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夢囈

清流從不爭,涓涓萬物洗
正文

隨風飄落的花語

(2010-04-11 20:16:18) 下一個
櫻花又開了 2006-04-14 21:19:29

櫻花又開了,東瀛島國自南向北,終於在天邊染上淡緋紅,慢慢地延伸到天際.

前幾天看到中國某文章說櫻花其實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全世界共有58種櫻花品種,中國就有38種,還找到幾首漢唐中國前人的詩歌, 並且說明其實日本的櫻原產於中國的可能性,隻是因被譽為日本國花,並且贈送給美國華盛頓等地,而被世界產生其原產日本的錯覺.

其實美好的東西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能喚起我們在冷漠世界中心裏那些還藏著溫柔,以至於往往忘記爭論,彼是原產重要呢,還是最後發揚光大更可圈可點.

總在想日本這個國家,將短瞬即逝的櫻花融入審美季節變幻文化生活喜悅哀愁,比如你我的人生,即使再絢爛再平凡,也隻是恒河中的一粒沙而已.看到飄落的落櫻,不禁讓人回想百年過後,你我又在宇宙的哪個世界裏塵埃落定?

大浪淘沙,正如<四庫全書>經過封建儒道忠尊的洗禮,能留載入史冊其中的又是何等的曆盡劫難?

物極必反,走極端的事情總是事後想起無奈地苦笑,比如最近竟然議論起武漢大學珞珈山上的櫻花之罪,是啊,那是當年被屈辱的孽恨,但想想日本人即使當年強暴他國,還不忘在異國的土地,留下東瀛的精神象征,該又是多麽強烈的征服者們心靈裏的浪漫,與故鄉的印記。當年那些櫻被栽在曾被征服的異國土地,肯定也是想要標明登上大陸的島國精神勝利的象征吧,如同旅順203高地的那些櫻花.即使如此,半個世紀過去,武漢,旅順等當年侵略者栽下的櫻樹在燦爛的同時會提醒我們過去的屈辱,即使心理很痛,難道我們該把它連根拔掉麽?花又何罪之有呢?.

有些花是為了紀念,往往悠悠地在我們心裏喚起憂鬱的回憶,經常領朋友去日本鬆島三景,那裏有著名的戰國梟雄伊達正宗的宗祠國寶瑞厳寺,門口有曆經400年還在蚯延著從朝鮮半島帶回的紅白兩株巨大梅花,其實那也是羞辱的回憶,記載著伊達正宗跟從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去朝鮮半島,跟被明朝援兵的朝鮮李氏王朝作戰而敗歸的屈辱,那麽戰敗後為什麽要帶回這敗兵之地的兩株梅花,還特意從栽在自己宗廟前呢?是給自己子孫後代借花留語麽??

花兒美麗,花兒無言,花期短暫,可真有誰能真正讀懂隨風飄落的花語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