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臨大事有靜氣
(2010-09-19 09:59:53)
下一個
有幅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這幅對聯要告訴人們的道理是,自古以來的賢聖之人,也都是大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之事,越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
想起這幅對聯的含義,頗感受益。
靜氣源之於定力。
我國的佛道儒,都特別強調修身先修心,佛之禪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強調的是定力。有了定力,對突如其來的事變,才能應對裕如。古人對有為的將相,有個評價:“猝然臨之而不驚,無辜加之而不怒”;“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就是說,無論受到多大的衝擊,無論麵臨多大的誘惑,無論麵對著多大的壓力,都要泰然處之。
經曆了無數大戰惡戰之後的將帥,在處理戰爭中的態勢變化,就會顯得十分鎮靜。
禪定很深的方丈,往往在生死抉擇麵前,也顯得十分坦然。
受到誤解和委屈,也隻有匹夫才能拔劍而起,挺身而鬥,古人認為此不足為勇也。
故世有忍小憤而圖大謀,不忍之事忍之,其誌必遠之說。
而這一切在於實踐的曆練和意誌的修養,以心定達到力定。
靜氣是一種應急的態度。
也就是說在重大事件發生時,不是緊張慌亂或姑妄為之,而是情急智生或從容應對,所以說靜氣是一種主觀極強的態度。
這種自我修養必然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養氣不動真豪傑,居心無物轉光明”。
在人性中,有許多人總是為別人的評價而生活,在被動中死要麵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則不然,他會以“尊我譏我全由我,譽人毀人且由人”的態度對待世間的冷暖褒貶。一位著名畫家說:“寵辱不驚,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抒”。
這就是一種處世態度所產生的人生境界了。這裏所包含的人生態度,是我們每個人
終身需要學習和修養的。
靜氣是塑造自我的方向。
凡大事麵前有靜氣者,反映出他修煉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靜製動,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
靜氣決不是柔弱,但有的人會把它當作柔弱看待,比如韓信胯下之辱,看客們無不哈哈大笑或為之鳴不平,而韓信卻無所謂,這是多麽大的氣度。
道教鼻祖張三豐發明的武當拳術,貌似柔雅,卻能以靜製動,以柔克剛。有些交友者,提出“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友交有識者,書讀無字處”,他們的目標都是塑造自己的一種境界,那就是使自己也成為有大家風範的人。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愛惡憎,在一定的環境中某種情緒總是要表露出來的,這就是人的本色。但作為社會的人,完全的自然本色是不行的,因此人需要修養。每臨大事有靜氣,就是逆著人的衝動性而順著“道”,控製人的自然情緒而順天意。
由此,我的結論是: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
By: redluofu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