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給孩子講道德的事兒有用嗎?

(2011-05-12 14:30:44) 下一個

前幾天一位媽媽推薦羅大倫的博客,上去看了,覺得不錯。謝謝推薦!

這篇新作也很好,摘錄片段如下: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的教育體係裏,德育占了很大的甚至是過大的比重。我們現代的學校教育體係卻是在西方教育體係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在西方社會,品德教育的任務主要由各種宗教組織而不是學校來承擔。而我們的社會中缺乏這些教會的角色,我們的學校裏雖然有德育課程,但其力度明顯不夠。

。。。。

目前整個社會顯然意識到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國學因此得到了複興。

國學熱帶來了很多正麵的成果,同時也帶來了困惑。許多年輕的家長從小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較多,看英文比看文言文更順溜,對傳統文化感覺水土不服。一些愛思考的家長還會對儒家經典裏的內容很疑惑:“我們是在做什麽?我們不知道過去儒生當官把中國搞得很貧窮落後?我們看不到那些現在還殘留的所謂民族劣根性?”而當前社會的許多不良風氣也大致可以被歸結為傳統文化的不良慣性。這些都使得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生出排斥心理。

其實,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蘊含了人類最具深度、最接近真理的智慧,我們理應把它作為培養子女德性的重要教育素材。在傳承的過程中,我們的專家學者們應該用心整理挖掘,其中哪些是精華、該怎樣普及;哪些是對經典的誤解;哪些內容我們應該把握精髓,不拘泥於形式,把它放到現代生活的背景中來應用;應該怎樣與現代科學特別是心理學、教育學的最新成果相互參照、補充。
。。。。。。

很多跡象表明,人類現在走到了一個轉折點。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專家們都做出了一個類似的預言:人類下一步是發展還是毀滅,取決於我們現在能否完成思想意識的進化。這個意識的進化並非像科幻片裏常常說的“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它已經拉開了序幕。完成得怎樣,就取決於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充滿了未知數的人類變革時刻。

隻要我們認真地做好父母,我們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書寫曆史。

你需要的是指南針而不是秒表

。。。。

我家樓下的女孩學鋼琴。過去每當聽她練琴,就想這太苦了,我不會讓孩子學。而就在剛才,一個老朋友來電話。她的女兒從小是出色的琴童,現在已經工作了,很成功。這個朋友真誠地向我介紹學鋼琴的好處,並告訴我:現在該買鋼琴了。

我發現我很容易有這樣的趨勢:變得跟大多數媽媽一樣,在意孩子識字多少,讓孩子超前學習,給孩子報盡可能多的興趣班,每天奔波著帶孩子學琴、學英語、學奧數、學舞蹈,還要去足夠多的城市去旅遊,積累各種證書,找關係進好學校,補習,中考,高考……

這需要警醒,我們為什麽做這一切。

一個自以為有主見的媽媽是多麽容易被卷入這場沒有終點的競賽,變成一個拚命為孩子創造最佳條件的“多多益善”型家長!

 

其實,我相信每個媽媽都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給與孩子的、為孩子做的並不是越多越好。很多時候恰恰相反,你給的越多、做的越多,結果越糟糕。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事到臨頭總還是忍不住要多給、多做。為什麽?因為我們的觀念混亂,在養育孩子方麵缺乏一個一貫的指導思想。

我們麵臨著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衝突:剛剛接受了給孩子自由的西方想法,又冒出一個“虎媽”。而當你有了自認為成熟的理念,你還要麵對跟嚴酷的現實相調和的問題。同時,鑒於現在競爭程度之激烈,我們對未來社會感到恐懼茫然,覺得怎樣武裝孩子都不為過。

觀念的混亂導致我們分不出主次輕重。我們拿不準哪個是最重要最有意義的,哪個是無足輕重可以放棄的,所以我們索性全給全做——雖然辛苦,但是比較保險。

由此我想到時間管理上的一個說法:我們需要的不是秒表,而是指南針。我們不需要像陀螺一樣越轉越快,關鍵是要分清主次輕重。

因為當我們忙得像個陀螺一樣的時候,我們盡管耗盡了資源和力氣,卻常常丟掉了最重要的東西。
。。。。。。。。

優秀品質金字塔

 

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

我相信每個父母都曾在腦子裏無數次地勾勒一個理想孩子的模樣。我們希望孩子健康、幸福、成功、快樂。我們希望孩子有較高的智商和情商,有種種優秀品質:懂禮貌、有愛心、勇敢、活潑開朗、自律、勤勞、自信、專注……有各種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獨立生活能力、領導力、人際交往能力、自製力、競爭力……

那麽在這些列舉不完的優秀品質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其次的。

什麽是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與成功的關鍵?

