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深深的博客

有心遊遍三洲五嶽,名山大川,可奈世界之大,隻好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邊走邊看,有感而發,記錄鮮活景色和人生感悟。
正文

油砂傳奇 (二)- 環境篇 上

(2011-04-13 19:14:25) 下一個

油砂曆來受到一些環境保護主義者的詬病,他們的攻擊的重點就是油砂項目對環境的破壞和溫室氣體排放。

但是筆者相信這些人中並沒有多少人真正親眼目睹油砂項目是如何施工建造的,很多抨擊隻是主觀臆斷和人雲亦雲,或者停留在過去的印象沒有看到近幾年一些有效的環境保護帶來的積極變化。

就說筆者工作的項目,一些觀察到的微小細節就可以看出施工中對環保的重視。第一天我注意到臨時施工道路兩旁的排水渠裏豎立著一排排的黑色格柵,大約每隔數十米左右一個,在洪水池的上遊也有同樣的布置。施工監理說,第一防止流水帶走上遊的土粒,避免因施工破壞植被以後導致水土流失。第二防止不同區域的土壤混合而導致的酸堿度變化。當這些細節都被注意到時,很難說這些項目是惡意破壞環境。

不幸的是建立一個油砂項目不可避免地要砍伐森林,破壞原有的生態係統,但環境評價介入到設計和施工的每一個細節,盡可能減少對原始地貌和生態的幹擾。在設計時盡可能最優化廠區麵積。對我們這個數十億加幣的項目,僅僅需要砍伐的區域包括1平方公裏左右的中心處理區,155公頃的井口區和1-2平方公裏的道路和管線走廊。如果從空中俯瞰的話,僅僅隻是整個礦區的幾個百分比。任何不必要的施工區域,即使是在道路中間,樹木也會被保留。

甚至更誇張地是為了保護春季回到北方的候鳥在樹枝頂端築巢產卵,伐木僅僅在冬季進行,如果種種原因在春季前沒有完成,也要立刻停止,不惜耽誤數月的工期僅僅為了保護幾隻小鳥的出生,可要知道如果能夠提前幾個月完工產油,那可是數億美元的純利。

在植被被清除以後,下一步是土石方工程。但並不是簡單的挖土修橋築路。根據省政府與油公司的協議,在40-50年礦區地下油藏開采結束以後,整個廠區將被徹底清除,然後油公司有義務盡可能將該區域恢複到其原始的生態狀況,這叫做reclamation。植被下麵的表層土將被分兩層剝去,最上層是15-30厘米的腐質層,下層是30-60厘米的植物根係層,兩層土被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堆場。將來整個廠區reclamation時,兩層土將按照先後順序回填。

在這一帶大量存在濕地沼澤,也有完善的生物鏈,為了保證生物鏈的完整,施工中要考慮動物遷移通道的順暢。例如項目中主要管線要經過一條小溪,其實稱作小溪都很勉強,僅一步就可以跨過去。為了保證魚群的通行,我們要在小溪上架一座橋,因為要通過重型機械,這座橋的承重要達到240噸,承重樁加上兩邊擋土牆的樁總共要36根樁。不幸的是周圍的土壤較鬆,在每一個根基上需要23根樁連在一起。在開始施工之前,要將小溪斷流,要在加拿大環境署魚委會的監督下將魚撈出放到下遊,在用粗軟管將上下遊連接起來。因為冬季施工,為了防止管子裏水凍結,要在管子上覆蓋保溫布,24小時不停歇地用柴油機加熱空氣輸送到保溫布裏,這樣魚群就可以暫時通過溪流。總之可謂耗資巨大,最後完成以後成本居然高達一百二十萬加幣。這要不是環境保護的要求,最簡單的施工方法就是埋設地下涵洞,讓溪流通過,然後填土鋪路,也就十數萬加幣。

另外施工中任何油汙撒落在地麵要立即用規定程序清除並匯報,防止任何環境汙染。

對環境的保護體現在每個人觀念和意識中,執行上絕不流於形式。項目上給所有人進行環境保護培訓,向每個人灌輸環境保護觀念,任何人都有權力製止破壞環境的行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