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競爭與謙讓

(2011-06-01 12:41:43) 下一個

競爭的真相

人們常說現在是競爭社會。要想成功,你一定要有競爭力。並且不僅我們自己要有競爭力,我們還要培養我們孩子的競爭力。似乎隻有具備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你才能成功、幸福。

競爭是個人人都無法回避的、人人都在努力去適應的字眼。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強調集體主義的文化,相關的概念是關係、整體、協調合作等等。而競爭意識源自個人主義。在以個人主義為主導的西方文化中,競爭是常見現象。個人主義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人們崇尚英雄、追求勝利、喜歡公平競賽的方式。

現在,我們總是看到集體主義的缺點,比如缺乏創新、個性得不到張揚。我們還總是強調個人主義的那些優點。其實,兩種文化各有優勢劣勢。而且,現在很多西方專家逐漸認識到,集體主義的某些特點似乎對於我們當今所麵臨的各種危機更有積極意義,而個人主義也並非它看上去的那麽有魅力。

瑪格麗特.惠特利是美國一位研究組織管理領域的專家。她致力於把從生命係統、量子物理、混沌理論中得來的啟示應用於組織管理中。她的結論跟西方的傳統觀念恰好相反。西方思想認為世界是一個大機器、無數個體在其中競爭、人們千方百計去控製世界。通過對新科學的研究,她認為我們應該向東方的古老智慧學習。她得出這樣一些觀點:“我們要把世界看成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關係是宇宙的基本組成要素,任何事物都不能獨立存在”;“是合作讓生命變得更有生機,而不是競爭”……總之,她認為我們要強化關係,要努力合作,要探討如何和諧相處,要尊重自然法則。而這些,都是深深植根於我們東方文化思想中的觀念。

即使不從新科學來推論,單是從實踐中,我們也能看到:合作永遠是上策,競爭永遠是下策。

以企業經營為例。隻關注競爭難以給企業帶來真正的成功。隻以超過競爭對手為目標的企業家永遠都隻能做二流企業家。不論他怎樣努力,他都不會是最成功的。

最成功的企業家反倒不會把競爭看得太重要,他們真正考慮的是怎樣為社會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更好地造福人類。而他們最有效的手段則是整合資源、聯合對手,他們追求合作、互惠、雙贏。當他們的目標更高遠時,他們自然更有凝聚力,因而更加強大。正如古語所說:“君子不戰而勝”。 

最偉大的國家領導考慮的不是怎樣跟其他國家打各種戰役:石油戰、貿易戰,而是怎樣能跟世界各國更好地交流合作、互惠發展。

真正偉大的人物都深切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國家與國家之間,在本質上都是合作的關係,沒有絕對的對手。

可見,我們需要改變對競爭的看法。我們可以認為:真正有價值的競爭力是你的共存指數。要想成功,最好的策略是:把超越競爭的能力變成你的核心競爭力。


競爭的結果

競爭的結果往往是零和遊戲。零和遊戲的意思是,在嚴格的競爭下,一方的收益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一方加多少,另一方就減多少,兩方相抵消,因此,總體的價值仍然為零。

有個零和遊戲的笑話說得比較形象:兩個經濟學家在散步,討論經濟問題。路遇狗屎一堆。甲說,你吃了它,就能從我這掙得100萬。乙雖麵有難色,但終抵不住誘惑,吃了,得了錢。兩人繼續前行。又遇一堆狗屎。乙對甲說,你如果吃了它,我也可以給你100萬。乙也架不住誘惑,於是成交。兩人繼續散步。走著走著,乙恍然意識到了什麽:我們誰也沒掙到錢,卻吃了兩堆狗屎!甲也認真思考此事,最終經濟頭腦戰勝了常識:是啊,可是我們創造了200萬的GNP啊!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實際情況不就是如此嗎?經過殘酷的競爭,大家折騰了半天,互相降低價格,降低成本,最終降低質量,到最後,我們並沒有向前走一步,我們隻是徒然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而我們卻還自認為創造了經濟的繁榮。

要想打破零和遊戲,實現正和遊戲,我們就要變競爭為合作,我們要表現出巨大的真誠、信任和勇氣。我們要關注整體的利益而不是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

那麽,競爭意識是不是會激發好的潛質、帶來好的結果?讓我們再來看看競爭的那些所謂的積極作用。

有人說競爭所帶來的壓力能夠變成動力。動力當然是有的,但是這種動力並非內在動力,因而難以持久。

有人說競爭能提高效率。這可是莫大的誤解。從長遠來看,競爭隻能降低效率,這在國際關係上表現為國家間的敵對、相互遏製、打壓;在企業間表現為惡性競爭所帶來的市場混亂;在企業內部表現為內耗;在個人的角度,表現為負麵情緒所帶來的心理損耗。

