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破斥梁武帝崇佛滅國一說之見

(2010-06-04 21:15:01) 下一個
關於梁武帝崇佛滅國一說之見 轉貼

作者:十三恨

我在曆史上看到有關宗教的評論,他說梁武帝本是南朝比較出色的君主,可惜因晚年迷信佛法,致有侯景之亂,是真的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有權編曆史,愛怎麽說就怎麽說,別人那管得了。不過他說是也不行,我說非也不行,鹿馬人力可更,是非且待公論,後之善讀史者,必有感於斯言。

  現在客觀的用佛法理論,來談談這件事的道理好了。一個國家的興亡,是全國人民的共業所感。是故老子說:‘世治愚者不得獨亂,世亂賢者不能獨治。’因為他不了解這些道理,故作此評。如說梁武帝因迷信佛法而失天下是對的,試問他得天下是迷信了什麽法?我以為他若不是晚年信佛,恐怕早就垮了,如認為我說的不對,那周之衰,秦之滅,應該怪誰?

去年有位老先生和我暢談往事,而涉及佛法,他說:‘古有某將,在兵臨城下時,還在屋裏念金剛經,以致大局不可收拾!’這件事可靠與否,姑且不談,其目的是為了詆毀佛教,顯其所尚。因此我笑著說你沒有誦金剛經,怎麽弄成今天這種樣子?不談別的,連立錐之地也沒有!我天天念經,好壞總有容膝之處,弄得他沒有話說。我讀過曆史,但沒有研究,不過我認為曆史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也是國民生活道德的準則,其作用不僅是讚譽賢良,用彰聖德,亦能貶誅不肖,以誡頑愚。因此我認為善作史者,態度要客觀,事理要分明;是非要公允,評論要確切,不可雜有私人之偏見,更不能屬於權勢,而一字一珠的寫下,方能稱為曆史,否則就是小說了。(知義法師著《初機學佛決疑》)

  補充
  達摩忤逆梁武帝

  梁武帝在位時,出身於南印度香至王國的菩提達摩來到了中國。   達摩跟師傅般若多羅精心修持佛法時,問道:“我已學得佛法,請問到哪個國家傳教最好呢?”

  師傅回答說:“你現在雖然學得法要,但不適宜遠遊。等我圓寂後六十年,你可以到中國去傳教。一定要記住,不要急著前往。” “那裏有高明人士,可以當法器嗎?”達摩又問道.“那裏能獲得菩提覺悟的人,數不勝數。我死後的六十年裏,那裏正有國難,故不許你急著前往。你到了那裏以後,不要在南方停留,那裏的人修道求佛,隻是為了追求功業。即使他們接受你,也不可久留。”達摩出師後,遵照老師的囑咐來到了中國。

  當時正在即位的梁武帝肖衍虔信佛教,便用大禮迎接了遠道而來的菩提達摩。落座時問道:“朕從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化僧眾數不勝數,請問有什麽功德嗎?”  不料,達摩卻冷冷地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一愣,問道:“怎麽會沒有功德呢?”
  “這僅僅修的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不過像隨身而動的影子一樣虛幻不實,哪裏談得上真功德呢?”
  武帝又追問道:“那什麽是真功德呢?”
  達摩回答道:“不染煩惱;圓融妙淨。身心中一切念頭空空寂寂,這樣的功德,是不能靠在世俗間作些善事就求得到的。”
  武帝看見達摩說的與自己所想的越來越遠,便又叉開話頭問道:“那什麽是佛家最高妙神聖的第一要義呢?”
  “空空蕩蕩,本來就沒有什麽聖諦!”
  武帝一看把他的功德全部否定了。便壓住火氣問道:“沒聖沒謗,那現在跟我說話的又是誰呢?”
  達摩很快答道:“不認識。”
  好一個糊塗和尚,連自己都不認識,從何求道?
  由於二人話不投機,忤逆了武帝,所以達摩在渡江北上時,梁武帝連隻船都沒給。不少人來圍觀這位外國怪僧怎樣渡過江去,但是達摩卻根本不在意,隻把手裏的竹杖往腳下一放,就漂過水麵,渡到對岸去了。(後麵的內容省略了)

  在佛教中,有關區分功德和福德時,最常提及的就是上麵這段公案了,是非常典型的反麵教材。另外,曆史上還記載過,梁武帝曾經不顧大臣們的勸阻,拋開國事於不顧,三次舍身到同泰寺當和尚,每次都由大臣們湊集很多的錢把他贖回來。由於武帝學佛過於執著而盲目,造成政務廢弛,政局動蕩。549年,侯景發動叛亂,攻占建康。梁武帝成了侯景的俘虜,不久被活活餓死。很多文人墨客動輒拿此事消遣佛法,認為梁武帝是因為學佛而滅國的,實在是冤枉啊!上麵的文章已經指出了武帝學佛過於膚淺,是“追求功業”者,與佛法是背道而馳的。另外,大乘佛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而武帝卻拋開國家和百姓於不顧,反而隻執著自己的修行果位,實是舍本逐末,佛法不離世法,度眾生並非隻有出家,身為帝王的梁武帝,應盡職盡責,使國泰民安,民風向善,教化百姓,這其實就是在實踐佛法啊,他自然就是大菩薩乘願再來啊!可悲可歎至極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