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牧的夢囈

清流從不爭,涓涓萬物洗
正文

蘋果有血淚:iPhone暴利200%,中國代工毛利僅2% 經濟觀察報

(2010-04-10 22:34:24) 下一個

從4月3日在美國全球首發那刻起,ipad成為喬布斯的又一台超級賺錢機器。在蘋果公司光鮮的表麵背後,隱藏的卻是一條交織著勞動汗水與金錢暴利的利益鏈條。  

 在這個全球的鏈條上,有三部分與中國緊密相連:

一是40萬左右大多出生於1990年以後的年輕中國工人,拿著以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準計酬的底薪,在嚴格保密的生產線上消耗著他們一生中最為美麗的青春;

二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組裝廠,他們的毛利僅在2%到 4%之間;

三是以蘇州聯建科技為代表的零部件供應商,他們的毛利稍高,也隻在8%左右。

......

在國內,代工廠工人的工資分為兩部分:一是基本工資,二是加班費。對於加班費,國家明文規定,其基數是與基本工資嚴格掛鉤。因此,對工人整體工資待遇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基本工資。

  在外界看來,是代工廠的克扣造成了工人基本工資的低下,從而限製了工人的整體待遇,但上述高層卻稱,真正能決定工人基本工資的既不是當地政府,也不是代工企業,而是蘋果這樣的大老板。

  “蘋果在國內有很多代工廠,有強大的稽核團隊,他們對代工企業的流程非常了解,對國內的法律法規、社保體係乃至對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也了如指掌。蘋果在核算代工成本構成時,大多隻按照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來核算人工成本”。

  其還稱,這一做法的直接後果是,代工廠為了利潤,不可能高於蘋果的標準給工人開工資,致使工人的工資長期處於低位。到目前為止,在富士康,普通員工的工資是按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製定的——底薪每月960元,外加每小時7元多的加班費。在蘇州聯建情況也大體類似,中毒事件前,聯建的底薪是當地工資標準850元。出事後,聯建出現了大麵積的用工荒,聯建已將作業人員的基本工資由850元/月調整到1200元 /月,以解決用工短缺的問題。

  另外,在蘋果嚴格的成本控製下,當代工企業不賺錢後,羊毛出在羊身上,代工企業就開始倒逼員工。

  一位富士康資深離職人士透露,由於蘋果將產業鏈的各個零部件等分工環節全部打散了,零部件由蘋果直接與供應商縱向采購,從而封死了代工企業的利潤提高空間。

  而其他客戶和蘋果顯然不太一樣。上述離任的富士康人士說,惠普和戴爾都會把代工企業看成自己的合作夥伴,他們覺得跟代工廠某種程度是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惠普指定的零件不會太多,隻有在主要部件如CPU和繪圖卡指定廠商,其他的代工廠能提供的就由代工廠提供,“這樣的話我們利潤就提起來了”。

  上述廣達人士也證實,蘋果是成本控製最嚴格的客戶。業內代工惠普和戴爾的毛利率一般是在5到8個點。加上批量采購零部件的利潤,一般毛利率在8到10個點左右。毛利還要攤銷固定資產投入,如果管理不善將直接導致虧損。上述台灣資深人士說,大部分代工企業代工蘋果其實都處於微利的邊緣,從而限製了代工廠改善員工待遇的空間。

   暴利

  如今,iPad正以499美金的價位在全球瘋狂售賣,但一代工廠高層卻告訴記者,iPad的零部件成本不足100美元。

  “相對iPhone的200%的毛利,2%的毛利是我們代工企業的悲哀。”上述富士康離職中層說。

  一位具有海外背景的台資代工企業資深人士說,從純粹的零部件成本看,16G的iPhone零部件費用大約是180美金,美國的售價為499美元。蘋果的毛利率大約在60%到70%之間。iPad利潤比iPhone還要高。這還不包括下載蘋果店的軟件收入。目前,蘋果提供的軟件最貴達到近千美元。但上述計算方法沒有將運輸成本、生產成本、分銷成本等成本計算在內。

  即使按照美國的 iSuppli和BroadPointAmTech等市場調查機構更詳細的計算方法,iPhone和iPad的成本均不到其售價的一半,總體利潤率超過 50%。相對iPhone利潤率高達50%,三星手機的利潤率為10%,而諾基亞的利潤率為8.9%。

  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研發設計製造公司台灣廣達電腦(以下簡稱廣達)的一位人士表示,蘋果的筆記本成本除了目前售價最低的一款外,其他的成本也不足售價的一半。廣達是蘋果筆記本電腦重要的代工企業。

  如今銷售正旺的iPhone,讓蘋果的毛利率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2009年第四財季,蘋果的淨利潤對應同期增長達到了47%,營業收入增長約25%。