有人說競爭能促使人更努力,從而通向成功。其實,競爭意識給更多人帶來的是失敗感,因為在競爭中,永遠都隻有少數人能勝出。競爭意識讓勝者自大,讓失敗者沒有看到那些表麵上的失敗,其實正蘊藏著最大的潛力。競爭意識引導人們隻去關注結果,而弄不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在本質上,競爭是失敗者的遊戲。

對於個人來說,競爭意識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情緒上的幹擾,讓我們無法正心。

競爭會導致壓力、焦慮、自卑或自大等等負麵情緒。當競爭意識主宰我們的頭腦時,我們很容易變得目光短淺、重利輕義、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不擇手段。

比如,我們學會了去跟他人進行一些無意義的、不理性的比較,我們學會了去攀比。


攀比是怎樣教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攀比不好,我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攀比意識。我們不希望孩子之間比名牌、比爸爸開的車、比假期都去哪旅遊了、比誰的爸媽的關係更硬……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們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麽該比的不比,專去比物質享受呢?怎麽不比比誰的成績更好,誰更自覺更抓緊呢?

我的孩子還很小,所以我大概更容易看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到底是怎麽來的。

走在小區裏,但凡遇到年齡相當的孩子,家長們的心裏就開始比較了。先問問多大了,好比比孩子長得大不大。如果一個孩子讓抱著,另一個孩子自己走,大人就說:“你也下來自己走啊,你看人家小朋友都自己走。”有時我抱著孩子,遇到的路人甚至會半開玩笑地厲聲指責:“下來走,別總讓媽抱著。”比較的問題就是忽略了個體間的差異性:我的孩子可能玩累了,或者中午沒睡覺,或者身體不舒服……跟別的孩子抱沒抱有什麽關係?

大人哄孩子吃飯,就會說:“再多吃點,人家孩子一頓能吃8個餃子!看你才吃這點!”好像孩子們是一個車間裏生產出來的機器人。我們鼓勵誇獎孩子的方式常是:“咱家大寶比那些小孩都強!”、“你真行!別的小孩還不會呢!”、“寶寶是最懂事的!”……

家長的這些無意義的、不理性的比較教給了孩子什麽?

孩子從懂事起就學到了攀比的心態。孩子會認為,評價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跟他人進行比較,比別人好,我就是有價值的,值得爸媽愛的;比別的小朋友差,我就沒有價值。孩子不知道各種行為背後有著多少複雜的因素,個體間差異性之大使得很多比較沒有任何意義。

家庭教育的問題是如此複雜,以至於家庭動力學家們都覺得研究難以進行,因為其中的因素和變量太多,難以通過比較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那麽,我們家長的這些表麵化的比較又有什麽意義?

家長們去硬性比較的結果,就是培養了孩子的攀比心態,並且給了孩子錯誤的價值觀。孩子學到了這些,一生中就將麵臨無盡的煩惱和困惑。

有的家長認為,比較帶來的壓力能夠變成動力,能促使孩子向榜樣看齊、更抓緊、更上進。從短期來看,這種動力似乎很有效。比如孩子在學校,名次排到了後麵。這種壓力使得孩子抓緊學習。但是,如果我們從一生的眼光來看,那麽這種比較的意識無助於培養健康的心態。

孩子可能下次考試真的提前了幾名,但他未來的一生中將會有無數不快樂就此產生。他會重新體驗我們家長體驗過的那些攀比所帶來的陰暗心理。他會感受到同學會上的尷尬、同事間利益分配的不公感;他會在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因攀比而感受到種種不快,並導致教育失誤。

攀比心理就這樣被傳遞給下一代,並且再繼續傳下去。

其實,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即使我們家長不去讓他互相比較,他自己也是會比的。英語裏有個詞叫“peer pressure”(直譯是“同輩的壓力”——羅大倫),就是指這種同齡人間的比較所帶來的壓力。我們家長所要做的倒是要去讓孩子淡化這種比較意識,從而緩解壓力。

我們要讓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讓孩子學會自己跟自己比。我們在表揚孩子時,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不是誇他比別人強。我們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什麽是好的、對的,什麽是壞的、錯的。讓孩子有自己的評判能力。我們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幫助孩子克服從眾心理,不去人雲亦雲,不隨大流。

對攀比心理的抵製將幫助孩子塑造一個強大有力的精神自我。


謙讓的價值

競爭社會裏,我們是否還要講究謙讓呢?我們如果教孩子去謙讓,會不會讓孩子更易受欺負?我們的孩子學會了謙讓,將有何受益呢?

