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漢字說開去

(2010-03-28 06:20:31) 下一個

以前看到過好幾篇談論漢字的文章,都覺得不到位。

據我所知(沒查文獻證實),漢字是如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而且是5千年前創造的。“唯一”就足以證明其特殊性了。正因為其特殊,(漢字使用者)有必要把它搞清楚。也正因為其特殊,非漢字使用者根本就沒興趣去搞明白為什麽十幾億人在用那玩意。

漢語在表達現代社會的方方麵麵時明顯不如其他語言(表音語言)。最主要的問題是,現代漢語中使用的漢字的數量太少了!!!即使把詞組算進去,和英語比較時,仍然是太少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查美國各個州對小學英語教育的標準,裏麵有詞匯量要求。我現在找不到了,否則寫進去了)
如今的中國人,用幾千個漢字(約5000字?)組成的詞組來表達現代社會的方方麵麵,太不精確,太望文生義了!!!難怪所有的中文電視節目都打字幕,看電視還是看字幕啊(悲哀!)
嚴重短缺的語言載體數量導致:

1。一文多義。導致一些想法/心情要解釋半天,結果卻是越解釋越糊塗。於是,索性不道明,反而效果更好。在美國生活過的知道,那種讓人去琢磨的話語在美國是遠遠小於中國的。
2。手機短信。好像如今的男女都有點中毒的愛上短信了。模棱兩可,癡言夢語。
3。老外能在極端的時間內,(雖然是枕邊大學),學會中文對話。當然,他們不去學寫。他們認為那是猿猴做的事。
4。中國式的辯論隻能在中國內進行。到了國際上,要麽是無法理解,要麽是誤解了以後理解。
5。漢字在古時(1840年以前)用來表達那個時代的社會應該是足夠了。可以想象,古時的社會比現代要簡單的多。所以,不要崇古。他們的世麵啊,可能還不如當今的孩子。
6。英語,由於他們的社會和過去(古羅馬帝國時代)相一致,導致英語的生命力很強。比如,republic和democracy,和羅馬帝國時的概念基本一致,詞義的注釋很方便,隻要列舉那時的政治模式。而漢語,翻譯成共和與民主,意義根本無法理解,因為我們沒有羅馬帝國那樣的政治模式。
7。漢語詞典的知識性和精確性大大低於英語
8。中文裏基本沒有縝密的思維,加上如今媒體的炒作,如今到處是煽情的商業用語。
9。在5000個漢字內思維的10億人的思維仍將局限於那5000個漢字。而用那漢字來表達當今社會又使其思維大打折扣。這才是今後中國真正的危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