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衣

(2010-03-13 15:00:36) 下一個
典故  《鹽鐵論》中說: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歲才能穿絲綢衣服,在這以前,隻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稱為布衣。  閱讀古文甚至近來作品時,都可碰到“布衣”一詞。“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儉樸;“布衣百姓”幹脆指廣大勞苦大眾了,布製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今人說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時才從外城傳入中原。後也以布衣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布衣”顧名思義是布做的衣服。請大家注意了,這裏的“布”,可不是現在常說的百分之百棉花織出的“棉布”啊!追溯古代說的“布”,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製品。所以,那個形容窮苦百姓的“布衣”,是穿麻製衣料的普羅大眾呢!先別驚詫,雖然麻製衣料現時比棉布還貴重,但古代卻恰恰相反。古時中國盛產各種麻類,用麻織布曆史悠久,棉花產量曾經甚少。物以稀為貴,棉布衣服隻有大富大貴的顯赫人家才穿得起。大約在南北朝前後,中國的棉布是從南洋進口的走俏外國貨,隻是運費也使得棉布身價成十倍的翻番,普通窮人隻能將就著穿麻料衣服呢!直到元朝時,有名的黃道婆從瓊州帶回黎族人的紡織技術,種植棉花才漸漸多起來。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規定凡有四畝田地的耕種者,必須種植桑、麻、棉各半畝;有十畝田地者,種棉加倍。這一來,棉花的種植,才逐漸在全國普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