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金集

當年留學英國,一位朋友厚愛, 誇我語出驚人,調侃應收集成冊,名“碎金集”。 時光飛逝,筆記遺失,碎金不成,隻為紀念朋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1.17.24 倫敦巴黎走馬觀花記 之一

(2024-11-17 17:39:28) 下一個

11.17.24 倫敦巴黎走馬觀花記 之一

9月30日,姐姐和我倆分別出發,在希斯羅機場匯合,開始了兩城各是8天的倫敦、巴黎之旅。多年前,我曾有過一次數周的倫敦之行,所以這次算是故地重遊。那時的我,對未來和前途充滿迷茫,請假外出亦無心久留,未及到訪劍橋,也沒有去到巴黎。時至今日,諸多問號都已化成句號,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四處周遊了。

每到一地,所見所聞,總是不自覺地就會和既往的經驗進行比較,並加以評價。但由於日程緊張,行色匆匆,看到的一切,與其說是印象,不如說是摸象,沒錯,就是盲人摸象的摸象。評價比較的角度,則有時是美歐之間,有時是英法之間,有時又是中西之間,真個是見聞處處,感觸多多,收獲滿滿。

  • 移民:短短兩周多的旅程中,好像並未感覺到這兩個歐洲的主要城市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或種族隔閡。30年前去倫敦時就見過黑人女性與大公司的英人中管、高管結為夫妻,而直到今天,美國的此類通婚仍非常少見。
  • 多年前訪英,對於一群印度人走過時撲麵而來的濃濃咖喱味印象深刻(沒有貶義)。再訪倫敦,城中印、巴人似乎又多了許多,還有中東人。見聞所及,他們從事的似乎多是餐飲、旅館或出租司機等服務行業。接觸下來感覺他們待人也都挺友善的。當下的倫敦市長是印度裔,剛剛下台的首相也是印度裔,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因是浮光掠影,好像並未感覺到他們有什麽政治訴求,以及族群間的緊張。如果,如果有那麽一天,有大量的移民湧入中國,並且成了氣候,不知國人會不會有今天英人的這種包容?
  • *:就在上麵這段文字剛剛寫就後的兩天,就在網上看到了中東人在倫敦大量生孩兒,許多蒙麵婦女排隊領免費食品的畫麵,並有評論提到將來他們在選民人口上會占優勢的憂慮。此外還看到一則阿拉伯人在阿姆斯特丹搜索、毆打猶太人的報導。看來,摸象就是摸象,短短的一兩周時間,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是看不到社會中一些深層次的東西的。
  • 語言:在倫敦聽到通常隻在電影中可以聽到的道地英國口音,挺好玩兒的,在巴黎聽到滿街的法語也有類似的感覺。聖經說,因為當初的人們不知天高地厚要修通天梯,惹怒了上帝,於是祂攪亂了人們的語言以示懲戒。結果呢,就是從此人們的交流和溝通被設下了天一樣的障礙。在日本,在英、美、加,看到聽到孩子們口中流利的語言,常常心生豔羨,同時對於語言的學習又很氣餒:嗟乎!昔我學時兮君尚未生,今我用時兮為君所勝!
  • 胖人:在歐洲,基本沒怎麽見到在美國隨處可見的那種大胖子,也許說明他們的社會保障製度相對正常,比較合理,食而不作者相對較少?其實在美國之所以胖人多,美式快餐、美式倉儲連鎖店也是功莫大焉!在 Costco中看著一個個堆滿了食品的購物車,忍不住會想,難道人的一生僅僅就是這樣的吃、吃、吃,和買、買、買的循環往複,像是活在一條生產線上?
  • 衣著:與美國相比,歐洲人的日常穿著好像更加正式。時值仲秋,街人多著深色呢衣或大氅,比較有型。從容有派的倫敦老先生,氣質優雅的巴黎婦人令人留下印象。
  • 吸煙:在兩個城市,均看到手執香煙在街上隨意行走的男女路人。這種情景在美國和國內的許多城市中好像已不多見。
  • 陌生人的微笑:在巴黎,一次坐在車中,一位路過的小夥兒目光和我們相遇,竟自然地莞爾一笑。隻那麽一瞬,讓我們對這個城市的好感油然而生!還有一次,上車後黑人司機反身遞給我們每人一顆小糖。也就在那麽一瞬,心中好感又升一級!
  • 黑人:相比之下,歐洲所見黑人的長相似乎更加非洲,與美國黑人的樣貌和氣質有些不同,也許因為是開初的幾代?此次旅行中接觸過的幾位黑人都很友善,有的還頗有氣質。另外,沒有見到胖胖的黑人。他們認真勞作,努力生活,值得尊敬。
