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介紹日本浮世繪的好書
(2006-01-06 06:20:42)
下一個
19 世紀初,一位荷蘭商人坐在他的辦公室裏仔細地察看著一箱來自日本的瓷器。突然,他發現在他剛剛從瓷器上剝下來的包裝紙上,有一張神態生動傳神的美女頭像。商人隨手翻檢了一下他麵前的包裝紙,結果卻使他大為興奮—大多數的包裝紙上都印有色彩豐富、造型別致的圖案,洋溢著濃鬱的東方風情。自此之後,商人開始留意尋找類似的版畫,由於價格低廉,他的收藏很快便豐富起來。當他第一次在私人圈子內舉辦展覽,陳列並展示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時,所有人都不禁為這些以線條勾勒、色彩平塗為特征的佳作嘖嘖稱讚。這些作品便是後來令歐洲畫壇產生巨大震動的浮世繪。
所謂“浮世繪”,是指日本江戶時代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彩色版畫。浮世,源自佛教用語,意指繁華放任、卻又虛無短暫的塵世。因為這些版畫的題材所表現的多是歌舞伎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時行樂”的思想,故此被稱為浮世繪。浮世繪在現代之所以受到關注,很大程度是由於它對西方印象畫派產生的巨大影響。當19 世紀初浮世繪傳入歐洲時,大量運用流暢優雅的線條、明快鮮活的色彩以及二維的空間構成,在莫奈、德加以及梵高等一批歐洲畫家眼中,無不構成前所未有的強烈衝擊。它出現的時機恰到好處,因為自攝影技術出現之後,向來強調寫實的西方傳統繪畫似乎惟有麵對消亡的命運,僅用1 秒鍾拍出的照片遠比任何一位偉大畫家的作品更加寫實。浮世繪的出現及它所帶來的啟示使一切發生了改變。但是,除了浮世繪在西方世界驚若翩鴻式的出場之外,很少有人注意到它本身的藝術價值,更不要說浮世繪背後潛在的社會力量的發展和激烈角鬥。人們應該意識到,浮世繪的內涵並非隻是歌舞伎演員、藝妓、茶社、春宮畫和色情業的代名詞,它經曆兩百年的發展,並不斷突破繪畫技法和印刷技術的局限,極其鮮活生動地描繪和記錄了江戶時期日本封建社會的風土人情。更加重要的是,浮世繪是應和商賈市民等大眾需求而出現的,它的興起和流行是一種不太引人注目的跡象。實際上,在流行背後,一個與封建勢力對立的新興階層正在成長,他們有其與眾不同的需求和品味,當其真正走向成熟之後,就醞釀著一場新的、聲勢浩大的變革。本書要向讀者介紹正是這樣一些與浮世繪有關、尚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既然它是如此鮮活而富有生機的藝術,那我們就更應該竭力還原其真實的一麵,並使其藝術魅力更長久地煥發光彩。
--摘自 宮竹正[浮世繪的故事-引子]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可讀於http://lianzai.china.com/books/html/1272/index.html
自言自語:畫中讀曆史,畫中看風情。幾筆勾勒幾抹色彩,加上或多或少的知識,那其中的詩情畫意,人物故事,都可由了你去體會和敘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