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到Michael Dransfield寫的Dread Was是1998年一位澳洲外教推薦的。當時匆忙抄下這首詩,並沒有深究這位詩人,隻覺得這首詩充滿淒涼落寞,隱隱約約有點馬致遠的“天淨沙. 秋思”的影子。後來生活中 的忙碌繁瑣消磨了讀詩的雅興,當年抄下這首詩的那張紙早沒了蹤影,詩人的名字也淡忘了,但記住了這首詩的悲涼意境,在偶有閑暇的時候還是會想起。
那天,興致所至用依稀記得的幾個詞來搜索,果然找到了!原來Michael Dransfield是位英年早逝的澳洲天才詩人,8歲就已經會寫詩,14歲時開始大量創作,24歲病逝。短暫的生命中他沉迷於毒品、情欲、藝術以及反越戰的鬥爭,常常為泉湧的詩意而瘋狂。然而,他在刹那的光輝之中寫就了千首精彩詩篇,在六七十年代被廣為傳頌。
Dread Was先描繪了如死亡一般令人恐懼的寂靜荒涼,然後道出久沉於心海的情感往事,即使季節轉換不斷也未曾釋懷。
Dread Was -By Michael Dransfield
| 天淨沙. 秋思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確實,感情失落後的空虛落寞是很難一揮而去的,尤其是對於那些不輕易敞開心扉的人。然而,生活不正是由各種感情的起落和得失所構成的嗎?不要把自己長久困在灰沉的追憶中,推門邁出去,那一片天空不是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