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山畢業於北醫,medical knowledge和skills自是不差。再加上他的“鳳凰男”的背景,40歲時總算進住院醫program,心高氣傲在所難免。這必然導致在他兩年的住院醫生訓練中,跟老印們有不少磕磕碰碰。Vajinder Toor是07-08年度的住院總(chief resident),王立山當時已經是PGY-2的住院醫生,最苦的PGY-1的實習醫生階段(intern)已過去了。照說Vajinder Toor已經很難找他什麽茬子了。王立山在那時被解雇,跟他的性格是很有關係的。
雖然我很同情他最後拿起槍做蠢事,把一家人陷入苦海。但看看他過得日子,還有那個住院醫還有一年就完事了,被炒魷魚多可惜啊。固然是那個印度阿三在搗亂,肯定故意刁難人,讓王醫生自己怎麽做都不對,怎麽幹都委屈,所以才忍無可忍。不然也不會拿起法律程序,然後又千裏去追殺。看著難過。。。但王醫生自己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對上麵一級負責,不要誤以為自己是管理層,還要揭發醫院體製上的弊端,超過本職權限,以至於導致更被壓迫,用精神緣故被解雇。。。但為了不出現第二個王醫生,光同情捐款還是不夠的,還要深刻思考如何避免出現其深層原因,吃一塹長一智也很重要。
說不好聽的我感覺也許是住院醫生這個很特殊,但其他行業都大同小異,若技術並不比其他人差,但總不得誌,國內外混不好的大多是多少情商有缺欠,這些人還有個誤區,以為到了國外,可以憑本事吃飯,總覺自己是技術高手,看不起其他人,特別是在上級的技術能力不如自己的情況下。若他如你,比你強,比你能幹,還要你這個話都說不清楚的外國人幹啥?你不是就是因為這一點被人家所需要嗎?但你那技術人家用,就有用,但你用技術自傲,影響了集體效益,團隊團結,就不能用,需要解雇你,你就沒轍。。。
有時候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管理者的能力就是能管你,利用你的能力,協調整體團隊達到效益最大化,若想彼此舒服些,就多從對方角度分析思考,不要老用技術抬杠,自己走入誤區。地球離開誰都在旋轉,所以要多學會溝通與請示匯報。哪個領導都會愉快,多匯報,表現自己的工作進程,還促進關係融合感情,光拉車不匯報,誰知道你能力如何阿?看到印度人會拍馬,請示匯報,自己更被擠壓排擠,更生氣,怨誰啊?你是領導,大家都不理睬你,你高興啊?導致惡性循環,最後像王醫生那樣拿起了槍,自己痛快了,一家老小咋辦呢?
所以要想到國外找個活法,要走出誤區,不要單純地以為國內靠關係,而國外靠本事,其實國外也需要關係,也需要與上級同事及時交流,服從,需要團隊意識,不要以為自己高明,什麽都超過權限去表現自己,表現自己需要抓住時機,要知己知彼,尋找時機攻擊敵人,表現自己。有些中國傳統的技術科研裏的臭老九,總瞧不起上麵,私下裏不服氣,於是工作中難免就把這些情緒帶出來,這種對抗情緒,導致更難堪的處境。這些都是情商低下的表現,所以情商也很重要,要學會換位思考,交流情感,讓上司理解自己,做自己的後盾,至少不成為對立麵的敵人。而王醫生呢,感覺就是這些方麵狠失敗,所以最後鋌而走險,殺了人解了氣,但後果也要自己扛。。。
咱們中國以前的一句老話害死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實技術是花錢的。會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生意是掙錢的,能夠拿到生意的人才是最難得的。老中過多專注於技術就偏頗了。什麽時候聽到大家都說老印的技術好,老中的生意好,世界就變了。技術好還不是要給別人打工,看臉色?" (by
she3000)
遇到不少很高學曆的博士,博士後,還話裏話外公開發表歧視文科的科學性,強調文科無用論的言詞,不但顯示觀念停滯在科學論文與數據的實驗室井底之蛙的短視,還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你知道聽你這番話裏有幾個是學文科的?有些人自己不學,他老子,兒子女兒呢?都到了美國了,還這種數理化高人一等的觀念,簡直就沒救了。還公然藐視管理,自以為是,觀念陳腐,這樣的理工科高級實驗員真見過不少,為啥總被印度人管理,被白人管理,自己的文章出色,卻總當不了第一作者,自己升不上管理層阿?