  • 樣貌:以前覺得各處的白人長的無甚不同,可這次在英法,竟然可以隱隱地看出美、英、法的人們在長相上的細微區別。一方水土一方人,數代甚至數十代不同的生活環境,慢慢地在人們的樣貌上有了反映。至於不同在哪裏,卻又是隻可意會卻難言說,就像那時在日本,呆的時間稍長之後通過步態和神氣就可一眼辨出對麵來人是否為我同胞一樣。
  • 餐飲:經驗中,除非特別著名熱門,世界各地的餐館一般都是隨進隨吃。可在倫、巴兩城,不少的餐館均需預約,親眼見到他們將未預約的客人請出門外。而且不少餐館開門後好像隻接一輪的生意,沒有翻台之說。大概老板和大廚都不屑於那種起早貪晚的繁碌,更願意從容安逸的生活?
  • 法餐:法餐久負盛名,可在我們所居的B城,法式餐館均位於城中,住所附近則以美式大陸餐和快餐、意餐、墨餐、中餐和日餐為主。這次在巴黎,我們好好地體驗了幾次法式大餐,蝸牛、鵝肝、油封鴨確是不錯,而且意外的是油封鴨的做法特像中式紅燒,甜甜鹹鹹的。可整體來說,盛名之下,原以為它做得應該更好一些。
  • 下午茶:英式下午茶,源自於17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是有閑階級打發時光的一種帶有儀式感的活動,主要分為Low tea和High tea兩種。姐姐在倫敦的一家知名餐廳預訂了一次,價格竟幾乎與正餐相同,人均50 – 100 磅。我們每人可以自點一壺喜歡的茶,或咖啡,中間還可以續水或另換一種茶。瀏覽茶單,上麵居然還有中國的正山小種!重點其實還是在每人麵前的那個三層架子,上麵擺著十餘種搭配好的各式點心和三明治,分量幾乎可以吃飽甚至是吃撐。下午茶在中、晚餐之間,我們邊品邊納悶,午飯之後還沒多久,這麽多的點心如何吃得下?下午吃了這麽多的點心,晚餐時胃裏還有多少空?
  • 在劍橋,不期間竟看到好幾家中餐館,有一家還專賣麻辣燙和烤串,我想那個餐館的老板一定是篤信“越是中國的,就越是世界的“。
  • 在美國B城,連鎖快餐Five Guys是街角中諸多中、低檔餐館中的一個,通常隻坐著不多的客人,可在倫、巴兩城,它的身影卻在諸多繁華大街中均可見到,很高大上的樣子。難道像假日酒店到了中國就身價倍增那樣,作為一種外來物種優勢,淮南為橘淮北枳,換個地方竟成了精?
  • 啖生肉:我們倆都喜歡Mr. Bean(憨豆先生),還記得有一集中他在餐館錯點了生肉漢堡時洋相百出的窘態。而這次在法國,我們竟親眼見到了鄰桌客人點了同樣的菜品—Steak Tartare(韃靼牛排),真個就是一大團紅白相間的碎生肉,侍者當著客人加上作料,“誇、誇、誇“ 地拌了幾下就擺上餐桌!難以想象,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以美食著稱的法國,有些飲食竟還保有一些早年間茹毛飲血的習慣!不過也有些奇怪,改革開放後的國人對於生魚等日式料理有了一定的接受,中國南方沿海一帶本也就有食生魚、蟹的習慣,可為什麽對於生肉卻有本能的抵觸?其實,小時在家也有過生食海鮮—醉泥螺,媽媽稱之為“吐鐵”,其中第二字為第一聲,發輕音。一直以為這是一種北方叫法,查了百度方知竟是醉泥螺的別稱和古稱!
  • 飲酒:登上巴黎城北的蒙馬特高地可以鳥瞰全城。高地上有著名的聖心大教堂,教堂四周被集市包圍。我們去的那天恰逢周日,而且是難得的晴天。有趣的是,集上各攤位賣的不是旅遊商品,而全是酒或與酒相關的各種小吃!集上熙熙攘攘,遊客人手一杯,可真是別樣一種風景!如此豪放好酒,大白天中滿集男女一起喝酒,可真的不曾見過!中國人也好飲,但也許是酒後失德不那麽嚴重,所以沒有西方那種比較嚴格的酒品專賣,安息日(周日)停售之類的管製。當然,這種管製在巴黎除外,尤其是巴黎的蒙馬特高地特別除外!
  • 小費文化:外出吃飯等接受了人對人的服務之後要給小費,在今天的美國是約定俗成,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額度還越來越高。記得20多年前的美國,餐後給個15%就OK了,可現在不給到22%都不好意思離開。反觀歐洲,小費文化似乎不那麽盛行,除在一個日式快餐的賬單上被悄悄加了20%的不明白費之外,一般的好像都不收小費。在巴黎,一次簽賬時給了12%的小費,服務生竟顯得很是喜出望外!看來如果不加控製,人的欲望是會逐漸增加的,直到達至收付雙方均可接受或忍受的某種平衡。而這種增加,往往具有單調增加的剛性。順帶說一句,兩城餐館中的水竟然與飲料一樣,是收費的!而且他們不像大老美那麽貪涼,喝水不加冰塊。
  • 交通:倫敦乘公交和地鐵可以直接刷信用卡,實在是方便的不行。而在剛剛舉辦過奧運的巴黎,似乎就沒有如此便利,所以我們在巴黎的出行隻好全憑網約車。

