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條大河》的作曲者是天才的作曲家劉熾

(2010-12-09 15:25:41) 下一個

劉熾(1921~1998) 作曲家。陝西西安人。幼年隨民間藝人學習鼓樂。1939年入延安魯藝師從冼星海學作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後任煤礦文工團副團長。作品包括歌劇音樂,大合唱、電影音樂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樂作品。著名的有歌劇《阿詩瑪》;大合唱《祖國頌》;歌曲《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風煙滾滾唱英雄》(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舞蹈音樂《荷花舞》等。

劉熾,原名劉德蔭。西安市人。9歲到三仙廟打掃佛堂,並學習讀譜、吹笙、笛、敲雲鑼,成了一名優秀的小演奏員,給他以後的音樂創作打下堅實的民族音樂基礎。1933年考入西京印書館,在排字車間當童工。1936年參加工農紅軍,最初被送進紅軍大學當學員,不久又到紅軍人民劇社當小演員,在劇社嶄露頭角。美國記者思諾夫人1937年訪問延安時,很快被劉熾吸引,用攝影和文字多次記錄了這位紅色少年,在她的著作裏稱譽劉熾是他“夏天的小愛人”是“陝北‘現代化’真正的先驅”,是一個“已有主角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劉熾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又考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第三期音樂係,師從偉大的音樂家冼星海,學習作曲和指揮。畢業後進入音樂研究室當研究生兼助教。解放戰爭時期,劉熾到東北,開展了許多音樂活動,創辦了音樂學校、星海合唱團,任校長、團長、指揮,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培養了大批音樂工作者。指據了關外第一場黃河大會唱,開創了電台教唱革命歌曲的先例。新中國成立後調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歌劇團任作曲,院藝委會委員。1961年調遼寧歌劇院任副院長兼藝委會主任。“文革”後調中國煤礦文工團任總團長兼藝委會主任。

劉熾創作生涯是從1939年發表處女作《陝北情歌》開始的,到目前為止,已創作了大型作品70餘部,中小型作品近千首,著述了15萬字的多篇論文,出版了作品集14本,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收入他的多首歌曲,他作品數量之多,質量之高,流傳之久遠實屬當代音樂家中罕見。

作品:

歌劇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減租會》《果園姐妹》《牧羊姑娘》(與人合作),《火》,《阿詩瑪》等;電影音樂《陝北牧歌》、《上甘嶺》、《祖國的花朵》、《風暴》、《英雄兒女》、《大渡河》、《哪是我家》等;其它有《工人大合唱》、《邊疆戰士大合唱》、《祖國頌》、《天天向上》、《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廣播體操音樂,管弦樂《哀樂》等。童聲大合唱《英雄少年》、《天鵝之歌》、《山穀裏的回聲》、《藍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他的歌曲《翻身道情》、《崖畔上開花》、《讓我們蕩起雙槳》、《我們在大地上栽種鮮花》、《我的祖國》、《英雄讚歌》、《新疆好》、《祖國頌》等幾代人共同傳唱,其中《翻身道情》、《新疆好》、《菏花舞》獲世界青年聯歡節獎。《祖國的花朵》獲電影音樂獎。《讓我們蕩起雙槳》獲各種全國獎。《我的祖國》獲全國首屆金唱片獎。《祖國頌》已成為各種慶典必唱歌曲之一。新近創作的《衛士的搖籃》《礦工是人類的太陽》獲全國歌曲金獎。

作詞者是喬羽先生..喬羽簡介:喬羽,著名詞作家,全國第一屆金唱片獎獲得者,有“詞壇泰鬥”之稱,1927年生,山東濟寧人,原名喬慶寶。1946年考入北方大學藝術學院學習,曾任華北大學三部劇本創作員。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曆任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家協會、文化部劇本創作室創作員。1977年後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院長,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電影文學劇本《劉三姐》、《紅孩子》,歌詞《我的祖國》、《牡丹之歌》、《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我們蕩起雙槳》、《心中的玫瑰》、《難忘今宵》、《思念》、《說聊齋》、《巫山神女》、《夕陽紅》、《愛我中華》、《祖國頌》等等,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傳唱的經典之作。

代表作品:《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我們蕩起雙槳》、《心中的玫瑰》、《難忘今宵》、《愛我中華》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