這些話,學理工科的同學不要不高興,都是為了你們好,才說這些,俗話說良藥苦口。到了工作一把年齡,還要把文理絕對分開,其實是很幼稚的,也是不成熟的,除了上麵強調的那些人際關係與關聯外,還有個需要上升到管理層麵的經濟效益角度去宏觀看待經濟與技術的協調問題,以前跟一個理工科人員辯論過,他說文科沒有科學參照係統時候,我反駁過:
“科學參照係統難道隻有理科才有?經濟統計與計量分析是啥?
商品投入市場的成本核算與預測是啥?世界上哪個企業沒有專門的經濟分析與市場調研的可靠預測與可行性分析的實際參照數據的情況下,敢於把產品輕易投放市場,即使你是搞產品開發與研究的,最後開發出新產品還要受到市場與成本核算的調控。
比如波音787能發動機開發是2.5馬赫,從美國西海岸到日本東京隻需要3個小時,但日本航空公司ANA與JAL分析出耗油量,經濟不劃算,隻好發動機回到0.85馬赫,隻有這樣才能被航空公司接受新型的波音787。所以經濟是技術調節的杠杆,經濟決定技術de應用與市場的最終投入。
你是不是尚未開發出市場能投入使用的東西,或者級別隻停留在下層,考慮不到這些更高層的管理與決策的慣例經濟數據,所以導致你似乎隻有理科,工科才有科學參照的觀念阿?”
這還不算金融市場的匯率與股市等分析模型。
理工科同學試驗做多了,需要走出到市場,超越實驗室經典數據的微觀分析範疇,到宏觀經濟乃至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角度,宏觀地看看世界。”
別以為一招鮮,能走遍天。要努力爬上管理層管別人,就需要更好的情商,管理手段,懂得成本與核算,市場與需求,人際關係的技巧,與人周旋的技術,說話邏輯性與科學性,盡可能不得罪人,這些不次於關鍵數據與技術手段。隻有這樣,才能去管理比如印度,白人,那你就牛叉了,他就該輪到被你處置了,而不是你被欺負了。所以,過於強調與重視技術與數據處理手段雖然不錯,但知識與技術不等同於智慧,更不等於管理,人際關係,忽視經濟效益,經營成本,管理手段,人際關係,歧視法律經濟外交曆史藝術,光看到自己的閃光點,這些理工科主導的觀念太陳腐了,也是中國教育的多年弊端。你見過學理工的當美國總統的了?中國第五代習,李也很快最終學曆都是文科經濟法律類的。
該學學印度人,他們怎麽能往上爬,你能否超過他們,爬得更高?不然在下麵就難免受他們氣。。。
其實這些歸結起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教育過程,太強調成績,不重視情感交流與換位思考,乃至團隊精神,與上級情感交流,在發言前,光想表現自己個人,不會體察領導心思,不會換位從領導角度思考,不考慮團隊集體利益,突出自己招人忌恨,甚至語言交流能力,基本社交融合,團隊融合的問題都不時地顯示出來。。。
你若是領導,有兩個人要裁掉一個,一個呢是不服天朝管的孫悟空,技術也比你強,性格也比你倔,不聽你調遣,總是自以為是,成績突出,缺點也同樣突出,臉長得跟大家還不一樣;另外一個是沙和尚,沒有突出的功勞,但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還給領導伺候好白馬坐騎,讓領導能安心放心,走路省力省心;你裁減誰啊?別告訴我你高明到能把自己座騎都不要,與民同樂,自己爬山涉水哦!
