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對張愛玲《小團圓》的評價

(2010-03-18 19:14:36) 下一個

不久前我看完了張愛玲的小說《小團圓》。這本書是我從圖書館借來的,台灣出版。由於在看前和看後,都不斷在報紙和期刊上看到對此書的介紹和評論,而且調子都很高,有“是張愛玲濃縮一生心血的巔峰之作”之說。於是我就想談一談我的不同看法。不過我必須先承認,我不是“張迷”;用大陸的話說,我不是她的粉絲。在這之前我隻讀過她的一本短篇小說集,而且忘了叫什麽書名,印象平平。所以盡管她的名氣很大,可我對她的作品卻興趣缺缺。這次既然是“巔峰之作”,而且好評如潮,所以才下決心看它。幸虧這次事先看了一些介紹,對她寫這本書的背景和動機有所了解,對書中人物也大致有所了解,所以才終於把它看完。否則即使硬著頭皮往下看,也會不得要領。

看完這本書後不由令我想起電影《色戒》,並且覺得大有同感。說來真是一個笑話,原來我根本不知道(不是無知就是健忘)張愛玲有一本小說叫《色戒》,而電影《色戒》就是根據她的這本小說拍的!直到我寫這篇評論,才從一篇文章裏知道了這件事。怪不得我會有這麽大的同感!於是我不由感到非常慚愧。不過這也正好說明,她這兩本小說其實寫的是同一個故事,即一個很有分量的年輕女性,曾愛上了一個明知是漢奸的人。隻是《色戒》把這個故事的情節改得大為戲劇化了而已。使我大惑不解的是,作者想通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什麽?《色戒》似乎是想說即使是漢奸,對女人也會有真愛。而《小團圓》似乎又想說,漢奸對女人的愛其實和一般男人沒什麽兩樣,用情極為不專。由於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作者本人身上,所以這兩本小說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在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那麽她想解釋什麽呢?《色戒》解釋自己的幼稚?《小團圓》解釋自己的後悔?可惜我不是女性,既不懂女性的愛情觀,又不懂女性的細致心理,所以總之,我對這個故事是一頭霧水。又由於我對當漢奸的人沒有好感,所以我對《小團圓》和電影《色戒》的同感是一種反感。


不過我終於明白了,《小團圓》這本書之所以這麽受關注的一個原因,就是好多知道一點內情的讀者和觀眾,在得知這本書實際上是作者的自傳後,想從中了解這個愛情故事的真相。即這麽有名而又出身不凡女作家,竟然愛過一個出名的大漢奸,內中一定有非常驚人和曲折之處!但我除去看到她在這個故事的性描寫上有點露骨外,並沒有發現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甚至連他們相愛的真正原因和後來又不相愛的真正原因也沒有全搞懂。


由於我評小說的唯一宗旨就是隻評它的藝術價值,而不問其它一切。而且我自信我對小說的藝術價值有一種獨立於其它任何因素之外的感覺。所以盡管這本小說講的是一個令我有些反感的故事,但這不會妨礙我對它的藝術價值進行正確的評斷。因為愛一個壞人或被一個壞人所愛,照樣可以是一個非常淒美的故事。典型的例子就是《金瓶梅》中西門慶和李瓶兒之間的愛。西門慶是一個典型的地痞流氓,而李瓶兒也絕非一個守婦道之人。但西門慶在李瓶兒臨死前對她表現出的真情,和對她的死的極大悲傷以及為她大辦喪事等,無不使人受感動。這也是《金瓶梅》寫反麵人物寫得如此成功的一個原因。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我再一次聲明,我不是張迷,所以我對她的全部作品了解得很有限,因而有可能對她最後的這一巔峰之作有理解不深和不透的地方。特別是她在這本書中,講到了好多她的三姑六姨之類的親戚。而且她似乎有一種自信,就是讀者對她的這些親戚都事先有所了解,而且對他們也都很感興趣,所以她想把她的哪位拉出來亮一亮相,就拉出來亮一亮相。可是卻弄得我記住了張三,忘掉了李四,翻前顧後,苦不堪言。所以要說我對她的這本小說的評價有什麽不到之處,這應當是一個因素。但我不認為這個因素會對我的評價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我畢竟還是很認真地把這本書從頭到尾看完了。

我對這書的看法其實在前麵已經表露出來了,不過為了鄭重其事,我有必要在這裏更明確地說一說。就是如果這本書不是小說,隻是一本自傳,我根本不想進行評價。因為自傳,特別是名人的自傳,是寫給對她很感興趣的人的。作品的藝術性相對書中主人公的生平事跡是次要的。對她的著作非常欣賞的人,當然也會欣賞她的人品。所以她在書中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會引起讀者的巨大共鳴。但是如果把它當作一本小說(作者以第三人稱,並改名換姓地講她的一段生平,顯然是把這本書當小說寫的),它的藝術性就應當受到評價,以便為廣大讀者就如何看待本書提供參考意見。而且作者在生前對她的這本書說過這樣的話:讀者看了,不會注意其文學價值,隻會認為作者是在寫自己的經曆,並可能引起非議。由此可見,作者是多麽注意她這本書的文學價值。但遺憾的是,我認為她這本書的文學價值很低,或者說基本上不具任何文學價值。因為作為一個描寫人物的小說,其文學價值——也就是我所說的藝術價值——應當主要來自兩方麵,一是人物形象的鮮明性,二是情節的故事性。可是我認為《小團圓》這本書既無形象鮮明的人物,又無吸引人的情節,好像是一大堆奇形怪狀的人物的簡單堆積。所以它應當不具什麽藝術價值。最後我再簡單說一遍,如果作者當初把這本書當自傳寫,本應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可惜她是當小說寫的,所以隻能是一個敗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