先講一個我的童年趣事。

其實這件事一點都不有趣。小時候,我媽媽跟托兒所的阿姨關係很好,因此阿姨在發蘋果時,拿一大盆蘋果先讓我挑,而我卻挑了個小的。媽媽知道這事後,回家拿兩個蘋果來考查我的智商。我仍然挑小的。問怎麽不挑大的,我說大的給哥哥吃。我媽當然沒誇我品德高尚,而是拿這件事說我一輩子:你從小就傻啊。

後來每提到這件事,我也就說自己是孔融再世之類的話,一笑了之,因為我也弄不明白自己當時是怎麽想的。直到有了女兒後,我還有一次想起這件事。我想那可能性太多了,小孩有小孩的想法,不要用大人的價值標準來衡量。比如,我女兒就什麽都喜歡小的,說小的可愛。不過,假如她真的想吃的話,她也會挑大的……

前一陣,我突然聯想到了另外一件童年“趣事”,一下子明白了。我奶奶重男輕女觀念嚴重。小時候,有一次媽媽下班回來,我向她告狀,說奶奶包餃子,隻給哥哥吃,沒給我吃。這件事早就知道,隻是現在首次把兩件事連起來想,一下子真相大白:是奶奶無意中培養了我謙讓的做法!大蘋果要讓給別人吃,有吃的就不錯了,在家裏有時還吃不上呢。

看看我過去的經曆,我覺得自己真的像很多人評價的那樣:與世無爭。或許我因此錯失了很多機會、少得了很多個人利益,但是我也切身體會到了謙讓的價值。

我們通常談謙讓的價值,多是強調謙讓可以化解衝突,有利於搞好人際關係。這當然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這種理解會讓人覺得謙讓是一種很無奈的做法,似乎我們謙讓,就是為了躲避災禍,是一種委曲求全的、一種退縮的處世策略。這更多讓人聯想到過去中國人的老成圓滑的做派,會讓一些追求公正的、血氣方剛的現代人不情願去接受。

其實,謙讓有著無比積極的意義。

我的體會是,首先,謙讓會給你帶來更平和的心境。當你不認為一定要削尖了腦袋去跟別人爭搶時,你真的會少了很多壓力和焦慮。

有人可能會說,大概是你條件太優越,沒必要去爭搶,我們可是沒辦法啊。誰願意去爭,但是情勢所迫,別無選擇啊。真的是別無選擇嗎?這就涉及到了謙讓的另一大積極價值——謙讓帶給了你更多的選擇空間。

當你沒有擠在那裏跟他人爭搶時,你會發現你忽然多了一大片選擇的空間。你可能暫時沒有得到某些似乎很搶手的東西,但是你得到了一種自由,一種非常難得的、寶貴的自由。當你認真去考慮、去考察那些被眾人所冷落的道路時,你會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驚訝,你會奇怪為什麽其他人對此視而不見(因為正如前麵所說的,競爭意識會讓人目光短淺)。

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家最終是殊途同歸。人們走的道路可能差距很大,但是我們總會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自己的心靈棲息地。回頭看,當初大家都在爭搶的東西並不是那麽的必不可少。

另外,謙讓還可以讓你把人生過得更具優雅的姿態。被競爭意識所左右的人生往往是狼狽的、身不由己、疲於奔命的。

謙讓的態度可以給我們的內心留出空間,讓我們的潛意識、直覺去發揮作用,從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有時,我們明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帶來利益的,但我們不急於去爭搶,而是選擇放棄。實際上,這種放棄很可能就是你的直覺發現了這個事情裏有著某種違背你的價值觀的東西,比如不公平、不道德等。謙讓的態度無意中使我們更能聽從自己的心靈的判斷。過後,當我們回首往事時,跟錯失利益相比,我們更多是為沒有聽從自己的內心而後悔。


總之,在我看來,謙讓體現的是一種從容自信,是一種勝券在握的感覺。武林高手總是讓對方先出招,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必勝,因而不去計較這點小小的優先。

下棋的高手會先讓對方幾個子兒,以示謙讓,那是因為他自信對全局的把控。

謙讓表明我們有能力主動讓出一些給別人,我們有能力支付這些資源或特權上的些微出讓。我們有信心,這些小的損失不會真的損害我們的整體利益,不會對我們的成功、幸福有實質的影響。

謙讓更體現了一種對他人尊重的姿態。這種尊重是文明的標誌,它能給他人帶來溫暖,給我們自己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愉悅。

即使單從個人利益來考慮,我們也應該謙讓。因為我們知道,自己跟他人本無分別,本是一體。

與人即是與己,這是我們都需牢記的真理。先人後己,那麽我們不論在物質上還是在心靈上,都會更充盈、更富足。世界是一個動態的、相連的整體,人與人之間是以無比緊密的關係在互相牽連、互相影響的。因此,隻有他人過得好了,我們才會真的過得好。隻有當別的孩子有進步、開心、健康成長,我們自己的孩子才會擁有更好的人的環境。

競爭體現的是:孤立、分隔、敵對、匱乏和失敗。而謙讓則體現了尊重、友愛、分享、信心和富足。看清了這些道理,我們自會有所選擇。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rsu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