所以導致一些人的誤區,再加上後天不注意修養與學習,自以為自己技術高超,就愛抗上,總自以為是,不去體會領導意圖,總吃虧,所以中國臭老九,總是被抓出來運動。。。
還有個客觀不可忽視的文化背景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原因,感覺在性格上,情感的控製能力上,某些國人著急說話就高音,容易被誤解。要學會控製自己的語音語速,高低音頻,“不能平時說話聲音過大,導致周圍反感,要細心觀察反省自己。因為,平時說話大聲會打擾別人,易引起反感。辯論或爭辯時易被認為abusive language and posture。要盡可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說話要心平氣和,不要激動,這樣才能有條理。冷靜的頭腦在任何時候都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我認識一中國人,每與別人爭辯時就說的很快,聲音變大,唾沫橫飛,邏輯也變混亂了,還夾幾個S WORD,本來占理的事,結果反而不利自己。”(BY王醫生)
不能總以為自己一技在手,不去反省自己其他人際關係的問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還死不改悔,那樣也許在企業草創與上升階段可以為人所用,一旦渡過難關,平穩發展,需要團隊和諧,您就可能是鳥獸盡良弓藏,敵寇滅臣逐鄉。。。" 還有就是對待失敗的態度。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這裏就算失敗了還可以在別處找到安身之處,沒必要走上絕路。" (by小玉米MaMa)。平時多與周圍同學同事交流信息,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比如下麵文中提到的藥廠的工作,比如退回國內,做私人醫生,現在國內待遇也不錯,用不著一顆美國樹上上吊,去殺人。。。
http://www.atlanta168.com/forum/simple/?t2343.html
約翰E李:說說王立山事件
下麵這篇文章"約翰E李:說說王立山事件",轉載自華夏文摘。
·約翰E李·
王立山是1990年左右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的醫學本科,並非網上說的同濟醫。他於1995年來美的。開始頭4年是在印第安那大學的遺傳係度過的。我跟他相識在1997年。後來,他也搬到我住的小區。我們就成了鄰居。我們家當時開放做查經班,他也時常來往。他的大兒子當時隻有4~5歲,很聰明,但被慣得很野。王立山是從福建一個小城考到北醫的。我在福建呆過,我知道能在福建考入北醫,他的分數也足可以上清華北大。所以王自視很高,很像現今所說的“鳳凰男”。99年的時候,他說他不讀博士了,直接去做博士後。他當年去德州UT southwestern麵試,還是我去機場送他接他的。他離開印第安那時,我們還在他家鎬party歡送。沒想到10年之後,他竟然想不開到這個地步,致病妻幼子於不顧而走上絕路。
Kingsbrook Jewish medical center是一個條件非常差的醫院,它看上去像中國70年代的醫院。它在Brooklyn區裏,主要服務沒有收入的移民和窮人。Attending(主治)以印巴和中東來的IMG為主。住院醫生中,100%的IMG,中國畢業的醫生有30%。需要指出的是,隻要有辦法,沒人原意在那兒當住院醫。印度的主治和住院醫生對中國背景的住院醫,總得來講,隻要你不犯大錯,他們也不會拿你怎麽樣。當然,醫生是個高壓力的職業,你指望上級醫生對你nice是很難的,尤其是當你的英語是很不靈光的時候。
我知道很多中國大陸來的醫生私底下都瞧不起印度醫生和美國本地醫學畢業生。王立山畢業於北醫,medical knowledge和skills自是不差。再加上他的“鳳凰男”的背景,40歲時總算進住院醫program,心高氣傲在所難免。這必然導致在他兩年的住院醫生訓練中,跟老印們有不少磕磕碰碰。Vajinder Toor是07-08年度的住院總(chief resident),王立山當時已經是PGY-2的住院醫生,最苦的PGY-1的實習醫生階段(intern)已過去了。照說Vajinder Toor已經很難找他什麽茬子了。王立山在那時被解雇,跟他的性格是很有關係的。當然,中國人英語不好,講話一著急,嗓門就高了。人家一聽就認為你在yelling at him。進而就認為你在使用abusive language。不獨王立山,很多中國人都吃這種虧。我在數年前,就因為badge的問題,在我前公司門口被security攔住。我當時急得趕個會議,就跟保安爭執起來。事後,保安部門到HR告我,認為我使用abusive language and posture。我在一周後被解雇。要知道當時在大藥廠正式職位是多麽難找和寶貴啊。我當時受到極大打擊。但還好我很快找到了合同工作。我之後吸取教訓。跟任何人講話都禮貌有加,尤其在講英語時。現在想來,如果王立山當年跟我保持聯係,他也許能吸取我的教訓,那他就不會被解雇,那今天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即使在08年,王立山被Kingsbrook Jewish medical center解雇後,他也不至於跌落到隻能找技術員的工作的地步。以他10年的medical research和兩年的US clinical experience,他完全有機會到藥廠找個pharmacovagilance的工作,作個assistant medical director應該是不難。根據我們公司的招聘條件,他是qualified。這種工作起薪十萬美元左右,但非常要求有US clinical experience,一年就可以了。王立山是完全夠條件的。可惜我們多年沒有聯係,他沒有藥廠的朋友給他這樣的信息。我深感遺憾。
此文寫給在美國曾艱難奮鬥和正在奮鬥的數十萬來自中國大陸的兄弟姐妹們。願我們能攜手共渡難關,為我們的後代開辟一片新天地。
有的老板並不是公平對待每個員工的,如果老板本身就帶著有色眼鏡看你,時時處處擠兌你,即使你情商再高,溝通技巧再好,你能感到舒服嗎?遇到這類情況,無論忍耐和抗爭都無濟於事,還是走為上策,千萬不要像王醫生那樣去鑽牛角尖。
頂!好文!
