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薑維平

1982年至2000年,作者先後任大連日報,新華社大連支社和香港文匯報記者,2000年12月至2006年,作者因揭露薄熙來貪腐而
個人資料
記者薑維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李俊到王石,一個時代的跨越

(2014-02-18 14:29:09) 下一個
從李俊到王石,一個時代的跨越
薑維平
李俊和王石都是中國民企的名人,雖然,他們沒有在媒體上互相提及,但我相信,在私下的某一場合,彼此一定談論和關注,至今為止,中國網絡上活躍的一些民企老板,極少公開議論重慶的“李俊事件”,但在他們的心底,是同情俊峰集團的,至少會把他作為一個戒備官員的理由。毫無疑問,不論民企多麽巧妙地馳騁商場,隻要想賺錢,就難免與官員交往,隻要越過底線,就可能成為他所親近的官員“對立派”內鬥的犧牲品,於是,因為財產和把柄太多而禁言,是民企老板的通病,不過,近年來形勢好像有點改變,王石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民企老板的典型。
據媒體報道,中國地產公司萬科企業集團主席王石接受訪問時,敦促中國的企業家們應多一點發表意見,不但可以推動社會改革,更可有效地保護他們的財產。他說:作為一個經營財產的階層,如果財產權都不能保證,其他無從談起。王石批評中國商人“一直到今天,思維方式是不獨立的,我們有依靠性,就是官商勾結,這是我們現在很大的問題。”身兼網絡名人的王石,在出版新書之前接受新京報的訪問時同時認為,中國的商人到了今天仍然擺脫不了官商勾結這個傳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想,王石一語點痛了中國民企的關鍵部位,由於體製的原因,中國民企與官員擁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可以直言,不密切交往官員的民企老板幾乎不存在,而陷得太深,必將出事,所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焦慮地思考和防備變故,連自身的安危都難保,何來“多發表一點意見”?假如是順情說好話,沒有建設性的意義,好像不是王石的本意;假如是批評意見,巧遇汪洋這樣的人就沒事,假如是碰上薄熙來,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除了李俊之外,彭治民的遭遇也是一個例證。
所以,與其批評商人的“思維方式不獨立”,不如指責官員的權力太大,薄熙來身兼政治局委員與重慶市委書記,一言九鼎,威震天下,何況又是一個“紅二代”,而且人品極差,萬千權利和人性弱點集於一身,再有拍馬屁的一些人捧場,豈能不瘋狂,不玩死李俊等之類的“土豪”?因此,既便是很有學識和悟性的王石,也在彼時忍氣吞聲,隻在此時大談民企敢言之事。我不敢責怪王石,較之那些2012年前去山城效忠,爾後主動與薄切割的民企老板,王石還有發言示愧的舉動,也是少見的商界奇景,令讀者怦然心動。依我看,不是商人思維不獨立,而是他們生意基礎不獨立,這種政治框架太僵硬而陳舊,躲不開,也離不了,想賺錢的生意人,哪個不在其中瞻前顧後地禁聲,故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從李俊到王石,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理性跨越。
李俊與王石不同,前者是來自地方的沒有任何背景的“土豪”,他全靠自己打拚而發家致富,可能當兵而結識部隊的官員,有些人脈關係,也是一個成功的因素,所以,他是官員手裏的“軟蛋”;後者除了個人的辛勤和睿智,更多地依賴於親友的官方背景與上層關係的支持,既使與某些人有分歧,也比較安全。不論如何,他們的共同點也是明顯,都是搞房地產的,在中國,可能與官員最密切的生意領域,莫過於此,自然風險也更大,李俊的故事正好佐證了這一觀點,他仇恨薄熙來有情可原,因為“薄王”使他家破人亡;王石臧否薄熙來,出於更超越的理性,所以,他敢於對過去在重慶的自我表現稍示懺悔,同時又大膽地為正在遭受“黑打”的民企老板呐喊,這一點非常不容易,也十分理性和動情,這或許是中國民企階層覺醒的標誌,也許即將開始一個新的時代:對貪官汙吏和徇私枉法的官員進行批評的,不僅局限於兩手空空的“窮文人”,而且來自於腰纏萬貫的商人和富豪,因為上述那種動輒迫害民企的事件頻發,可能與敢言的“王石”太少有關,無疑地,假如越來越多的民企老板,勇於站出來拍案而起,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怕因言破財,那麽,對權勢者就是一種沉重的壓力,有可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媒體說,早前遊學美國哈佛大學的王石,對目前大陸網絡名人大V相繼出事,甚至有地產企業家被迅速判處死刑等不利事件,似乎一點不為所懼。他與日本同行比較,聯係曆史上的“明治維新”改革運動,進一步肯定說,在金融、經濟上,工商階層已經是這個城市的主要力量,是推動明治維新主要的社會力量。王石在訪問中,不點名的提到被判死刑的湖南民企老板曾成傑的例子,他說,現代企業首先要確定本身的獨立人格、獨立性格,光做一個人是不行的,還要做一個階層,要敢說話。
顯然,王石從曾成傑,李俊等人的事件中看到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大家各自為商,沒有感受到一個階層的存在,沒有團結起來,互相“抱團取暖”和奮力抗爭,往往是某人被抓,由於暫時不涉及自身而遠離觀望,連談論都小心翼翼,等到危及自身,再尋求幫助,已感到形單影隻,力不從心了。一些徇私枉法的官員之所以屢屢欺人太甚,就是看出了商人自私而怯懦的本性,較之一些文人要嚴重得多。為了保護自己及同界的利益,每個民企老板都應當從“李俊事件”吸取教訓,從王石的言談裏尋找共識和力量。
這裏不妨以重慶為例,以前薄熙來“黑打”時,陳明亮,黎強,彭治民等人的名字經常見於報端,多為負麵,但如今為其甄別的聲音日漸微弱,這與官方的強力壓製有關,與重慶及外省民企老板各自為“商”也有關,每個人都類似以前的重慶“土豪”李俊,他們想,反正我沒事就繞著走,人們不知道同界的命運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甚至一些剛被“黑打”過的“黑老大”的親友,被官方哄哄,騙騙,退點小錢,監獄裏再人性化地給一點安慰,就失聲了,感動了,放棄了申訴,這說明中國的一些富豪多麽可憐而卑微,多麽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啊。
所以,王石的確了不起,他的觀點有些超前。筆者不遺餘力地寫吳英,寫曹天,寫李俊,曾智強,等等,我並沒有見過他們,也無個人私利,但畢竟還屬於“文人”圈子,而王石則大不相同,他的言論集中地喊出這個階層的苦悶,似乎標誌著舊時代的終結,而那個年代是以恐懼和禁聲為主題的,也以薄熙來垮台的“大事件”而激動人心。它哲理的啟迪是:當大部分的民企精英都覺醒了,一是能理性地麵對財富積累,保護和運用;二是能感性地擔當起曆史使命,都敢發表不同的意見,並積極地推動中國漸進式的民主法製,與中共黨內改革派對接,形成無堅不催的合力,那麽,才能形成一個完全意義上獨立的階層,才會成為社會變革的中堅力量,李俊,王石等人的夢想才能實現。
2014年2月16日
萬維讀者網2014年2月17日首發。
更多文章請看個人網站:
轉發請注明出處,聯係作者:pwj1955@g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