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覽會1851年首次在倫敦舉辦,由正處在全盛時期的英吉利皇室發起,初衷肯定是要大家把珍奇好玩之物都拿我這裏來展示一下,分分高低、鬥鬥實力。第一次應當是東道主全勝,法蘭西不服氣四年後在巴黎接班。英法四個回合鬥法過去,第五次才輪到奧地利的維也納,而美國立國百年的1876年才在費城爭得主辦權。之後到1915年美國同時舉辦舊金山和聖迭戈博覽會,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豈是一個亂字了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打及戰後重建,直到1928年才有個大家都認可的BIE(國際展覽局)來協調世界博覽會的申請和舉辦,並確定可以有“國際”和“指定”主題(International / Specialised)兩種博覽會。兩次世界大戰令世博會停辦了14和19年。
曆史上美國的總共承辦17次、拔得頭籌,法國和比利時各6次、西班牙5次、日本4次。加拿大有幸1967和1986年分別在蒙特利爾和溫哥華舉辦兩次世博會。對我個人而言知曉世博會則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那件“怒擲酒瓶振國威”軼事,即為慶祝巴拿馬運河建成而舉辦的1915年舊金山萬國博覽會上中國代表故意弄灑茅台酒而獲得金獎。但深入了解世博會是介紹1985年的日本築波世博會以未來科技引領世界的新聞短片。日本人展出的大型機器人、動物昆蟲視聽覺中的世界、機器人表演的舞台音樂劇、24米×25米的索尼電視屏、高速列車等,無一不讓我們知曉與世界先進科技有如此之大的差距。中國1999年辦的昆明園藝博覽會屬於指定主題博覽會,今年上海世博會則屬於國際類型、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為主題。這屆世博會引起了世界範圍的注視,中國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有240多個國家、地區和組織參加,184天展期預計會吸引7000萬人次,將創造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世博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國家館(National Pavilion)和建築,享譽世界如倫敦水晶宮,巴黎埃菲爾鐵塔,布魯塞爾原子球館都是世博會催生的。這次上海世博會的中國國家館以中國紅為基調、外形取自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中鬥拱風格、酷似一頂古帽,寓意“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體現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積澱。
中國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在“尋覓”中發現並感悟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館從當代切入,回顧中國三十多年來城市化的進程,凸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成就,回溯、探尋中國城市的底蘊和傳統。隨後,一條綿延的“智慧之旅”引導參觀者走向未來,感悟立足於中華價值觀和發展觀的未來城市發展之路。參觀者將從百米牆麵重現的“清明上河圖”、2.7萬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園“新九洲清晏、二十四節氣的篆書牆、高科技音像展示等,從現代、到古代、再到未來,將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濃縮呈現,整個參觀過程約需45分鍾。
從世博會的曆史看,無論從舉辦時間上、地點上、主題上都反映了世界一百六十年來的發展史、科技史;大英帝國的沒落、美國發兩次戰爭財後的崛起、日本科技的中興及21世紀中國正走向前台。上海世博會理所當然是中國繼奧運會之後再次吸引世界目光的機會,讓世界了解中國、改變對中國的偏見。我代表不了海外華人,但我覺得這錢花的值,但我從心裏熱切希望這次世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