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說到參訪了莎士比亞的出生地,在莎士比亞的年代,倫敦城是坐落在泰晤士河的北岸,以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為中心的一個一平方英裏的區域裏,這片neighborhood當時被稱為“ The City”。如今的倫敦,麵積不知比羅馬人建城的初期擴大了幾百倍,原來的“ The City”早已演變為城中之城,即今天的“倫敦金融城”。
今天的路線很簡單,就是沿艦隊街(Fleet Street)及其東西方向的延伸暴走,大約費時3-4小時。這條總長度約為三英裏,貫穿The City的街道其實是由三條streets首尾相接而成的。從西到東分別是Strand St.,Fleet St.和Cannon St.。它把西頭的政治文化中心西敏市,中間的報業中心艦隊街,以及東頭的金融中心全部串聯了起來。
早上先搭地鐵來到Piccadilly Circus,這個“circus”跟馬戲可沒什麽關係,是從拉丁語演變來的,是 circle的意思,這裏是倫敦一個非常有名的road junction。
1

Piccadilly Circus memorial fountain周圍從早到晚總是聚集著一大幫人群,好像大家都願意在這等人或people watching。在英國有一句俗語就叫“it\'s like Piccadilly Circus”,用來形容某一個地方extremely busy with people。
2

晚上的Piccadilly Circus一樣是人潮不減,路口的building上有很多大屏幕和霓虹燈廣告,有點像紐約的時代廣場。有一個英國笑話,說你如果在Piccadilly Circus多站一會兒,you eventually will bump into everyone you know。
3

今天的重點不是這裏,是倫敦金融城,於是我沿著與泰晤士河平行的街道自西向東行進,首先遇到的是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魂斷藍橋” 這部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電影英文原名就叫“Waterloo Bridge”。其實這座橋看上去真的很普通,如果你是慕名而來很可能會失望。滑鐵盧橋雖比不上女主角費雯麗漂亮,但也有點它的獨到之處。它正好座落在泰晤士河彎曲處,這個位置觀景得天獨厚,無論是往上遊或下遊方向,視野都相當不錯。
4

沿滑鐵盧橋往北回到剛才的主幹道,在橋東頭就會看到Somerset House。幾百年前的倫敦泰晤士河北岸是豪宅紮堆兒的地方,這座mansion有一個很大的riverside terrace。我坐在寬敞的台階上,在明媚的陽光下邊吃lunch box邊overlooking泰晤士河,很是愜意。
5

Somerset House後來被主人捐出來辦學,演變成今天的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這裏還包括一個很棒的gallery。這座建築有一個很大的people-friendly courtyard,很值得駐足品味。此外這個courtyard到了冬天就變成了一個露天溜冰場,天然的playground。
6

繼續往東走就是St. Mary le Strand church,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英國大作家狄更斯的父母當年就是在這結的婚。教堂的左側那個building叫Bush House,著名的BBC World Service就在裏麵;右側是King’s College,英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有人說這間學校的食堂又好又便宜,隻要你別穿得太像個旅遊者,盡管大搖大擺地進去吃,不過我始終沒敢嚐試。
7

Red booth和double decker bus,倫敦的icons。馬路對過的building叫Australia House,即澳大利亞大使館。這棟建築在電影《Harry Potter》裏被改頭換麵成一家銀行,也跟著出名了。
8

這會不會是以前的地鐵出口呢?
9

喜歡這種維多利亞式的老房子。
10

街頭的收費公廁。
11

看仔細了,咱們國內習慣把公廁叫WC可是正經從英國copy來的。早知道剛才不上那個投幣的了。
12

Statue of Arthur Harris, in front of Royal Air Force Church。喜歡軍事的應該知道Harris,他是二戰時的英國空軍元帥,主導了二戰後期對德國本土的大轟炸(一次攻擊出動至少1000架次的飛機進行狂轟濫炸),為此他得了兩個外號,Bomber Harris和Butcher Harris。
13

Royal Court of Justice。工作日的lunch time經過這裏,你或許會看到三三兩兩的穿袍子的律師或戴假發的法官在taking cigarette break。由於這裏是英國最高民事法庭,運氣好的話,你會撞見歌星影星在這打官司,Elton John或Paul MaCartney之類的,嗬嗬。尤其是有一大幫paparazzi守候在門口的時候,肯定是有celebrity要出來。
14

我沒有這麽好的運氣,隻碰到一位孤獨的禁煙人士。
15

這根界樁告訴你,這裏屬於The City of Westminster,它的行政管轄範圍包括了大部分central area of London。
16

在Royal Court of Justice 門前的馬路中央,有一座Temple Bar monument,這是古時候City of London的最西端,過了這個monument就是艦隊街(Fleet Street)的開始。
17

到處都有City of London的標誌,包括垃圾桶。
18

15路公共汽車還保持著倫敦double decker bus的原貌,它的路線西起Paddington Station,東到Tower of London,途經不少購物區和旅遊點。如果不喜歡走路,在兩個終點站之間坐公車走馬觀花也是不錯的選擇。
19

艦隊街上的The Old Bank of England保留了當年的雕花大鐵門,現在是一家pub。
20

這裏是倫敦一家知名律師樓。
21

Ye Olde Cheshire Cheese,艦隊街最古老的酒吧。1666年的倫敦城大火,曾經燒毀了城裏五分之四的房屋,也毀掉了整條艦隊街,這間是1667年重建的。推開古老的厚木門,隻見一條暗道,昏暗的壁燈照在陳舊的木樓梯上,讓你一下子覺得回到了中世紀。你要是敢於不恥下問,酒保會告訴你哪個是狄更斯當年最喜歡的座位。
22

