的經濟模式還有黑奴哪!也別跟我說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那時的經濟模式還有“人們很容易忘記”的“大蕭條”哪!所以嘛,如果非要說美國的這個事實證明可以經曆長期考驗的經濟模式的話,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兒。可惜的是(我以為)美國人已經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吃的差不多啦。還有就是在你說中國“現在基本上在實行資本主義”的時候恐怕又忘了民主了吧?就是嘛,資本主義的經濟其實是不民主的和獨裁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搞雇工民主選舉總裁或CEO或老板什麽的。當然啦,也沒有任何一個軍隊搞士兵民主選舉連長或團長或師長什麽的。照理說打仗和經營企業應該比治國容易,而士兵和雇工也應該對打仗個自己工作的企業的知識遠遠超過對國家的了解。但是呢,不讓你選連長也不讓你選老板,那麽讓你選總統又說明了什麽呢?

福:“一些人認為中國最終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我認為中國經濟在今後10-15年內將繼續迅速增長。當中國人均收入接近1萬美元時,它的經濟將放慢。這將使中國經濟規模接近美國。”

我: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很多,底子也薄很多,更沒有掌握那麽些的世界各地的資源。因此,這樣比較中國和美國就又是拿蘋果跟橘子比了,實在是沒有比較的必要。

福:“軍事上,中國軍費開支僅是美國的一小部分。2009年五角大樓一份報告估計,中國總的軍費開支在1050億-1500億美元之間,而美國為7190億美元。直到最近,中國才擁有一個條理分明、前後一致的外交政策或全球戰略。但甚至它目前的外交政策都幾乎隻是以商業為重點。”

我:好象中國的外交政策或全球戰略一直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吧?好象還有”不結盟“吧?反而是美國一會兒支持獨裁一會兒支持民主從來沒有“一個條理分明、前後一致的外交政策或全球戰略”吧?塔裏班和撒達母這兩個例子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

福:“我認為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是有限的。誰是中國的盟友呢?新加坡?朝鮮?印度更可能同美國而不是中國結盟,而且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立場。我不得不讚成新加坡學者戴尚誌的話:“亞洲沒有人希望生活在中國人支配的世界裏。不存在人們熱烈追求的中國夢這種東西。”

我:我就再來一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我認為美國在美洲的影響力是有限的。美國也有古巴等等嘛。誰的影響力不是有限的呢?戴尚誌代表誰?我看你不是沒有民主精神就是忘了民主口號啦!戴尚誌的話就是聖經啦?就算是聖經,我看西方人對聖經裏的話也還是靈活運用的吧?比如說離婚和墮胎,我可以說西方人都反耶穌嗎?我不得不也編一句話:“美洲沒有人希望生活在美國人支配的世界裏。也不存在人們熱烈追求的美國夢這種東西。”如果存在人們熱烈追求的美國夢這種東西的話,那也是墨西哥非法移民和中國蛇頭們的見識和價值觀,難道美國人以此為榮嗎?這是什麽思想或意識形態?這是什麽理想主義的東西?

福:“無論從什麽角度看,中國都不是一個超級大國。隨著諸如印度和俄羅斯等重要經濟體的崛起,我們甚至很難認為中國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我:完全同意!

福:“盡管美國麵臨著很多問題,我依然認為,從長遠來看,美國比中國有著更好的政治經濟基礎。包括教育和醫療體係在內的中國社會的很多重要功能還遠未成熟。”

我:我前麵已經說過了。我就再說一遍:美國的政治經濟基礎是什麽時候建立起來的呢?可別跟我說是從華盛頓那時就建立起來啦,因為那時的政治經濟基礎還有黑奴哪!也別跟我說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那時的政治經濟基礎還有“大蕭條”哪!所以嘛,如果非要說美國的這個政治經濟基礎的話,那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兒。可惜的是(我以為)美國人已經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紅利吃的差不多啦。

福:“中國還不是一個法治國家。到處是腐敗和任人唯親的現象。中國文化傾向於鼓勵平庸而非優秀。中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包括環境惡化、人口老化、政治動蕩、社會衝突和民族糾紛。”

我:“法治”這玩意兒跟“民主”一樣是個擺設。至於腐敗和任人唯親就更是私有製符合人性的特點啦,難道私有製符合人性在用人的時候是六親不認的嗎?需要“法治”這個擺設是因為犯罪多。就是嘛,在一個人們都不犯罪的國家就應該沒有“法治”,至少在一個人們都不殺人的國家的法律裏就肯定沒有殺人這一條。

福:“不過,中國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體。它可能在很多重要國際事務中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最重要國家。作為主要經濟體的 中國對世界和美國來說都是有意義的,因為同樣沒有人希望生活在美國人主宰的世界。中國的力量在於,它既能充滿自信,又不咄咄逼人而引發衝突。美國讓中國成為夥伴而非敵人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世界未來的繁榮和穩定取決於它。”

我:不過,都別說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啦。中國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體就不很難了嗎?什麽?“沒有人希望生活在美國人主宰的世界”嗎?難道這也是新加坡學者戴尚誌說的話嗎?我還以為

我的結論:奇怪的是《福布斯》的“中國很難成為超級大國”給我的印象是它特別注重“思想、政治和價值觀”,讀這篇文章就好象讀傳說中的文革大字報和批判文章一樣。看來無論是對共產黨還是資本黨,“思想、政治和價值觀”都是基礎也是最重要的。

中國發展到今天對美國和西方主要的挑戰並不是經濟方麵的而是“思想、政治和價值觀”方麵的,雖然中國的發展打著一個改革和資本主義的幌子(難道西方人也跟文革時的紅衛兵小將那樣認為政治掛帥和政治正確就有了一切嗎?)中國政府也沒有象西方政府成天說民主和人權那樣成天地說。

可是事實是中國的發展方法在西方的“思想、政治和價值觀”眼裏是極端錯誤的,因為西方一直都在批判中國的錯誤方法而這些批判全是在“思想、政治和價值觀”方麵。如果中國用了一個在西方的“思想、政治和價值觀”眼裏是極端錯誤的方法發展起來了,那麽這個發展是不是會使人們至少對西方的“思想、政治和價值觀”的正確性和判斷能力和可信度還有是否需要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鸚鵡學舌照葫蘆畫瓢照貓畫虎產生那麽一釘點點兒的懷疑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