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火山灰的陰影下,我們開始了這次法國之旅。出發的前一天,英國機場還有短暫關閉,好在沒有影響我們的行程。和以前一樣,我們下午乘地鐵去的機場,如果有時間而且行李不多的話,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Y曾在91年去過巴黎,時過境遷,歲月流逝,將近二十年過去了。W是第一次去法國,很幸運有了個好導遊。
五月十八日
飛機上午到巴黎,中午到預訂的住處,這是真正的蝸居大概隻有十個平方米,房間裏有一張大床,上層還有一張小木床,可以睡三個人,床的一頭有一個小冰箱,一張折疊半圓桌子。最絕的是,房裏竟然還有一個水池和淋浴間。水池小到隻有一本雜誌大,淋浴是建在有二級階梯的高台上,用浴簾圍了起來。這裏地處巴黎中心的拉丁區,出遊極方便,五十歐元的公寓在這個的地區,是不太容易找到的。
先賢祠(Panthéon)就在拉丁區,這個曾經是國王為還願而建的教堂,現在成為法國眾多偉人的長眠之地,門額上寫著一句法語的中文的意思是“偉人們,祖國感謝你們”。這些世人熟知的偉人們,安靜地在這裏繼續得到後人景仰。許多名字我們對不上中文,隻祭拜到左拉和雨果兩位大文豪。
法學院
先賢祠旁法學院的門額上刻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大字,這個口號是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盧梭提出來的,他也先賢祠裏安息。在大革命前,法國有嚴格的等級製度,雖然大革命打倒了國王和貴族,但法國人心裏仍然有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在飛機上碰到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法國人,他舉了一個例子,他在加拿大的一家電視台工作時,一天中午,看到電視台老板在一家快餐店吃幾元錢的漢堡包,他很吃驚,因為在法國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據他說,雖然法國總統是民選的,但他在人們心裏還是有國王的影子,如果總統奢侈鋪張,大講排場,法國人是可以容忍的,特別是在外國人麵前,不像北美人會批評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它矗立在塞納河中西岱島的東南端,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是古老巴黎的象征,也是曆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為 石頭的交響樂。聖母院第二層樓是著名的玫瑰窗,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地講述著一個個的聖經故事,以前的神職人員藉由這些圖像來做傳道之用。
巴黎聖母院旁的塞納河邊,有一座集中營殉難紀念碑,是為紀念二戰中被納粹迫害致死的法國人和猶太人而建的,在地下摹擬著集中營狹小黑暗的生活環境。
由於時差,覺得很睏,晚上早睡了。
五月十九日
示威
早上天亮就出去拍攝巴黎街景,在巴黎聖母院旁看到一座街頭雕像,是個飲水池,造型很藝術,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樣的,有時看上去像一個少女,有時又有些埃及豔後的感覺。
盧浮宮是一個U字形的宮殿,貝聿銘設計的的玻璃金字塔,就在U裏的中心,是盧浮宮的入口。這是一個相當著名而有爭議的建築案例,我覺得這是個大師級創意。這個後現代色彩的建築 ,乍看是和原來的建築不協調,但正因為在風格,材質,色調和形狀上的巨大反差,反而彰顯了宮殿的精致和古典的各種細節。假想一下,如果加出來一個相同類型的建築,恐怕早被淹沒在盧浮宮精雕細刻的奢華之中了。
盧浮宮在拿破侖時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得到了繁盛擴充。拿破侖強迫歐洲其他國家進貢最好的藝術品,然後搬進盧浮宮。拿破侖不斷地向外擴張,最後稱雄歐洲,於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侖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侖博物館,他認為,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於法國。這樣的觀點是德國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侖失勢後,他們來到盧浮宮尋找被掠奪的國寶,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於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