從這張年代表可以看出,該酒吧自1667年查爾斯二世重建以來,到今天的伊麗莎白二世,已經經曆了十五個朝代。現如今的酒館雖然還像往常一樣熱鬧,但是前來消費的顧客群絕大部分都換成了金融界人士。
23

這家也叫“Ye Olde”,不知道跟上麵那家有沒有什麽淵源。
24

比起泰晤士河上的其它橋梁,Blackfriars Bridge並不為人熟知。但1982年一個意大利銀行家在該橋的一個橋洞裏上吊自殺(到底是銀行家啊,死也要死在金融城裏),讓這座橋became internationally notorious。經警方調查發現死者係他殺,因為這位米蘭銀行家牽扯到為梵蒂岡銀行和意大利黑手黨洗錢,後來這個事件被拍成了一部電影。
25

在英國,“subway”這個詞既不指地鐵,也不代表三明治,而是地下過街道的意思。
26

View of St. Paul,如果你是在1940年12月30日那天站在這個位置,除了聖保羅大教堂,周圍的一切都在前一天的納粹德國空襲中被夷為平地。大教堂能在連續57天的空襲中幸存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27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的西門。對於英國人來說,聖保羅大教堂是個苦樂參半的場所。這裏舉行過無數大人物的婚禮,葬禮和各類慶典,其中包括丘吉爾的國葬,以及伊麗莎白女王的80歲生日的Golden Jubilee。
28

The statue of Queen Anne,安放在聖保羅大教堂的西門外,她是大教堂於1710年完工時的英國君主。女王雕像的基座四周還有四位女性塑像,分別代表了England, France, Ireland and North America,即當時英女王的臣民。
29

坐落在艦隊街東頭的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僅次於羅馬的聖彼得教堂。按常理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是皇室的專屬教堂,The Royal Family的婚喪嫁娶都應在那操辦,但1981年戴安娜與查爾斯的婚禮大典卻在此舉行。
30

金融城的中心 - 皇家交易所The Royal Exchange。這幢石頭建築氣勢雄偉,大廈門前有粗大的羅馬石柱,門前廣場上還有騎馬的威靈頓將軍大銅像。皇家交易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565年,建成後曾兩次被毀,現今的大廈是在原址上重建的。這裏有個小插曲,17世紀時有一段時間,股票經紀人因為粗俗無禮,曾被趕出Royal Exchange,被迫在附近的一個Coffee-House裏交易。如今交易所也搬到了別處,這裏改換門庭變成了奢侈品專賣場,裏麵都是Hermès,Tiffany,Paul Smith等高檔名牌。
31

皇家交易所前的講解牌,圖文並茂。
32

The Jubilee Walkway是一條把倫敦市中心的tourist attractions串聯在一起的walk route,這條路線又可以被分解成5個更小的loop walks,供遊客參考。我喜歡這種地圖,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33

皇家交易所地處倫敦的金融中心,即所謂的bank junction。在這一平方英裏的範圍內有不下500家世界各地銀行的分支機構,這裏的交易應該是按globe\'s time zone在進行。金融城裏另一個顯眼的標誌就是英格蘭銀行,它就在皇家交易所的馬路對過,是一幢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古老建築,也占據著金融城的中心地理位置。
銀行早期的交易大廳,現在改造成了英格蘭銀行博物館,免費參觀。英格蘭銀行的地庫裏存有英國的大量黃金儲備,這個博物館的highlight就是中央圓形小廳裏展出的一根重達28磅的標準純金金條。Gold bar被密封在一個透明的有機玻璃盒子裏,盒子側麵有個手腕大小的孔,遊客可以把手伸進去,親手掂量一下金條的重量。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前麵是一幫小學生在作field trip,其它的展覽他們都是一帶而過,唯獨在這根金條前興趣盎然,摸了又摸,簡直有愛不釋手的勁頭,害我等了近二十分鍾才親身體驗了一把,也算不虛此行。
逛完倫敦金融城後我看時間還早,決定去大英博物館一探究竟。The British Museum周四周五開到晚上8點半,所以來這裏參觀最好選擇這兩天,主要是不耽誤白天參觀其它景點。
馬克思當年埋頭苦讀的大英圖書館原先就設在大英博物館裏,但您要是還惦記著去看看那塊被他老人家雙腳踩凹陷了的地磚,可就沒戲了。因為圖書館已搬至別處,中央大閱覽室已不複存在。THE GREAT COURT原先的青銅屋頂經改造,變成了現代感強的玻璃屋頂,跟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有異曲同工之妙。
34

改建後的the great court成為了博物館真正的中心,采光好,氣氛輕鬆。每天展覽結束後,中庭還向公眾多開放1-3小時,人們可以吃喝,購物,休閑,從容進出和停留。
35

大英博物館裏最吸引我的是古希臘展區。十九世紀初,一位叫額爾金的英國駐希臘大使,以個人名義買下了一批原帕特農神廟The Parthenon的珍貴雕塑和浮雕。今天雖然神廟還矗立在雅典,但帕特農最好的sculptures全在大英博物館裏。至今希臘政府還千方百計想討回這些寶貝,但英國人說是他們拯救了這批價值連城的文物,所以這個無頭案絕對不會輕易得到解決。
36

我本不是個museum person,但大英博物館這種世界頂級的展覽還是有必要一看的,何況還是免費的。如果到了倫敦不來這裏,那簡直是crime,罪過大大的。
37

倫敦,這個昔日大英帝國的首都,實在有太多可看的地方,在這裏呆上一兩個星期都不嫌多。但大多數遊客可能還屬於行色匆匆,隻能走馬觀花,因此下一集我會教你如何“多快好省”遊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