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 CO人不可能長期偏離其教育環境。

(2011-01-05 09:14:21) 下一個

人不可能長期偏離其教育環境。畢竟這裏的環境與國內不同,BY 貪玩

大多數學生都是沒經過多少複習就上考場了。不少家庭是家長急,而子女不急,因為周圍的人大都那樣。

可以要求小孩學習,但如果小孩不認同學習,而強拍小孩學習的話,長遠來說對小孩是無益的。

實在無法,讓孩子吃平時的老本,順其自然吧,華人後代呆在美國,一代一代會越來越向社會主流看齊的, 人甚至人種雖然融合了, 平庸了, 但華人的優勢也完全失去了, 這點還得佩服猶太人.

人的一生中重要幾步不去好好走走, 實在為人生的一大憾事

原帖:

在美國準備"高考" BY Big-Benz

我的女兒現在是junior 和登記在3月考SAT。

Now I understand why those kids coming from China with several years schooling are the best students. My D is born and raised here. It is just impossible to settle her down to do any study. Boy friends, summer trip, aim, etc are all she cares to do every day.

I remember when I was getting ready for 高考 in 1977, we spent months doing nothing but studying every day. All I asked my D is for one month to focus on taking the test. We have purchased several SAT preparation books but she hardly has opened one yet.

Any other parents on the same boat? What do you do to force them to do any study? QQQ
-------版主的題外話:
這裏的絕大多數小孩,不隻是中國的,都有這個問題,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年紀不大就要結婚,訂婚,婚禮等等都要在大學裏麵舉行,高中要打工,DATE,費時費力,沒有想到把寶貴的青春用於學習。這也許就是生活,誰能評說對與錯?隻有種族的興衰可以檢驗日常生活以及習慣是否應該值得提倡。但是這個離個人生活太遠,WHO CARES? 在若蘭的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我是不懂他們。要說窮,我念書時比他們窮多了。十歲時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全家下放農村,整個中學課程,都是在農村那不避風雨的土屋裏,就著煤油燈自學的。來到美國後,雖然靠了獎學金在布朗大學念書,生活上仍然是最窮的一族。整整四年,穿的都是救世軍商店的二手貨。”

巴銳特教授插話:“可是你有最寶貴的財富--良好的家庭教育傳統。美國的少數族裔沒有這個傳統。他們的祖先是被當作黑奴,販賣到這個國家的,連生命都不屬於自己,他們隻能過了今天不想明天。一代又一代,就成了種族的劣根性。”巴銳特教授自己是黑人,這話要是從白人嘴裏說出來,可是要遇到麻煩的。”
 但願我們不要丟失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故土還是他鄉,都要不要忘記家庭教育,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刻苦做事,認真做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