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好身體不僅是憑意誌鍛煉出來的,它更善借自然之力

(2010-11-02 11:45:08) 下一個

最近在讀養生暢銷書,中裏巴人先生所著的《求醫不如求己》,受益匪淺,其中的論點對養育孩子也很受用。簡言之就是:對孩子教育,不能用強扭之力,而要借力使力,發掘優點,接受缺點(不用為孩子的缺點煩惱),少訓誡,多祝福(就是對孩子有信心,看他 / 她什麽都好)。

下麵摘錄一段:

孔子有一次在白天四處巡視,看看弟子們都在做什麽。看到子路在騎馬,子貢在舞劍,顏回在彈琴,孔子很欣慰:弟子們沒有死讀書,懂得勞逸結合。可當他來到弟子宰予窗前的時候,看到宰予在打著呼嚕睡大覺。其他弟子怕孔子生氣,想把宰予叫醒,孔子連忙擺手說:“朽木不可雕也。”意即宰予先天體質虛弱,讓他多休息吧,不要太強求他做事,否則身體會吃不消的,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道德經》上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大自然中無所不有,有免費的陽光,充足的氧氣,到處都孕育著巨大的能量,等待我們去獲取。我們每個人生來稟賦各異:有人健壯強悍,有人贏弱多病;有人聰明靈巧,有人愚鈍笨拙。先天雖然已定,但是後天還可自行陶鑄,甚至脫胎換骨,打造出全新的自我。但是要順天而行,隨時培補先天之不足才可成。否則,光憑毅力,光憑勇氣,強於自然較量抗爭,終將檣傾榵摧,香消玉殞。 

有人說:“我就不信,我就要與自然抗爭,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比如,有的人是虛寒體質,總是手腳冰涼,但他堅持冬練三九,隻穿一件單衣,屹立於寒風之中,每天還要用冷水洗澡,用頑強的意誌與嚴寒鬥爭。這讓人想起了與風車決戰的唐-吉珂德。 

要知道,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沒有必要去戰勝它。有人說:“我不是想戰勝大自然,隻是想戰勝自我,讓自己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成為真正的強者。”我先為您的勇氣鼓掌,再給您潑一盆冷水。因為,真正的強人是善借自然之力的人。荀子說得好:“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