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夢囈

清流從不爭,涓涓萬物洗
正文

《詩經 邶風 靜女》

(2010-04-05 10:11:50) 下一個

《詩經 邶風》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願君做靜女,姿若清葇荑
願君如高鷺,遠塵不刹羽
世上迢迢路,泥沙何其矣
清流從不爭,涓涓萬物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王牧牧 回複 悄悄話 讀《詩經.邶風.靜女》
來源: wolf65 於 10-07-06 21:50:47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靜女》是一首優美的愛情詩,全詩共三章,每章四句:

靜女其姝,候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詩中的“我”是一位男青年,正在等待和他約會的“靜女”,而這“靜女”應該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女孩兒,很可能早就來了但躲在暗處,不好意思出來,也有可能是考驗男青年的耐心。結果把他急得“搔首踟躕”可就是舍不得離去。“愛而不見”四個字形象地描述了女孩兒與戀人約會時的羞怯,十分可愛。
  
逐章解讀一下:

第一章:靜女其姝,候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解字:1-姝,音書,美麗,美好,如:姝麗。2-踟躕,音癡出,徘徊貌。3-城隅,隅音魚,城角,城角上女牆)

此章點明約會的人物和場景:“靜女其姝,候我於城隅”,與“我”約會者乃文靜淑雅的姑娘,由“靜”與“姝”二字點出。約會之“城隅”應是舊城上的角樓,很幽雅啊。“我”自然是如約趕到,可她卻故意躲起來。古人還有一個解釋說:“愛”通“薆”,謂薆蔽也”,就是隱蔽起來的意思。這一來把“我”急得抓耳搔首,徘徊不停。字裏行間可以讀出“我”這位男青年的憨厚忠誠和女孩兒的調皮活潑。

第二章: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解字:1-孌,音巒,美好,如孌女。2-彤,音同,紅色。3-煒,音偉,光明。4-“說懌女美”之“說”讀為“悅”。懌,音易,歡喜。“女”讀為“汝”,指“彤管”。)

在這一章裏,男女戀人終於見麵了:女孩送給“我”一支紅色的管簫,“我”因屋及烏,陶醉其中。不難看出,“我”對管簫的讚美,實際上是對女孩兒的愛。

第三章: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解字:1-荑,音提,茅草之嫩芽。2-洵,音尋,誠實,實在。3-貽,音移,贈給。4-“匪女之為美”中的“女”讀為“汝”,“為”是語助詞,沒有含義。整句話是說:“不是你美麗”。)

按咱們現代作者的規律,這一章應該寫寫兩位戀人的纏綿情景了,可人家古人不如此:此時女孩兒又給了“我”一把從野外牧場采來的花束,因為這是女孩兒親手采摘的,情意自然加深了。所以“我”才說:“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不是花束的美麗,而因為是她送的,才更珍貴。

孔子當年編選《詩經》的一個根本標準,就是“無邪”,也就是不能沾一點兒“淫”義。這首詩歌把“愛”描述得這麽生動,可又這麽雅,自然入選了。為這首詩也得給孔子鼓下掌。

對比一下,現今寫愛的詩太爛了,除了“見麵吻,別後夢,醒來淚,絕時決,醉了悔”這幾部曲外,別無新意。

網上找到篇譯文,不怎麽傳神,《詩經》這類古詩還是讀原文好,翻譯了反而像美酒對水。看下麵的譯文便知:

文雅的姑娘長的美,約我相會在城樓。暗裏躲著不出現,害我想走又不走。
文雅的姑娘長的俏,送我一支紅管簫。紅色管簫有光澤,我對管簫很喜好。
郊外采茅送給我,茅草美麗又稀奇。不是茅草長的美,美人送禮最珍貴。

這首詩歌還有個現代的弦外之音,傳毛澤東身邊的一位女工作人員與其男友當晚有約會,但此時毛澤東要離京外行,按紀律是不能通知他的,這下慘了,隻能放她男友的鴿子了。毛澤東聽說了,不忍,就寫了“靜女其姝,候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四句話讓她回來時拿給她男友看。可見毛澤東的幽默和人情味兒,從此天下也多了一對幸運的戀人,毛澤東的墨寶自然比“彤管”更值得珍藏,要是留到現在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