倫敦和巴黎的建築不少都是沿河而建,但倫敦的街道大致還是南北走向,市內的交通也還差強人意,有些堵但不厲害。巴黎街道的設計就比較浪漫隨意了,常常分不出東西南北,中心地帶還呈放射狀,例如凱旋門廣場竟有12條大道交匯,難道那裏是城市最初的起點?可能正因如此,巴黎的交通相對擁堵。想想也不奇怪,12條路的車都一起往一個地方開,焉能不堵?有時十幾歐元的車程在路上竟要花費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相比之下那點兒車費倒算不得什麽了。

  • 左行:不同地方的許多習俗往往無法解釋,例如美國的度量衡至今堅持英製,長度單位 邁公裏,英尺米,重量單位 磅公斤和 盎司克,容量單位 加侖升,外加上華氏的溫度((華氏)攝氏)。而隔壁的加拿大,還有英聯邦和其他多數國家,卻早已改為了公製。可奇怪的是,實行了公製單位的英國,卻又堅持著車輛左行!其實從騎馬的角度看左行是合理的,因為多數人的習慣都是從馬的左側翻身而上,而人行道放在上馬的一側則相對安全。可偏偏多數國家現在卻采右行,弄得初到倫敦的我們頻頻感到不適,總覺得對麵的車要直撞過來,就連過個馬路也搞不清該先看哪一側為好!
  • 城市風情:十幾天的“摸象”,感覺兩城的生活似乎沒有美國那麽的有“張力”,人沒有那麽躁。也許因為是:老大帝國閱盡千帆,眾生百姓修得從容?

不過,倫敦的生活節奏還是挺快的,行人步伐明顯快於我們幾個人的退休四方步,可疾行的路人也就是匆匆繞過我們,並未表現不耐。相比之下巴黎的節奏似乎就慢了許多,而且“摸象”深刻的是,沿街的咖啡館或餐館均有臨街涼棚和桌椅,坐滿了消遣休閑、賣呆觀街景的客人。看著滿街的人們,有時感覺好像整巴黎的人都在街邊喝咖啡!

  • 萌娃:新到一地,擠公交,坐地鐵,逛舊街,聽當地人講話,尤其是聽萌娃們講話,是旅遊中的一大樂趣。也許是年齡大了的原因,在外麵時眼睛不覺間總是在追著萌娃們跑。我們在巴黎的住處有幸緊鄰一家小學,與裏麵孩子是:嘰喳之聲相聞,唯欠機會往來。一次路過時恰逢放學,看到門口竟擠著接孩子的家長!不是此景隻應中國有嗎?誰知巴黎亦得見!

放學後的孩子們常在封閉的街道上玩耍騎車,有個男孩兒大概也就兩三歲的樣子,學會走路應該還沒有多久,可已經是健輪如飛了,萌萌的樣子真是可愛!

