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空間,令人動心

(2010-05-21 23:25:17) 下一個
聲明:《海歸心聲,非誠勿訪》暨《海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訪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發布並擁有版權,歡迎轉載但敬請保留此聲明,並標注原文鏈接。
海歸心經,非誠勿訪

轉自: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783/

海歸@中國科技大學之曾長淦
——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曾長淦


中國科大“重承諾”

2007年初開始,在田納西大學我開始考慮回國。當時另一所物理與科大齊名的高校提供
了很好的offer,而科大很多熟識的教授希望我回科大效力。我無法不認真考慮母校的召
喚。——我在2007年8月底到中國科大報道,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科大物
理係任教。

我的觀察是:首先,中國科大“重承諾”,對於人才不輕易亂開條件,但會不折不扣、
不遺餘力的執行。人事部門和院係領導對承諾看得很認真,對於啟動經費的承諾肯定不
會食言。科大在啟動經費方麵政策也較靈活,以確保實驗室建設的順利進行,比如從學
校臨時借款。

2009年,中國南方某高校海歸學者自殺案件,引起了海外華人對中國高校誠信的普遍懷
疑。對我,科大兌現了工作與生活待遇承諾。我想或許確有因其他機構開出更具誘惑條
件而離開科大的人,但沒聽說因科大不兌現承諾而離開科大的例子。這點科大做得相當
不錯!

其次,海內外公認中國科大是做學問的好地方,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大城市。科大的學術
聲譽一直不錯。

我很喜歡周圍的同事,周圍同事的水平越來越高:與國外高水平教授相比,可能有些方
麵有所差距,但不會低一個檔次。科大有聰明的學生,我實驗室已來了三批學本科生,
他們和十餘年前的我們同樣聰明,雖然我們的高考分數可能比他們要高一些。實驗室有
幾位令我印象深刻的學生:0502的熊俊曾獲得郭沫若獎學金,畢業後前往普林斯頓大學
;而另一位去了香港科技大學的方向明,我也非常驕傲,他的特點是學什麽都特別快,
動手能力非常強。他的畢業論文是半導體工藝模擬軟件開發,他僅用一個月就做得相當
不錯,令軟件的原作者刮目相看。聰明之外,科大學生不拘禮儀,可能需要更全麵的教
育。很多同學給我寫信,無頭無尾,從不署名,我無從知道他們是誰。科大學生需要更
大氣,需要領袖人才。這些都是可改進之處,也需要我們作為師長共同努力。

第三,中國科大能為海歸學者提供較好的居住條件,最近的引進人才都可以分到比較舒
適的房子(麵積在北京可以稱為豪宅),這是科大的很大優勢。我也到國內別的科研機
構訪問,與我們競爭的其他科研院所(例如中科院物理所),房貼看起來多些,但對比
房價,仍然非常有限。

海歸最佳時間窗口

海歸回國,往往難過“夫人關”與“子女教育關”。我比較幸運,夫人沒有阻力。回國
時機對孩子正好——回國兩個最好的時間窗口,要麽在孩子上大學後;要麽在孩子上幼
兒園與小學時。2007年兒子還在讀幼兒園,剛回來他中文充滿了奇怪的倒裝句式;現在
的問題是原來流利的英文忘得不少。我期望他以後重新撿起來會很快。他在中國科大附
小讀書,目前我非常滿意,老師很負責任。由於有大學的影響,小學較之外校更注重素
質教育。科大附中附小和幼兒園對科大教授子弟幾乎是免費的(校外的孩子或許要收上
萬的學費)。中國科大附中質量也不錯,高中提升很快,我實驗室有教授的女兒放棄合
肥一中,選擇留在科大附中讀高中。當然,我們需要麵對安徽的大環境,這裏上大學麵
臨的競爭要比北京上海激烈一些。希望科大領導更重視附中建設。

如果回顧歸國三年的生活,分享給麵臨選擇的海外學者的真實感受是:如果在美國能獲
得名校助理教授,這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也遇到過選擇一輩子做博士後不回國的華人
,他們事業太限製,一直做千老,對身心或許是很大的打擊。他們犧牲自己,換取第二
代的教育前景。

中國因你不同

如果想發揮自身能量,體現“世界因你不同”,中國的機會與成長空間,令人動心!