至於是否杜爾虐待過王醫生,我想杜爾肯定是在王被開除之事上起過很大作用,否則
王不會這麽恨杜爾。但虐待”罪“是難以定論的,頂多是上級不斷給下級小鞋穿,
不善。我總覺得王醫生開槍時精神不正常。杜而再壞,也是“罪”不至死吧。
現在想想,兩邊的妻兒真是可憐。願我們一起幫王醫生的家人度過這一困境。
LZ,謝謝回帖。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討論。
我覺得圈外人還是對在美國做住院醫培訓有很多誤解。
住院醫培訓並不都是進地獄,大概和所在的PROGRAM有很大關係。越大的醫學中
心往往越開明,越FAIR,歧視的機率越小。
我是十幾年前做的住院醫。那時在內科做住院醫的中國人不多。我也不會拍馬屁,
就是想拍也不知道怎麽用英文來拍。唯一能做的是盡自己所能把活幹好,在非原則
問題上不去計較。被尊重是可以靠自己努力贏來的。我的第一個孩子是我做住院醫
時生的,那時我和先生是兩地分居。如果是人間地獄,我怎麽可能做到這些?
我先生做住院醫培訓的PROGRAM非常有名,很多是哈佛這一檔次醫學院的畢業生。他
是係裏招的第一個中國人。他在國內醫學院一畢業就到美國讀PHD,沒有任何臨床經
驗,開始做住院醫時已離開醫學院裏7-8年了。在他FINISH第一個月INTERSHIP時,上
級醫生給他的評語是“你的PERFORMANCE遠遠超出了我們的EXPECTATION”。---從這
一點來看我認為係裏很公平。這幫住院醫一有空就在一起踢球,或去酒吧SOCIALIZE,
或開PARTY,我先生和大家很融洽,也很開心。他更沒有進”地獄“的感受。
應該說,住院醫培訓是很辛苦,但是美國畢業生也和外國畢業生同樣受苦。過於脆
弱和能力太差的是會被淘汰。既然選擇了當醫生這條路,就別怕吃苦。
祝周末好。
就是, 俺要是以前有人這麽教我, 俺可能會混得比現在好, 知足常樂, 現在也不錯啊。但我兒就總以為他技能好就目空一切, 俺可著勁教他這個道理, 估計總好一些。
我很感動啊,咱們華人有進步。請看
亞特蘭大僑社真誠幫助王立山妻小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5690
Ding
Ding
同意上麵每個人的觀點,mei
說真的,在美國醫生培訓過程中,住院總的作用是巨大的。PROGRAM DIRECTOR最重
要,然後除了一些頭麵主治醫生,住院總是相當有權的。無論什麽年資的住院醫,住
院總都可以讓他MISERABLE。值班表是由住院總定的,多排幾個節日班,每個月那個
EXTRA ON-CALL總是排給你,這就能讓你多受累,覺得窩囊,不痛快。如果心眼小一
些,愛計較一些,不善控製情緒一些,那受氣的住院醫就很容易ACTING-OUT。而且
住院總可以故意把你安排到最苛刻最難“伺候”最MEAN的主治醫手下工作,讓你的日
子難過。住院總可以刻意PICK-UP你的MISTAKES不斷地向上REPORT你。然後你自然就
成了PROGRAM的壞典型。說句實話,在美國當住院醫,寧可得罪個把NICE的主治醫,
也不要輕易得罪不NICE的住院總。
就算王醫生性格欠佳,業務也許不是科裏最好的,但我想那個印度住院總也肯定是
不善。
說真的,誰不願意和一個隨和而能讓人愉快的高情商的人做同事?
是這樣,不僅在職場。
要引起重視,希望我們的第二,第三代移民情商更高些
人們,多數都不是當年在大學裏最拔尖的天才。情商高的人,知道什麽該說/做什麽
不該說/做,善於掌握分寸把握時機,該明白的時候明白,該糊塗的時候糊塗。說真
的,誰不願意和一個隨和而能讓人愉快的高情商的人做同事?
There are no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alent people in techniques. But it could be a huge different in personality.
Outstanding person usually not only in techniques but also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ative American are talent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at is why they are strong.
現在俺老板安排任務,俺總是說I try my best and tell u result asap, 老板也很支持俺的工作, 甚至我邊工作邊學習老板在我學習時就少安排的活, 大家都舒服。
不過,那個王醫生應該沒有輕視領導的行為。做醫生這一行,早進一年廟門就是大哥,後進來的也很難有什麽絕活兒可以用來輕視師哥的。
國人一激動說話聲調提高咬牙切齒的容易被其它族裔誤解為發怒甚至有危險性,這一點你提醒得很好,大家是應該深刻反思和努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