盧浮宮的古典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這些知名藝術品是探寶的重點,但這裏的確是藝術品的監獄,要細看的話,花上幾天都可以。在宮裏做電工的一個中年人,告訴W全部看完需要一周時間,行走五千公裏。這樣算來,我們也算日行千裏了。
其實我們隻在盧浮宮呆了半天,隻走馬觀花了樓上的展館。不論你計劃中有多少必看之處,進了宮,如同進了座寶山,處處是驚喜,慢慢地就有審美和體力疲勞了,而且你感覺自己精神在其中浸潤得很富裕了,可以滿載而歸了。
蓬皮杜藝術博物館微微傾斜的門前廣場上,成了一個活動中心,三五成群的人,有看表演的,有躺倒休息的,一派自然輕鬆。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荒謬而瘋狂。各種現當代藝術在這裏登堂入室,標新立異,千奇百怪的,讓人不禁思考什麽是藝術,什麽人是藝術家。這個博物館,也許豐富擴展了藝術的涵義,也許正在毀掉藝術的精華。
晚餐吃了一頓地道的中餐,然後在塞納河邊等天黑,拍巴黎聖母院的夜景。塞納河不寬,水很清,不時有遊船駛過。河堤岸上,坐滿了一堆堆的人。有一群年輕人帶著樂器,在河邊演奏起了音樂,非常地投入。河邊還有不少戀人帶著紅酒和食品,坐在河邊自得其樂。九點多太陽落下,巴黎聖母院的泛光燈十點才亮,加上河裏經過的遊船,在我們的相機裏留下來了美麗的畫麵,很晚才回去,結果還是走岔了,最後還要靠GPS指路回住所,街頭的雜耍表演還在繼續,巴黎真是名符其實的不夜城。
五月二十日
上午去蒙馬特山,山上矗立著著名的聖心教堂,其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呈白色,因相對高度較高,聖心教堂讓所有的參觀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覺。從山上望去,巴黎的千年曆史盡收眼底。
中午十二點,教堂的修女們出來唱聖歌,宏偉的教堂中回蕩著她們的天籟之音,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愉悅。但教堂裏麵不讓拍照。
下午去拉雪茲神甫墓地,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許多墓修得很講究,象藝術品。這裏有很多在過去200年中為法國做出貢獻的名人墓,每年吸引數十萬的遊客。
Y憑記憶找到肖邦的墓,在低矮的墓碑上,有一個懷抱小提琴、沉浸在憂傷中的少女雕像,寄托著人們對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大師的哀思。
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最後147名社員在巴黎公社牆被殺。在經曆了曆史的滄桑巨變後,現在巴黎公社牆上已經看不到當年槍林彈雨的痕跡,牆上鑲嵌的一塊白色大理石板已呈灰色。裏有一頁紙插著,取下打開看,裏麵的上半部是手寫的法語國際歌歌詞,下半部是二句中文,社會主義萬歲,共產主義萬歲。
這裏是一個亡靈安居的城市,很多街區,比二十年前多了許多新居民,還有不少是紀念二戰時期死於納粹德國的法國人,包括猶太人的紀念碑。路過看到有個街區,夾道擺放了有近百個花圈,上書中文,排場很大,想來故去的人,死哀一定生榮。
猶太人的紀念碑
盧森堡公園就在我們住處的對麵,圍繞噴水池,花壇和台階,坐滿了人,而且多是本地人。不到六點,也不是節假日,這些來享受陽光的巴黎人,難道都不用上班?遇到一個多大畢業來巴黎做博士後的大陸才俊,他說他一年的帶薪假有三十八天!
公園裏的椅子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搬到你喜歡的地方,樹蔭下,欄杆邊,陽光下,和你的親朋好友聚合,好象在自家的後院,輕鬆悠閑。
我們也在此湊熱鬧,拿相機拍美女。巴黎的女孩子大多有姣好的身材,她們臉部的線條要比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柔和得多,穿著打扮很隨意,但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很少看到人拿像LV之類的名牌包包。在巴黎這座文化藝術名城的氛圍中熏陶著,巴黎女郎的氣質超凡脫俗。
法國的麵包也很有名,特別是麵包房剛烤出來的法式長棍麵包,外脆裏軟,加上鵝肝醬和紅酒,是我們經常的主食。除了中餐館和泰餐館,家樂福是我們開車旅行時經常光顧的地方,巴黎老城裏沒有家樂福,但大大小小的餐館林立,說實話,來巴黎,誰不憧憬一頓法國大餐?但街上餐館陳列的是看不懂的菜單,確實令人鬱悶,大多數時候又隻看到人們在餐館喝酒,而不是吃飯,更鼓不起勇氣走進去了。即便看到有人在大嚼大咽,那些食物也沒能引發食欲,即便當時正餓呐,胃也不批準你去吃那些東西。隻好繼續找,隻到看到熟悉的炒菜和米飯的菜單,沒出息的肚子讓你抬腳就奔裏麵了。Y說,你現在可以理解我為什麽當年在巴黎,吃麥當勞吃到惡心了?實在是不知道吃什麽!不過,巴黎的西點又好看又好吃,這是W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