不知印象是否準確,美國的孩子似乎更加潑辣和皮實一些。

  • 超市:倫、巴兩城的物價與美國尚算接近,有的貴些,有些便宜。美國的超市,牛奶的擺放總在顯著的位置且占有較大的空間,而且很多是1加侖(4升)的大包裝。可不知為什麽,巴黎超市中的牛奶卻放在不起眼的地方,而包裝僅為1升或更小。
  • 城市建築:徜徉於倫敦、巴黎的街頭,常驚歎於那些隨處可見,風格多樣,雕飾精美的建築,驚歎於曾經全球的財富在那些老大帝國中的積澱。
  • 城市雕塑:令人感歎豔羨的,還有廣場街角隨處可見的名人雕塑。要是我們的城市也多一些這樣的雕塑該有多好!城市雕塑,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個性和品位。反觀今日中國,雕塑作品值得稱道者不多,如廣州五羊那樣的城標式雕塑則更是少之又少!

 

除了這些點滴雜感,真正被頻頻而且強烈震撼的,其實還是這兩個國家的璀璨文化,及其對於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大約十年前到日本旅遊時,參觀過上野博物館中包括羅丹的地獄之門,加萊義民等西方藝術收藏,頗以為幸,曾寫一美篇為記。幾年後在華盛頓的國家畫廊,看到了更多,更係統的西方藝術傑作,興奮之餘,又以一美篇為記。而這次的倫敦巴黎之行,收獲又遠勝那兩次!如果前麵的兩次是開胃菜的話,這次的歐洲之行,與諸大師巨擘們的靈魂相遇則可說是真正的饕餮正餐,藝術盛宴!徜徉於一幅幅的知名畫作,一個個的著名雕塑,一座座的特色建築之間,心中常發出美不勝收,美不勝收之歎!當然,也並不是看到的所有東西都那麽美好。例如在西敏寺教堂,當知道有那麽多的君主和名人被葬於一堂,在逼仄空間中各種雕塑和靈柩映入眼簾,美不勝收就變成了收不勝收了。那麽多的靈魂聚在一起,一定很擠吧?

回來後有時會想,這日、美、歐三次的順序要是顛倒過來的話,心中的感覺不知會是怎樣?要是先看了英法各博物館的精品,也許就沒有那兩次的“一驚一乍”了吧?

英國本土的麵積不到10萬平方公裏,僅是日本麵積的三分之二,可常有人說小日本,卻沒怎麽聽人說小英國的。遠在13世紀,當時的英王約翰就被迫妥協,簽下了《自由大憲章》,成為現代政治文明的肇始,在英國又發生了工業革命,至今仍為世界教育、科學重鎮的牛津、劍橋也位於英國,牛頓、莎士比亞、洛克、狄更斯、達爾文、霍金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以及文化藝術領域的巨擘至今還影響著世界!還有地理大發現、光榮革命、議會民主,還有不可不說的,英國人以不多的人口建立的橫跨數大洲的日不落帝國。與曾經的那些蠻力帝國不同,英帝國解體之後至今還存留著數十國家組成的英聯邦,賡續著其當年的餘韻,成員國名義上還對英王效忠,代表著的應該是當年的殖民地對其宗主國的某種認同。

日不落,之前一直以為是個時間的概念,代表永不衰落的意思,後來方知,其更多的可能還是一種空間概念。一天24小時,囿於一隅自然有日出日落,可放眼全球,在其治下一天之中總有太陽高掛的地方!

以小小的國家,以不多的人口,他們是怎麽做到的?難道國運來了,真的是誰也擋不住?

姐姐在這次的巴黎行之後,又和姐夫匯合重遊了文藝複興的發祥之地—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據她說在那個不算大的城市,博物館竟達200所之多,幾乎200米左右就是一家!

文藝複興開始勃興的時代,對應的大致是中國的元、明兩朝。他們的建築和藝術珍品留存至今,而我們自己得以保存,得以留傳的還有多少?中國曆史上的改朝換代往往伴隨著劇烈的社會動蕩和血雨腥風,還有各種各樣的擄掠燒殺,以至於以磚木結構為主的各種建築及其內存損毀者多多。好在中國曆代的君王、貴族和富人有將珍寶隨葬地下的傳統,於是在後人各種出土挖掘中還可不時地有驚喜出現。今天公之展之於眾的各種珍寶許多都有過“窖藏”於地下的經曆,對於一個民族,對於一種文化,這是幸,還是不幸呢?

(未完待續)

(注:ZT,本文轉引自先生博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