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夢囈

清流從不爭,涓涓萬物洗
正文

---湘靈畫像---(圖)

(2010-04-14 15:06:29) 下一個
  

“我是那種荊棘鳥一類,一生隻唱一次當荊棘穿過胸口的瞬間,隨後也就隔兒屁了。”

北京方言:隔兒屁了
普通話翻譯:一蹬腿死了,見上帝,佛祖,真主*去了(根據信仰)
  


---湘靈畫像---(圖)

來源: 聿時 於 10-03-17 20:55:04

在這萬籟寂靜的空間裏

明月踏流水

青鳥妒苔痕

超越現實的翅膀

掠過眉梢的一瞬

欄杆拍遍

蜃樓忽現

二十四橋的弧拱

是否應驗著輪回

山無棱

草不凋



三千弱水為何分將星月

八萬崇山原甚隔開洞庭

十二巫山雲雨

鬆壓殘梅

霧鎖琴台

花下吹簫人去

追憶著你倩淑的影子

欲將落雁的音容畫下

塊麵點線

何從下筆



煙暮渺渺空倚淡曲秦淮

歸雁行行飛去衡陽幾程

你說我是無緣的浪子

惹盡塵埃

狼籍功名

懷君

落寞的無眠重掩雲屏

傷己

雲階的長寄曲疏湘靈

緊抱

華壁裁缺

是淚沁的古玦




1.湘靈:《後漢書·馬融傳》注:“湘靈,舜妃。

2. 青鳥妒苔痕 典故在於後人對西施的美妙幻想甚至嫉妒浣紗石上的青苔,

     蜃樓:海市蜃樓 ----- 幻境


3.草未凋”被改成草不凋,用在這裏有一種更堅韌的感覺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一首詩惹來無數的猜想、尋覓和傳說,恐怕隻有杜牧的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

4.
山無陵 出自《上邪》 原句: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山無陵”中“陵”指山峰,這句話的意思是“高山變平地”(朱東潤《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而在《還》劇中,將這句深化“愛”之主旨的誓言反複念為“山無棱”,不由讓人貽笑大方了。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棱”為物體上不同方麵的兩個平麵連接部分。如“棱角”。“山怎能沒有棱角”?“千岩競秀”從何而來?山無棱角,何來“無限風光在險峰”。所以說瓊瑤在對《還》劇的創作中,將《上邪》這首情歌引用錯了。
所以絕對不是“棱” 而是“陵”

漢樂府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花無期,水無痕,生死永不離

5.裁缺:如果不裁缺就是環,這裏意思是對不能現實相見的缺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