每個父母會依據個人的人生經驗給出不盡相同的回答。

比如說,在我二十多歲時,我會認為學曆、職業和人脈對我的成功很關鍵。在我三十歲時,我會覺得情商很重要,同時也承認命運也發揮一定作用。

在我四十歲時,我列出下麵這樣一個“優秀品質金字塔”。

 

我把各種優秀品質和能力按重要程度這樣分類:

第一類,排在這個金字塔的最高位置的是:悟道,或者叫開悟。它指的是對宇宙、生命,對人類和自我有全新的、深刻的、更接近真相的認識。這種認識能讓我們較少地受到現象的蒙蔽,能把我們的意識、行為和命運帶往一個全新的方向,能讓我們的心靈更趨向寧靜。這種認識會確保我們更順利地發展出其他一切優秀品質和能力,從而使我們在他人看來是更幸福更成功的。

第二類是一項最基本的品德。它有很多種叫法:愛心、善良、慈悲、德。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品質。但是它也常常被擠到角落、被蒙上塵埃。它有著非凡的力量,能夠改變個人的命運,繼而通過我們改變世界。它決定我們是否真的具備了以下其他品質和能力。沒有這一前提,其他品質都是名不副實的空談。

第三類是一些有關個人與周圍世界關係的品質:信任、寬容、同情心與同理心、平等公正、謙遜、感恩之心,等等。

第四類是關乎自身塑造的品質:自省、自律、誠實、上進、責任感、是非正義感、勤奮、自信、獨立、自尊、堅強、勇氣、忍耐堅韌、節儉、認真、積極樂觀、堅持、專注、幽默感、好奇心及探索願望,等等。

第五類是一些基本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獨立思考能力、生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等等。

第六類,位於金字塔最底層的是眾多具體能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藝術欣賞和創作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資源管理能力、理財能力(財商)、目標管理及規劃決策能力,等等。

 

我相信,這樣的排序會幫助我們看清主次關係,幫助我們把資源和精力分配得更合理。我們會明白為什麽很多時候教育的效果不好、效率很低:因為如果不在根本的方麵下功夫,在枝節上花費再多的心思也無濟於事。如果樹根不得到足夠的養分,就無法枝繁葉茂、結出好果實。

當然,以上排序隻體現重要程度,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讓孩子花所有時間去學雷鋒而不去做其他事情。關鍵是,在孩子的任何活動中,我們作為父母要知道教育的方向,知道側重點在哪裏
。。。。。。。

所有的品質都是在孩子每天的具體活動中得以滲透、培養的。而我們家長的作用就是:自己有清晰的認識,然後去把握方向。

順便說一句,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句式:“決定孩子成功的N個素質”、“N歲前必須培養的N種能力”。我想這隻是出於強調或便於接受的目的。但是,任何一種把教育簡化成簡單的幾項品質或能力的培養的做法,都不能幫助我們看到教育的全貌。

隻有當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全局,我們才更有條理,才不亂抓一氣或是疲於奔命。我們心裏會比較有底:隻要把握了大方向,縱使有些小錯誤小彎路,最終也不會偏離太遠。

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rc1c.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kingpalmtre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交流什麽的評論:
首先,歡迎光臨我的blog。其次,你看文章不仔細,這篇不是我寫的。我轉貼過來是認同她的觀點。我上麵有鏈接,你可以看原文,和作者討論交流。
交流什麽 回複 悄悄話 多看了兩眼你的博克:這裏你有關品質與能力的分類也給我以堆砌的感覺。如所謂的第一類和第五類感覺是一樣的東西。等等等等。看得出你是在努力把這些東西堆放好。至於邏輯與內涵。。。。。。嗯。。。。。罷了,再見。
kingpalmtre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紅茶綠茶菊花茶的評論:
是的,對心靈的滋養應該是最重要的功課。

歡迎光臨,謝謝留言。
紅茶綠茶菊花茶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我認為孩子最重要的素質是會思考,會根據自己的內心認識做判斷,其次才是技能,否則就是舍本逐末。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我的想法有些空,誰都認為自己會思考,可是我說的此思考非彼思考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