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十年寒窗的古代讀書屋、世博印度館 (照片貼)

(2010-12-10 13:23:44) 下一個

今年夏天,有機會參觀了徽州的徽派建築。

 

宏村

 

 

古人的讀書屋,學子要頭懸梁,錐刺股,十年寒窗苦。門都做成冰淩的樣子(那時沒玻璃),以激勵學子苦讀。這是文化中植入骨髓的東西。

這是書房對麵的門,金榜題名時就可享有榮華富貴。

祠堂裏的字匾,說是朱熹的墨跡。看字的最上端,像不像古代女子的麵龐側影。

~~~~~~~~~~~~~~~~~~~~~~~~~~~~~~~~~~~~~~~~~~~~~

雖然還沒去過印度,但這次去世博,趁晚上人少時,沒排隊進了印度館。裏麵的透明投影銀幕還很新奇的,好像光束影像, 360 度可以觀看,穿越幾千年的古印度文明到現代。可惜沒拍到照片。

印度館夜景

IMG_0343

印度精英

IMG_0348

舞蹈造型

IMG_0349

家居擺設

(以下從世博網摘錄)
 

上海世博會印度館是一種看似不可能的建築,它不僅有一個巨大的赤紅色中央穹頂,造型類似著名的泰姬陵,還將是一個集多元宗教特色於一身的建築。

 

印度館的建築靈感來自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Siddi Syed寺,集多元宗教特色於一身。即便在印度國內,這樣的建築也並不多見。 

 

在獨特的外表裏,印度館的主題城市與和諧通過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時空之旅,得以生動演繹。參觀者通過時空隧道,先曆經公元前3000-2000年莫漢佐達羅和哈萊潘的古印度時期,再穿越中世紀印度,直至現代印度。

 

通過展館陳列,中世紀時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態也被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在那個時代,人們從屬於特定的同業工會進行生產和貿易,各個領域密切相連,和諧共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