  從最近的兩個財季來看,蘋果的淨利潤增長速度遠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這被市場解讀為其毛利率還在不斷的提高。

  江蘇聯建的一位吳姓員工怎麽也想不明白,天天加班,生產線還在不斷擴張,公司怎麽會虧錢。聯建是全球知名的中小尺寸顯示屏製造商台灣勝華科技在大陸的子公司,資料顯示,勝華科技在2009年前3季度虧損22.02億新台幣。

  聯建的一位基層幹部說,聯建因為是上遊供應商,毛利率在8到10個點左右,但是依然無法抵消成本上升的壓力。公司發現即使把工資提高到遠高於富士康的960元到1200元後,現在還依然有5000人的用工缺口。提高工資後聯建已經基本不賺錢了,聯建正謀求在蘇州建更多的生產線來實現規模化抵消成本。上述基層幹部表示,已確定要新建數條蘋果生產線,新招員工5000人。該人士感歎,聯建所在地江蘇新城的高端定位不適合他們這種微利企業,他們來錯了地方。

  上述聯建人士說,高端的開發區不準在廠區建宿舍,旁邊的住宅區又都已經被炒成了豪宅,為了把員工安置到遠離工廠更便宜的住宅區,聯建每個月上下班公交車費的支付就超過了100萬元,每天超過130多個班次。

  上述台灣資深人士說,代工一台在美國售價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業獲得大約4美元。其中還包括工人的工資和攤銷固定資產投入等。蘋果不直接參與生產獲得的收入卻超過了200美元。

  資料顯示,蘋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個部件,其主要分工網絡和價值分割體係包括銷售、物流運輸、硬盤製造、顯示器模塊、芯片、存儲器、組裝等眾多環節。蘋果在全球有數百家供應商,分布在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地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捷克以及美國等地,但是大部分產品是在中國組裝。

  在蘋果遍布全球的代工廠中,中國是重中之重。上述資深人士透露,蘋果的代工廠在其他國家難以運行的原因之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工人不願意加班,而且人多了管理難度極高。

  聯建人士認為,像富士康和廣達這樣大型的代工企業,對蘋果肯定有話語權。結果他很失望,富士康的接班人撤換已經給出了實例。上述廣達人士的答複是言聽計從,否則蘋果照樣砍單(撤單)。

  從蘋果係列產品的組裝代工企業來看,組裝代工的成本僅占到其銷售價格的1%左右。但代工企業人士普遍認為,代工企業在蘋果麵前,惡性競爭導致根本無力改變現狀。發展中國家處於分工的最底層,對跨國公司形成依賴,最終難以升級。他們隻能奢望蘋果在贏得最受尊敬企業和堅持做社會責任的同時,應該給代工企業有所返還。

  在本報截稿前,蘋果方麵給本報的回複稱,有關蘋果公司對於供應商的企業責任,參閱蘋果官方網站 2010年報告及其他信息。對於其他方麵則不予置評。

  連接

  在其官方網站的報告中,蘋果公司披露了2009年對其在中國大陸、捷克、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泰國及美國的102個供應商稽核中所發現的問題,現部分摘錄於下:

  一、17個嚴重違規:

  ①8家工廠對外籍工人收取過高的進廠費,2009年Apple已協助外籍勞工追回近兩年共22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

  ②在3家工廠過去出現違反童工規定的工廠複查,查出11名當時已成年員工(含在職及離職),在進廠時為童工,已要求供應商加強聘用程序(如身份證件確認);

  ③3家工廠對有害物質處理不當;

  ④3家工廠提供造假資料。

   二、頻繁出現的違規:

  ①工時:Apple規定每周工時不得超過60小時,在65家工廠中,過半工人每月至少一次超過連續6 天上班。Apple已要求改善管理體係;

  ②工資:48家工廠加班工資計算不正確;24家工廠工資低於法定最低工資標準;

  ③歧視:52家工廠對肝炎歧視,還有其他11家沒有政策及程序防止反歧視。20家工廠對工人進行懷孕測試。23家工廠無任何反歧視的政策;

  ④職業工傷:70家工廠對安全違規無行政控製,如無證駕叉車,設備未檢修。49家工廠未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

  ⑤人因工程:未能為工人設計合適的工作台或進行崗位調動,以防止職業危害及工傷事故,共24家工廠被列入缺失。

  三、環境許可證及報告書:44家工廠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11家工廠未取得廢氣排放許可證,4家工廠操作條件不符合排放要求。

  四、管理係統:55家工廠無“APPLESER行為準則”實施監控的指定負責人。41家工廠對工人《勞工人權》培訓不足。30家工廠對工人《健康及安全》培訓不足。34家工廠對管理層的《勞工人權教育》培訓不足。33 家工廠對管理層的《道德標準》培訓不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