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沒有經曆,就無法平靜

(2010-09-11 07:35:55) 下一個

我家小女年方4歲,極其害羞,好不容易交到鄰居一個小女孩做朋友。經常在一起玩的結果,就是情感上日漸依賴,好像所有的快樂都來自那個小女孩。有時幼兒園放學,哪裏都不願意去,就盼著早點回家找人家玩。無奈人家大她2歲,時不時有點作業之類的私事,所以小女不能時時如願。有時人家大門車庫都緊閉,去叩門半晌,不見人影,隻得作罷,悻悻而歸。好在她雖然沮喪,這事也在情理之中,她尚能接受。

不知是老美風俗同咱們老中迥異,還是這家父母與眾不同,有時我們看見他們父母座駕都在,車庫門也洞開,於是興衝衝前去叫門按門鈴。在門口能聽見他們杯盤交錯和說笑的聲音,透過大門玻璃還能看到小孩子在裏麵探頭探腦。可是老媽按了兩遍門鈴,小女夠不著門鈴敲了數遍門,他們置若罔聞好像這門鈴的聲音不存在。小女急得哭,涕淚俱下地問為什麽他們不開門呀,我就說他們肯定是有事,所以不能出來,我們回去吧。小女心有不甘,抱著人家門口大柱子不肯離開,說再敲幾遍嘛。無論我們家人在做什麽,小孩來敲門我們從來都是應聲而開。所以她十分不解,覺得她可以進去等著朋友吃完飯然後一起出來玩,或者期待一個解釋,這樣閉門羹也吃得心安理得。可是這家父母似乎十分決絕,我自覺按了2次門鈴,再按下去隻能招致不快很尷尬。所以隻有勸說自家孩子。她傷心地哭,我也跟著心酸。心想這也太過分了,同我們老中的熱情好客格格不入,至少開個門,對孩子說一聲現在我們家漢娜不能出來,吃完飯再來或者以後再玩吧。這樣孩子不至於那麽傷心,覺得自己遭到無端拒絕,而自己在家一向對鄰家朋友以禮相待。
 
我抱起她離開,心裏思忖, 現在減少她傷心最好的辦法,就是轉移她的注意力,找點什麽有趣的事情吸引一下她。於是說,我們趕緊回家看HELLO KITTY,無效;又說去公園玩滑梯,又無效;再說,開車去找ADDIE玩(我們同城裏的同齡中國小女孩),再次無效。她隻是傷傷心心地哭,很是委屈為什麽他們連門也不開,我們分明聽到他們在家的。我心想唉,人生的無奈從出生就開始需要經曆了。有些無奈不會讓人覺得委屈,因為大家都已經做得比較到位了。有些無奈確是讓人迷茫傷心委屈,尤其對於小小孩,為什麽我做了我該做的,別人卻不依樣回報?也許一些情商比較高的孩子一點就通,不會再耿耿於懷。可惜小女屬於比較害羞固執的一類,好不容易交到一個可以一起玩的朋友,傾注了十分的情感,現在得此“禮遇”,實在是不能釋懷。整個傍晚過一會她就想起這事開始叫嚷:我們去找漢娜玩,他們肯定吃完飯了。我很慶幸當時堅持禮節,沒有一時心軟聽從孩子的要求,也沒有衝到商店買個ZHUZHUPET讓她覺得這件事她應該得到一些補償。這也是教孩子學會等待。她在不平靜中度過了好一陣時光。後來就如我暗中期待的,漢娜總算來我家敲門了,小女歡天喜地地跑去迎接,那情形像是拿到了最寶貴的禮物。其實這個禮物就是對她在難過中依然等待的回報,是無形的精神禮物。

 結論是,教育孩子,尤其是害羞的孩子:一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要交2個以上的朋友。二是在很多情形下必須耐心等待,父母要勸慰但是不要遷就。現在我們去他家敲門,裏麵仍然笑語盈盈,就是沒有人出來開門,小女已經可以平靜地接受現實,不再覺得上帝不公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