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居

談天說地,指點江山, 笑傲江湖,人生如夢,彈指一揮間。
正文

居安思危

(2010-05-18 15:26:02) 下一個

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公元前565年 —— 公元前485年),享年80歲,與中國孔子同處一個時代,為太子時名字叫 “ 喬達摩 · 悉達多 ” ,意為 “ 一切義成就者 ” (舊譯 “ 義成 ” )。釋迦是其種族的名字,即釋迦族,意思是能,牟尼是 “ 仁、儒、忍、寂 ” 的意思,釋迦牟尼和起來就是 “ 能仁、能儒、能忍、能寂 ” ,也是 “ 釋迦族的聖人 ” 的意思。
釋迦牟尼是印度人,是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的母親叫摩耶夫人,據佛經傳說,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際,夢見一頭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肋進入自己的身體,而後受孕,摩耶夫人懷孕已滿10月,按照印度當地的風俗,婦女生產必須要回娘家,不能在婆家生,於是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途中,路過印度最有名的花園 —— 藍毗尼花園時感到有些旅途疲乏,就下轎到花園中休息,當摩耶夫人走到一顆茂盛的無憂樹下,伸手扶樹枝時,驚動了胎氣,就在樹下生下了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出生後就會走路,而且東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蓮花,並且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聲宣稱: “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 釋迦牟尼生下剛剛七天,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是由他的姨母撫養長大的。
釋迦牟尼在幼年的時侯,就喜歡沉思,世間許多現象被他看到之後,都能引起他的感觸和沉思,有一次,他乘馬車出城,剛來到京城的東門,看見一個須發全白,彎腰駝背,行走艱難還不斷呻吟的老人,他看到這個情景,就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運,人在兒童時受父母寵愛,青年時英俊瀟灑,壯年時精力充沛,但是到了晚年,人就要在許多痛苦中度日了。他看到老人後心情難過,就叫車夫調轉馬車,驅車向京城的南門走去。剛到南門,又見到一個滿身生瘡流血的病人,病人一邊走,一邊不斷痛苦的呻吟著,他想到,疾病也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人的一生要害多少次疾病,要遭受多少痛苦,真是難以想象。接著,又調轉車來到京城的西門,看見兩個人抬著一個死人迎麵走來,隨行的親屬悲痛地嚎哭著,釋迦牟尼歎息著自言自語: “ 死亡是可怕的,每個人又都難免一死,當死亡來臨之時,給每個人帶來的恐懼,使很多人難以忍受啊!自己的死亡又造成許多親朋的無限悲痛,這些痛苦永無休止,任何人都擺脫不了,他立即離開西門。最後,驅車來到了京城的北門,看見一個出家修道的人從對麵走來,這個人身穿黃色法衣,一手持法杖,一手托缽,態度嚴肅安詳,釋迦牟尼想到:這出家人是一定不會有俗人那麽多的痛苦和煩惱的。
淨飯王發現自己的兒子對人世間的苦難情景思慮太重,深怕兒子產生出家的念頭,於是,在他16歲時,給他娶了一個貌美的妻子,並且生了一個兒子,叫 “ 羅估羅 ” ,還為他建造了三座豪華的宮殿,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天防潮的三時殿,但這一切榮華富貴沒有留住釋迦牟尼的心,在他29歲的時候,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一切,夜別妻兒,開始了六年苦行僧的生活。
在這六年中,他靜坐思維,身不著衣,不避風雨,每天僅吃一粒米,喝一滴水,企圖用折磨自己身體的辦法來尋求擺脫精神痛苦的答案,但一味的苦行隻是徒勞,於是,他來到尼連禪河邊,洗去了身上6年的汙垢,並吃了牧羊女送給他的乳粥,身體頓時感到恢複了體力,隨後,釋迦牟尼來到一棵枝葉蘩茂的菩提樹下,發下誓願: “ 我如果不悟出正果,寧可粉身碎骨,終不起此座 ” 。於是,他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苦苦禪坐,終於悟出了佛教的教義,即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其中釋迦牟尼認為人活著就是在受苦,人所受的這些苦離不開八種苦,即 “ 生、老、病、死、怨憎恨、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 ” 他認為嬰兒在母體中,還沒有出生時,母親喝一口熱水就覺得燙,喝一口涼水就覺得冷,另外,嬰兒出生的第一聲啼哭,是帶著哭聲到達人間的,還有病死的、老死的;怨憎恨:就是指怨氣橫生,牢騷抱怨,嫉妒生恨;愛別離:是指相愛的人卻要忍受別離之苦;求不得:指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他認為,人所受的這些苦來源於自己的欲望,因為有了這樣的、那樣的欲望,所以說為了欲望要付出代價,付出辛苦。
釋迦牟尼從35歲成佛以來,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過宣傳佛教,教化眾生的活動,在他80歲的時候衰老的身體實在支持不住了,最後來到一片娑羅樹林,然後頭朝北、腳朝南、麵朝西、背朝東,麵朝著西方極樂世界而涅槃的,釋迦牟尼這一生對佛教做出很大的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