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日佛教的友好往來

(2010-04-14 05:47:28) 下一個
中日佛教的友好往來
來源:《法音》

新中國成立後中日兩國佛教交流已整整五十多年了。到1993年趙樸初提出“黃金紐帶”的理念前整整四十年,是一個由“觀音赴日”途徑“鑒真東渡”而到“黃金紐帶”鋪成的中日友好之路。

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國佛教代表將一尊“觀音”佛像送給日方代表請他們轉贈日本佛教界。日本佛教界中的友好人士收到佛像後,聯名致信中國佛教協會籌備處,對於日本佛教界未能製止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與痛苦表示懺悔,希望重新締結兩國佛教界悠久的傳統友誼。他們采取的第一個具體行動是把被日本軍隊俘虜到日本的中國軍人遇難者遺骨送回中國。從1953年起,分九批送回,曆時11年總計送回3000多位中國烈士的遺骨。1961年5月,“中國人俘虜殉難者慰靈實行委員會”委員長大穀瑩潤率團來到中國,向中國方麵提交了一份6700餘人的殉難勞工名單,並向中國佛教協會贈送由日本佛教界1500餘人簽名的“日中不戰之誓”簽名簿,表示日本佛教界堅決捍衛日中兩國和平友好關係的決心。1955年“日中佛教交流懇談會”成立。

經過兩國佛教界人士十年的努力和積累,到了1962年、1963年,兩國佛教界、文化界共同紀念鑒真大師逝世1200周年,終於形成了一個促進中日友好的高潮。鑒真是曆史上一位偉大的文化和友誼的使者,他把當時最成熟的唐代文明帶到日本,被日本人民稱為“日本佛教和文化的恩人”。紀念鑒真大師,就是以曆史上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作為建立今天的中日友誼大廈的堅固基石,意義是很深遠的。那次紀念活動,由於兩國人民的親密合作,規模巨大,豐富多采,效果顯著。中國佛教界訪日友好代表團訪問日本各地,參加了日本佛教、文學、藝術、學術各界舉辦的各種紀念活動,這次紀念活動實際成為日本人民爭取中日友好的全國性的群眾運動,對促進兩國邦交正常化起了很大作用。

1967年“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談會”成立。

1972年中日邦交恢複正常化,這恰巧是“觀音赴日”的二十年之後。從此,中日佛教交流進入一個更為廣泛深入的階段。日中友好佛教組織紛紛興起,人員交往更為頻繁,兩國佛教徒共同舉行法會,修寺建碑,出版書刊,舉行展覽,特別是鑒真大師像於1980年回國巡展,更是千載一時的盛舉。對於這一盛舉,鄧小平副總理、鄧穎超副委員長在訪日時都表示歡迎,並為此而著文題詞,鄧穎超副委員長還為鑒真像展出的開幕式剪彩。日本天皇為鑒真回國向唐招提寺贈送了香爐,大平首相拍來了賀電。日本的佛教界、文化界、新聞界和中國的文學、藝術、醫學、建築、佛教、郵電、新聞等部門都投入了歡迎鑒真回國的熱潮。鑒真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鼓舞了兩國人民為世代友好和文化交流作不懈的努力。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盛事,不僅加深了兩國佛教方麵的友好關係,而且促進文化界包括文學、藝術、醫藥等方麵的友好合作。我國當代詩歌中的漢俳,就是在鑒真像回國時仿照日本俳句的格律而創造出來的,如今已被不少詩人采用,也引起了日本學者重視,專門成立了漢文俳句協會。

1993年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率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赴日本參加日本佛教界在京都舉行的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當時有韓國佛教界領導人在場,趙樸初會長提出中、韓、日三國佛教界悠久的友好交往有如“黃金紐帶”。

從“觀音赴日”到“鑒真回國”再到“黃金紐帶”,發展了包括佛教界在內的兩國人民的友誼,對於中日睦鄰友好關係的穩定發展具有特殊作用。我們應當繼續發展兩國人民的友誼,使已經建立起來的中日友好大廈金剛不壞,萬古常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