首先,中國對科研的龐大投入還在迅速增長中。真正有才華的學者,funding不用愁(隻
要你願意天天去寫grant)。

其次,中國有聰明的青年學生,這些研究工作的生力軍較之歐美大學,總體素質仍然有
差距,但培養學生的成本低很多。

在基礎科研領域,中國高校的硬件設備在有些方麵可能可以與美國媲美,甚至超過。前
幾天,我與回國過暑假的熊俊(0502)吃飯。他提到普林斯頓大學做電子輸運的一位權
威教授,經費比較拮據——實驗室還在用軟盤;測試輸運的magnet設備隻有兩台。此教
授的設備與他在國內某高校任教的弟子相比,堪稱簡陋。但他們雖然設備不是最好,但
學問卻能做到國際最好,這大概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回國意味著更大的舞台、更大的發展空間,也意味著參與感——我們在美國可以去迪斯
尼,去很多風景如畫的國家公園。美國似乎永遠空氣新鮮,天空湛藍,但內心深處我們
是否仍然謹小慎微,因為不屬於那裏?回國有歸屬感、使命感,我們屬於中國,回國肯
定有不滿意之處,我們還可以罵罵。罵是因為愛。這個國家的發展,我們得以參與其中
,這是最好的體驗。

海外學者往往擔心國內的行政手續,擔心落個戶口也需要往返周折。不容否認,國內的
行政體製不同。回國之處我等待將近2個月辦好戶口和身份證,是繁複了一些。不過在美
國的SSN卡也要等待一段日子。美國的好處是手續比較簡單。時隔將近三年,我不能回憶
辦理戶口的細節,說明這段經曆不算不順,不算悲慘(到讓我無法忘懷的地步)。

海歸的逆向文化震撼(reverse culture shock)對從小長在國外的華人是個問題,但對
於在中國長大,接受大學教育的學者,並不可怕。我在美國隻呆了五年,回國隻是把淡
忘的撿起來而已。回國之後,我仍然會回憶起在美國與歐洲的恬靜生活。初回國內,不
免對比中美兩國——美國人似乎更快活,中國人活得更累。美國佬工作也非常勤奮,精
神壓力卻不大。周末跑去教堂、開party聊天。我實驗室個老美technician,他收入不高
,夫人還不工作。他整天很快活,經常去打乒乓球、棒球。我們中國人在這方麵或許需
要向美國人學習。

回國工作之餘的閑暇時光,我們隻能獻給年紀尚小的孩子——合肥的城市正在迅速拓展
,盡管起初並不想買車,我們也買了一輛國產榮威汽車,主要用於接送孩子上各種培訓
班,以後也將用於上下班代步。

合肥已經告別我們求學時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從江西中南部到合肥,同學父母中說,
你們科大學生都和小偷一樣,因為我們永遠是半夜離家、回家。孫金龍主政之後,合肥
的交通便利條件有了極大改進——我經常到北京出差,航班較頻繁,並不覺得遙遠。如
果乘坐火車。科大到上海三小時;到武漢兩小時;北京-福州高鐵將經過合肥,將來北京
到合肥,時間將在三個半小時。

曾長淦教授與孩子在一起。

說明:標題與子標題均為編者所加。

曾長淦教授簡介

曾長淦,1975年出生於江西泰和,1997年、2002年分別獲得中國科大近代物理學學士、
博士學位。 2002年至2007年,曾長淦在美國田納西大學物理與天文係從事博士後研究。
2007年,曾長淦被聘為中國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教授。

曾長淦的研究興趣是低維凝聚態物理的實驗研究,主要工作包括納米線電荷自旋序的觀
測和調控,稀磁半導體的新型動力學摻雜實現,鐵磁薄膜/半導體異質外延的製備,反常
Hall效應的起源,鐵基超導體表麵結構和表麵電荷序研究,以及單分子的高分辨表征和
功能調控。已發表SCI論文26篇, 包括1篇Nature Mater.,5篇Phys. Rev. Lett.,1篇
Nature,1篇J. Am. Chem. Soc.。

曾長淦200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他曾獲
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香港求是獎學金、共青團中央“五
四”獎學金等榮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